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6 毫秒
1.
贵州省岩溶区公路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众多的土岩混合边坡,通过对贵州省西部典型的二叠系-三叠系碳酸盐岩地层区域的公路土岩混合边坡的地层特征岩溶发育的综合分析,根据坡体岩土体结构与岩溶发育情况,将土岩混合边坡分为3种典型类型,逐一分析其潜在的变形破坏机制,揭示典型致灾模式,基于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提出全过程灾变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山区路基开挖易形成岩土复合型高切坡,其破坏机制和稳定性分析通常当作单一岩质或土质边坡进行处理,并造成治理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基于岩土复合型高切坡特点,将其破坏模式归纳为上部土体内部破坏、上部土体沿土岩界面破坏、下部岩层平面滑动、下部岩层倾倒破坏四种类型,进而提出了岩土复合型高切坡稳定性分析流程,并通过重庆某主干道山区公路工程算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对边坡进行优化设计的基础上,其稳定性能满足《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有限元法适用于处理非均质、非线性、界面复杂、边界复杂等复杂受力变形问题,将有限元方法应用到土体结构的受力变形分析中能够较好的计算出土体在外部环境变化或随着时间的推移土体的受力变形规律,采用有限元法对边坡受力破坏机理进行模拟,有利于揭示边坡变形破坏机理,了解变形破坏规律。  相似文献   

4.
土体强度参数与边坡变形破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必荣 《路基工程》2009,(1):165-166
土体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的强度参数粘聚力c、内摩擦角φ值指标。应用数值计算分析了土体的c、φ值对边坡变形破坏及稳定性的影响;结合工程实践分析了降雨和开挖扰动对边坡土体c、φ值及边坡变形破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林翔 《路基工程》2021,(1):163-167
以海西福永高速公路某标段边坡工程为依托,运用FLAC3D5.0数值软件对锚索-框架梁支护下的土岩二元结构边坡进行了地震作用数值模拟,分析了锚框支护土岩二元结构边坡在地震作用下水平位移和动土压力的响应.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边坡土体水平位移响应随高程增加而增大;地震强度增加,边坡土体水平位移响应增加;PEP震荡系数与埋深呈...  相似文献   

6.
谢东  陈云生 《路基工程》2014,(6):126-130
通过对灌全高速公路K25+650~+890段顺层岩质边坡现场工程地质条件的系统调查,研究了该边坡的岩体结构类型及其成因机制、边坡的破坏机制及各组结构面的组合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三维仿真软件FLAC3D进行数值模拟,结合实际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进一步对该边坡的变形机制及变形过程进行分析,并预测其破坏形式。对该边坡重新进行了防护变更设计,取得了良好的结果。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7.
刘品  龙森  吁燃 《路基工程》2018,(1):220-224
倾倒变形是河谷地区层状岩质边坡失稳的一种典型变形破坏方式,是西南地区高速公路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工程地质问题。针对惠罗高速公路罗甸互通施工过程中AK2+910.000~BK0+382.283段左侧边坡发生倾倒拉裂变形,通过地质结构分析及理论计算,进行了边坡倾倒变形机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抗滑桩固脚+放缓边坡及加强边坡排水"的综合治理措施,治理工程实践表明,措施合理有效,边坡变形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8.
依托兰州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重庆至遵义段扩容工程YK71+590~+710右侧上硬下软反倾结构边坡工程,采用工程地质分析方法对边坡变形破坏机理进行分析,预测评价边坡稳定性。结果表明:坡体开挖和坡脚软弱地层遇水软化是发生变形破坏的主要控制因素;在现状条件下及开挖完成后,边坡稳定性均不能满足安全要求,必须进行治理,且应考虑边坡开挖完成后可能发生深层滑动。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降雨条件对残积土坡坡体内部变形特征及边坡失稳机理的影响,结合自制监测系统、人工降雨试验及数字照相量测技术,开展不同位置、不同坡度、不同密实度边坡的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分析雨水入渗对坡体变形、吸力的影响。指出失稳预警因子应从降雨诱发滑坡失稳机理出发,着重考虑边坡关键位置的力学物理量变化。基于坡体变形和吸力时变规律,提出边坡变形发展的3个阶段;基于不同条件下边坡的失稳破坏过程,揭示降雨诱发残积土坡的失稳模式。试验结果表明:边坡上部土体吸力和变形变化幅度较大,速度较快,而下部土体变化幅度较小,速度较慢;陡坡和高密实度边坡抵抗降雨入渗引起的变形能力强于缓坡和低密实度边坡,由于小孔隙结构发生破坏所需的能量远大于大孔隙结构,导致低密实度、缓坡坡体中部产生的变形大于坡体上部;边坡变形发展阶段为初始蠕变阶段、加速发展阶段、滑动破坏阶段;无支护的边坡,失稳预警因子可选择边坡关键位置处的基质吸力;有支护的边坡,应根据支护结构受力(变形)和边坡关键位置处吸力变化特征来选择预警因子;土坡的失稳模式为坡表冲刷→冲沟、切沟侵蚀→坡脚局部坍塌→破坏范围纵横发展→整体失稳,滑动面深度为1~3 m,该类滑坡应注重坡脚防护,尽可能降低边坡渐进累积破坏的可能性。研究结果可为构建东南沿海地区降雨诱发滑坡预测模型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贵州山区地质条件复杂,降雨量大,路堑边坡的稳定对道路安全影响重大。文中以贵阳市某道路工程为依托,分析边坡失稳破坏的主要类型,总结出四类风险较大的路堑边坡,即土质边坡、顺层岩质边坡、岩土混合边坡和超高边坡,明确主要破坏形式为圆弧形滑动、沿层面平面滑动、沿土岩分界线折线滑动、岩体屈服-崩塌。结合破坏机理及实际,明确边坡防护可采用放缓坡率、抗滑桩、格构锚杆(索)、挡墙等形式,辅以边坡截排水,以保证边坡稳定。  相似文献   

11.
边坡变形监测是判定边坡工程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准确并及时进行边坡变形监测,同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以达到维护边坡稳定的目的。介绍了万花隧道边坡的基本工程概况、简单地质资料及详细的监测布置方案,收集监测数据并整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受隧道偏压侧土压力作用影响,偏压侧土体与桩体变形量较大;隧道埋深范围内边坡位移变形量发生突变,土体变形量在隧道顶部处最大,桩体变形量在底部处最大;在隧道顶部位置处,位移变形量与变形速率都在增大,为边坡最容易发生失稳破坏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姚勇 《公路》2011,(3):79-83
清连公路沿线地质条件特殊,边坡问题突出,数量多、类型全.通过现场调查研究及统计工作,探明边坡灾害的结构类型、变形破坏类型、形成条件,概化了边坡灾变机理及变形破坏模式,对沿线的427个边坡进行了稳定性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措施.可为山区公路升级改造工程中边坡灾害治理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水电站雾化边坡的稳定性已成水电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对雾化区古崩滑坡体工程地质条件的调查,已有变形破坏现象和边坡稳定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认为堆积体边坡可能发生蠕滑-拉裂的变形破坏模式。采用数值计算分析了在天然和泄洪雾化条件下的变形破碎模式,分析表明:边坡变形破坏主要受控于堆积体内部的最大剪应力,在泄洪雾化条件下古滑坡极可能出现复活。最后,通过刚体极限平衡理论对边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高陡边坡由于开挖范围大,揭露的岩层和岩体结构类型多,往往存在着较多的破坏和潜在破坏隐患,挖方边坡的破坏模式直接体现出山体斜坡岩体变形的结果。本文基于实际工程,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高边坡的数值模型,对复杂条件下高边坡的受力变形特性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滑坡失稳过程,研究了边坡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华南山区某深路堑边坡的稳定性问题,基于边坡破坏成因评价其稳定性,结合工程实际从稳定性和经济性等方面提出了“清方卸载+适当锚固”的最优深路堑边坡加固处治方案,并通过变形监测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边坡因软弱结构面出现了沿顺坡向软弱带的整体滑动;采用“清方卸载+适当锚固”边坡加固方案具有造价低、施工难度小、施工工期短的优势,且后期安全风险相对较小;采用该方案处治边坡时,可有效减少边坡变形,保证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滇中红层地区边坡变形破坏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边坡系统调查,结合岩土体介质特征,将"滇中红层"边坡岩体结构划分为硬质岩、软弱岩、软硬岩互层和堆积层(体)四类边坡,建立了各类边坡岩体结构的变形破坏模式,共12种。对应于不同的边坡破坏类型,采取有针对性的工程设计方案,有助于工程安全,节约投资。  相似文献   

17.
卡尔沟料场是四川瀑布沟水电站填堆石坝的两大石料场之一。卡尔沟料场边坡岩体较破碎,呈次块状-镶嵌碎裂结构,结构面组合形成大量潜在不稳定块体,尤其是马道以下部位产生大量失稳块体,严重威胁施工安全。本文在阐明研究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研究了卡尔沟侧900~960m边坡的坡体结构特征;进而讨论边坡已有变形破坏迹象,总结出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式,进行变形破坏机制分析,采用块体理论的分析方法对代表性块体进行了合理的稳定性评价,提出工程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杨开业 《公路工程》2016,(4):196-201
以蓝山湘江源至高塘坪公路段为工程背景,根据构建的格宾及土体格栅的路基边坡主动和被动破坏模式,运用极限分析原理获得了路基边坡挡土墙发生主、被动破坏时土压力的上限解。并以此为基础,揭示了土体强度参数、格栅加固方式等因素对边坡稳定性和主、被动土压力的影响规律。最后,借助数值分析软件对该路段的边坡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可为工程路基边坡施工和支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 岩体边坡的破坏及其形式,主要受岩性、尤其是岩体中软弱结构面的控制。这一科学论断,已为无数的工程实践所证明。然而,在许多工程建设(包括公路工程)中,至今还很少用它来指导土体边坡的设计。边坡的不少病害告诉我们,对于某些土体,有必要探索以软弱结构面为控制因素的设计方法代替常用的土质边坡设计。  相似文献   

20.
软硬岩互层式复合岩层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其加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岩层边坡稳定性一直是土木工程建设者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以软硬岩互层式复合岩层边坡为研究对象,对其变形破坏机理、破坏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 ABAQUS 对垄茶高速公路典型复合岩层边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计算;最后针对复合岩层边坡特点,提出了“基脚挡墙、深层锚固、浅层防护”的加固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软硬岩互层式复合岩层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可分为滑移-拉裂-剪断破坏、平面旋转式的滑移-拉裂破坏、弯曲-倾倒破坏及块体滑移破坏四种类型;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主要包括结构面、地层岩层、水及风化作用;复合岩层边坡综合加固方案能有效地提高边坡的稳定性,确保边坡在运营过程中的稳定性。文章的结论对以后类似工程的建设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