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公路建设规模和数量越来越大。在部分地区高速公路建设中需要进行隧道的设计和施工,高速公路施工人员需要根据科学的施工技术进行施工,以保证高速公路施工的质量和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该文着重对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和分析,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隧道照明系统是高速公路隧道机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一个运行安全、经济节能的隧道照明系统成为现代化高速公路的重要标杆。通过以往建设高速公路运营成本与能源浪费所凸显的问题,本文以高速公路隧道照明系统的实际应用为背景,对隧道照明节电控制技术的相关原理进行阐述分析,并提出一些自己在实际应用中的观点与看法。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的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高速公路运营隧道达上百座,其中多座隧道因地质、设计、施工等原因出现渗漏水病害,对隧道运营造成安全隐患,必须采取处治措施。文中以九景(九江—景德镇)高速公路蛟岭隧道为例,对隧道渗漏病害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提出不同处治方案,为类似山区高速公路渗漏病害处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尚荣丽  张生瑞 《公路》2006,(12):127-130
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是对隧道交通安全运行环境的优化,以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减轻事故的严重程度,提高道路服务水平,保证高速公路隧道的安全行车。本文以京珠高速公路韶关段隧道为例,对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特点进行分析,并根据人机工程学原理,探讨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的致因因素,提出了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的设计思路,然后从人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以静态管理和动态管理相结合的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并探讨了其运作模式,最后分析了该交通安全保障系统的关键技术,以保障高速公路隧道的安全运营的可靠性、先进性、实时性、可用性以及高效性。  相似文献   

5.
袁竹  陈勇  王柱 《隧道建设》2016,36(2):164-169
随着基础建设的不断推进,不可避免产生大量立交工程,其中铁路隧道下穿高速公路隧道工程问题十分突出。以福建省中部某山区铁路设计为例,对山区铁路下穿高速公路隧道影响分区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1)利用Midas GTS软件对不同净距和地质条件下铁路隧道下穿高速公路隧道施工进行数值试验,以高速公路隧道的沉降为判断准则,15 mm为判断阈值,得到基于几何近接度和地质情况的影响分区(强、弱、无)。通过影响分区图,可以将全线下穿高速公路隧道工点对号入座,以采用在相应分区内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措施; 2)地层条件不同,其决定强弱影响的净距分界点也不同,随地层条件的恶化而逐渐增大,强、弱影响区分界理论最小净距为0.5D,最大净距为1.8D;弱、无影响区最小净距为1.3D,最大净距为2.8D。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隧道拓宽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新建公路线位资源的不断枯竭,不可避免地会对现有公路进行拓宽扩建以满足交通客流量增加的行车需求,而对于山区公路而言,隧道路段的拓宽扩建更是重中之重。借鉴国内外高速公路隧道的优秀设计经验和方法,结合杭金衢高速公路拓宽方案研究和现有规范,对隧道路段的拓宽提出一些比较安全、经济、实用的设计方案,以与同行进行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结合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研究了海洋环境中高速公路隧道照明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过程及照明控制方式等,并着重对隧道内各区段照明系统的设计及控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公路隧道照明的目的是创造洞内良好的视觉环境,确保在白天和夜间行驶的车辆以设计速度能够安全地接近、穿越和通过隧道,同时为在高速公路隧道内的车辆驾驶员提供舒适和安全的行车环境。高速公路隧道照明系统主要包括:入口段照明、过渡段照明、中间段照明、出口段照明、应急照明及洞外引道照明。  相似文献   

8.
柴喜林 《隧道建设》2009,(Z2):184-188
结合国内小净距隧道工程建设现状,以六潜高速公路、永武高速公路2座小净距隧道为对象,对2个具体工点不同地质条件下所采取的不同开挖方法和中夹岩墙加固等措施进行分析比较,并给出了小净距隧道的合理施工方法,为以后小净距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隧道的运营每年要消耗大量的电能,这些消耗的电能很多是由于设计、施工、运营中存在的诸多不合理因素而造成的。文章主要针对中国高速公路隧道供配电系统及各种用电设施的实际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产生隧道高能耗的主要原因,并结合一些新的技术及设计理念对高速公路隧道的节能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做以论述。  相似文献   

10.
隧道群监控量测技术方案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速公路隧道已广泛采用新奥法设计与施工,现场监控量测是新奥法设计与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隧道进行监控量测,可预测预报围岩变化,优化设计和指导施工,确保隧道施工安全,使工程投资经济合理。本主要介绍粤赣高速公路隧道群的监控量测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1.
以重庆市南川至贵州道真高速公路跨省界隧道为例,阐述对跨省界高速公路隧道机电设施的理解和思考,介绍隧道机电设施各子系统的设计,为实现跨省界隧道的安全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速公路隧道事故多发的现状,调查了高速公路隧道路段运行速度,分析了隧道出入口车速变化规律,采用线形过渡技术指标、抗滑过渡技术指标和照明过渡技术指标对隧道出入口过渡性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基于运行速度的高速公路隧道出入口安全设计方法,可为高速公路隧道群出入口设计及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曹磊 《公路隧道》2000,(4):9-13
分水岭隧道、石瓮子隧道为绵广高速公路上的长隧道,均按双车道分离设计。本文就两隧道的设计情况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4.
以云南大丽(大理—丽江)高速公路隧道为例,针对山区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设计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分析了其原因,从而提出增大路面附着系数、缓和照明过渡、构建立体交通信息系统、增加特长隧道侧墙图案和色彩设计、加强速度检测及信息诱导、增设中长隧道入口停车休息区等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隧道工程在大型山区高速公路中通常占较大比例,建设单位的隧道工程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运营养护。文中从建设单位角度,以乐广(乐昌—广州)高速公路为例,分析了大型山区高速公路项目隧道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招投标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等的要点,为隧道工程建设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连拱隧道衬砌开裂和渗漏水调查结果及分析   总被引:29,自引:5,他引:29  
为了对云南省4条高速公路连拱遂道的健康状态评估提供依据及为以后修建连拱隧道在设计和施工上提供宝贵经验及教训,提高中国高速公路连拱隧道的施工和设计水平,尽可能减少衬砌开裂和渗漏水等隧道病害,采用现场调查方法对云南省玉元、元磨、大保和昆石4条高速公路连拱隧道衬砌开裂、渗漏水等病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初步分析了隧道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并进行了相应的分类,并据此提出了连拱隧道设计和施工中其相应的病害预防和整治措施,以期为提高中国连拱隧道修建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大帽山大跨度扩建隧道设计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颖 《公路》2009,(10)
两车道隧道扩建为四车道隧道设计施工难度大,为国内公路隧道首创;对泉厦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的大帽山隧道的超前支护、复合支护及施工方案的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李俊达  刘畅  李莹莹 《公路》2021,(5):295-298
严寒地区因所处纬度高,冬长夏短,一年中大部分时间被冰雪覆盖,其高速公路景观与四季常绿的南方城市相比,常给人以萧条冷落的感觉。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运用公共艺术的形式语言、主题表达、审美品格等设计手段,协调隧道建设与环境资源的平衡统一,并以鹤大高速公路回头沟隧道工程为例,提出严寒地区高速公路隧道洞门景观设计在考虑其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隧道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应融入更多的文化精神和象征意义,使严寒地区高速公路隧道洞门设计在具有功能性、实用性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9.
山区高速公路受地形影响,很多互通式立交的设置位置受到很大限制,导致隧道出口与互通式立交出口之间间距很小。根据隧道内车辆驾驶人员对隧道内标志的识别、辨识、认读,以及车辆变换车道所需距离等条件,考虑对某些处于特殊条件的隧道设置1个变速车道,以缩小隧道出口与互通式立交出口之间的距离。分析结果表明,在设计速度为80 km/h的高速公路2级服务水平下,隧道出口处拓宽变速车道的长度不宜小于309 m,一般宜大于310m。在设计速度为60 km/h的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内拓宽变速车道的最小长度为203 m,一般应大于210 m。满足以上条件时,可以在隧道出口处设置变速车道以减少隧道出口与互通式立交之间的间距。  相似文献   

20.
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进出洞口大部分位于地质条件复杂、地理位置险峻地带,施工过程中为确保安全,设计安全风险系数较高,设计一般为双向掘进,洞内出洞,施工过程一般比较谨慎保守。通过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分析,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依靠超前小导管对围岩进行超前支护,将施工方案由双向掘进洞内出洞优化为单向出洞。该文以文马高速公路土司城隧道出洞施工为依托,采用超前小导管代替大管棚超前支护,对独头掘进隧道"晚出洞"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