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内地诸港口群中竞争形势最为复杂的莫过于珠江三角洲港口群。这里有老牌的国际航运中心香港和后起之秀深圳港,还有利用南沙港区向香港和深圳发起挑战的广州港,使得珠三角港口群的竞争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其中深圳港的处境最为微妙。一方面,深圳港是我国发展最快的港口之一,其发展速度位居全国沿海港口之首。1995年该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仅28.4万TEU,2005年达到1619.7万TEU,年增率近50%,即使在全球集装箱港口发展史上,这样持续的高速增长势头也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2.
<正> 三、珠江、长江三角洲港口运输格局变化趋势及发展对策 (一)珠江三角洲港口 目前,珠三角地区已形成以香港和深圳港为枢纽港的集装箱运输体系,香港港口强大的中转功能在本地区集装箱运输中依然发挥主导作用,深圳港作为华南地区集装箱运输枢纽港迅速崛起,直航量迅速增长。实践表明,1992年完成的广东省沿海及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总体布局规划提出“在维护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同时,华南地区必须相应发展集装箱枢纽港,近期选择深圳港作为华南地区集装箱枢纽港”  相似文献   

3.
珠三角集装箱运输格局及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珠江三角洲集装箱运输基本格局现状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外贸经济最发达、集装箱生成量最大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沿海主要港口不断建设集装箱泊位,经过20年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集装箱港口已基本形成了以香港为国际航运中心,深圳港、广州港为干线港,区内其他中小集装箱港口为喂给港的集装箱运输格局。这种格局随着广州港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和南沙港区的建成投产,将日益巩固。  相似文献   

4.
<正>香港港的衰退使得它被邻居深圳港取代,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繁忙港口;从2011年开始,广州港步入温和增长的阶段……珠江三角洲的香港、深圳和广州三港在发展前景上各有喜忧珠江三角洲的香港、深圳和广州三港在发展前景上分别有其各自的喜和忧。一、深圳港跻身世界三强覆盖盐田、蛇口、大铲湾和赤湾四大港区的深  相似文献   

5.
武嘉璐 《集装箱化》2018,29(10):1-5
正粤港澳大湾区包含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肇庆和惠州等9个城市,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基础上有所拓展,是我国经济发展基础较好、制造业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区域之一。该区域内只有广州港是综合性大港,深圳港和香港港均以集装箱业务为主。2017年深圳港、香港港和广州港  相似文献   

6.
欧昌珩 《集装箱化》1997,(9):27-28,24
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华南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更令世人瞩目,其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进出口贸易。在市场经济大潮下,60多个大大小小的口岸如繁星点缀在珠江两岸。港口之问既相互协作又相互竞争。1995年广州全港完成吞吐量52万TEU,珠江三角洲其他港口(不包括深圳、珠海、广州)共完成吞吐量59万TEU。  相似文献   

7.
纪敏 《中国港口》2007,(12):36-36,41
<正>1.深圳港口上市公司吞吐量和盈利受制于成长瓶颈深圳港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南部,珠江入海口伶仃洋东岸,毗邻香港,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主要的出海口之一。根据2006年9月  相似文献   

8.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地区,同时也是外向型经济发展时间最长、规模最广泛的地区之一。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珠江三角洲凭借着土地、人力等方面的资源优势,逐步把香港、台湾等地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吸引过来,成为我国最大的对外工业生产加工区。它生产出来的产品,一部分流向国外市场,另一部分流向内陆市场,从而为该地区发展集装箱运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珠江口水域是通往珠江三角洲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珠海、东莞、中山、顺德、江门、肇庆、佛山等地区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航道又狭窄,船舶密集,是全国最复杂、航行最困难的水域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进行了珠江三角洲国际集装箱运输格局分析,并提出了外贸集装箱港口分层次定位标准的初步意见。对大珠三角几个重要港口的优势进行了比较,着重对深圳港与香港的互补互利关系作了较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对珠江三角洲两大港深圳和广州与香港港进行比较分析,对珠三角各港根据货源、航线、吞吐量情况进行定位分析。认为珠三角港口将来要在一体化条件下生存,必须采取竞争与合作策略。深圳和广州港两个枢纽港联合发展,协调各自的优势,枢纽港与支线(喂给)港应构筑组合运输网,建立经济共同体。珠三角集装箱各港口以全局思想统筹规划、合理分工,通过竞争的分工与合作,达到区域内各港间的双赢或多赢局面。  相似文献   

12.
郑映锦 《珠江水运》2014,(10):74-75
虎门港处于广州-东莞-深圳-香港城市发展轴带的中间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中心位置,同时位于广州出海航道要冲,背靠外向型经济发展最活跃的珠三角洲东北部,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和优越的经济集聚优势。本文通过笔者参与的虎门港建设的某一工程项目,分析工程建设的必要牲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从而提出相关的社会风险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邓进乐 《中国港口》2006,(2):16-17,38
一、现状分析(一)综合竞争力优势1.港口经济腹地广阔广州港处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中心地带,其经济腹地以广州、佛山、东莞等珠江三角洲城市和地区为主,辐射广东省其他地区、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是外向型经济,产品以出口为主。广州港背靠着佛山、中山、江门、肇庆等制造业基地,是广佛经济圈和珠三角西翼城市通向海洋的必由之路。2.地理位置优越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由于产业分工不同,相互之间形成了产业密集带和产业链。在地理位置差异的影响下,珠江东岸港口形成以香港港和深圳港为主,珠江西岸港…  相似文献   

14.
深圳港口发展及其与周边港口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深圳港口的建设与发展速度迅猛,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五年位居国内沿海港口第二,在世界上的排名由1998年的第十七跃升至去年第八.可以说,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深圳港及周边港口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相似文献   

15.
·深圳大鹏湾秤头角港区LNG码头是我国第一个LNG码头,属于LNG接收站的配套工程。一期工程投产后,每年将从澳大利亚进口LNG370余万吨,二期工程将发展到每年进口LNG600余万吨。主要用户涉及到香港、广州、深圳、东莞、佛山、惠州等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保障船舶进出港的安全,进一步  相似文献   

16.
作为国际航运中心,香港拥有亚洲一流的物流基础建设和以中国内地作为腹地的地理优势,具有先进的国际物流管理和服务的理念;而与香港只有一河之隔的深圳是内地与香港经济联系最紧密的城市,不仅有优良的营商环境和物流发展基础,而且是香港与广东乃至全国的连接通道。因此,港深物流企业的合作成为两大城市加强经济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7.
浅析深港两地港口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保持香港的繁荣与稳定中起促进作用,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深圳市的光荣任务,也是深圳市义不容辞的职责.中央、广东省、深圳市有关领导明确要求,深圳港口应在维护香港远东航运中心方面起特殊作用.建立经济特区以来,中央曾赋予深圳港口发展一些灵活的政策,其目的是要在发展深圳港口的同时,尽量扩大深港双方的合作范围,确保香港这个国际商贸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的活力.进入21世纪,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深港两地港口合作的内涵更加丰富,概言之,就是要进一步发挥深港两地港口的优势,互为补充,互惠互利,促进两地港航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确保香港远东航运中心地位及其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强大推动作用,同时使深圳港口得到进一步发展.本文拟对深圳和香港两地港口集装箱运输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问题作一点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王焰  石道华 《珠江水运》2007,(12):23-24
珠江三角洲河网流域经济发达,其主要经济区域广州、东莞、深圳是广东省经济最发达城市。但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速度,将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里通过研究珠江三角洲河网流域主要经济概况,对比水路、公路、铁路客运现状,分析客运交通存在问题,总结修建客运专线的必要性,指出建设客运专线大能力通道对完善珠江三角洲河网流域综合交通,推动水、铁、公路运输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赵霞 《中国水运》2007,7(1):197-198
深圳港作为珠江三角洲地区集装箱枢纽港,其快速发展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深圳市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且使深圳现代物流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地位进一步增强。本文针对深圳港现代物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罗刚毅 《水运管理》1999,(12):32-34
深圳地处我国南大门,西邻珠江口,东濒大鹏湾,南接香港,拥有盐田港、蛇口港、赤湾港等天然的深水良港,是我国联结海内外重要的交通枢纽。这一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特殊的地理位置是深圳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内地经济的持续发展,深圳港已逐渐成为华南地区除香港之外的另一个国际中转港。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包括香港港口和深圳港口两个国际中转港的格局已初步形成,深圳港对香港航运中心的补充作用已为业界认可,并且也为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深圳航运业已初具规模经过15年的建设,深圳的航运业已初具规模。1996年、1997年深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