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要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得出来的正确结论,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关键就是经济体制必须要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真正把两个转变落到实处,我们必须把企业经济增长的着眼点转移到国有资产的整改重组和优化配置上来。 港口企业的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两个方面:有形资产是反映企业的人、财、物、码头设施以及机械设备等,无形资产是指企业的商誉、商标、技术专利等。  相似文献   

3.
曹惠芬 《船艇》1998,(5):18-20
在思想观念上,从考虑自身条件向瞄准国际市场转变在企业管理上,从生产管理向经营管理转变。在增长方式上,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组织形式上,由单个船厂向大型造船企业集团转变。在经营方式上,由单一经营向多种经营转变。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要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首要的是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建设观。高等教育要发展,既要适应社会需要、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又要科学定位。本文论述了“科学定位”的依据、内涵,并为高等学校建设发展提供了“主动适应,科学定位”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日月 《中国港口》1996,(4):10-11
<正>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中心,从粗放型为主向集约型为主转变,这不仅是我国交通运输现代化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和根本性任务,也是有效解决当前经济生活中深层次矛盾,顺利实现今后15年战略目标和任务,使国民经济登上一个新的台阶的必由之路。 交通运输实现转变的途径 交通运输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交通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实力。 为此,交通运输在实现两个转变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对当前沿海主要港口 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估计 当前沿海主要港口的经济增长方式既非纯粹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也不是完全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而是正处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渡阶段。依据如下: 1.港口基本实现了规模经营,并开始向综合性的集团企业发展。大连、秦皇岛、天津、青岛、上海、广州、湛江、南京等港,职工均有几万人。各港下属企业几十个,兼有仓储、装卸、运输、商贸、工业等多种功能,已具备集团经营规模。如秦皇岛港是以能源运输为主的世界性综合大港,具有能源、杂货、集装箱及保税仓储等多种功能。近年来,又先后同香港、新加坡、台湾、日本、比利时等国家和地区开办了10家合资合作企业。这些企业在食用油加工、石油储运、散化肥包装、集装箱运输等方面弥补了港口功能的一些不足,使港口开始朝着集港、工、贸、运于一体的集团式企业发展。 2.港口技术设备先进,技术和资金密集程度较高。如秦皇岛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自动翻车机、装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较多的企业对内部经营者实行以岗位技能工资制和依据考核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年终兑现奖励相结合的分配方式。这种分配方式在一定时期产生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原来分配方式的局限性越来越突出,结果,不利于企业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 现在,有些地区和行业已实行了企业经营者年薪制。虽然因地区经济差别和行业不同,各地在实行年薪制的做法上有昕不同,但它们有着共同点,即:年薪由基本薪金和风险收入两部分组成。基本薪金反映经营者在劳动力市场上所能得到的收入水平,风险收入与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其他相关经济指标挂钩。  相似文献   

8.
程融  赵国财 《船艇》1997,(8):21-24
要把设备管理技术作为跨学科、跨行业的边缘、新兴学科领城来支持和发展。在实现具有全局意义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中,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是积极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适应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设备管理新模式。本文以造船厂在近百年的设备管理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和取得的成果,阐述了企业设备管理是企业经济持续增长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航运市场一统天下的局面已被打破。交通运输业开始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上海海运(集团)公司为例,在计划经济年代,海运业一直是不愁“吃”,不愁“穿”,是一个令不少人羡慕的行业。然而由于这几年工业结构的调整,煤炭能源需求不旺,加之地方航运公司的无序发展,造成沿海散货运力富余达80余万吨,竞争异常激烈。同时,为了确保华东地区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八五”期间又新建和购入50多艘船舶,费用达75亿元,仅支付本息就达10多亿元,使之竞争力减弱,压力加大,包袱加重,运输生产也出现了滑坡。  相似文献   

10.
陈少全  陈建斌 《水运管理》1997,(12):18-20,36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指出,实现奋斗目标的关键是要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关键和重点在企业。而作为一个统收统支、负责航道建设养护与管理和航道规费征收工作的事业单位,如何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一、实行两个根本转变的必要性 由于企业是社会再生产经济运行的主体,是公有制产权关系配置的具体载体,因而是处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融合的节点。企业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可以促成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但是,在企业有了科学的定位和合理的制度安排之后,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宏观经济发展的其他行业也应准确定位,从而为企业的高效运行提供先行,提供市场环境和运行规范。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先行官的交通行业中的航管部门、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则更为迫切,更为必要。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的社会将是信息化社会。 当西方发达国家从工业社会步入信息社会之后,其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已经或正在出现一系列新的现象,它们概括起来有八大特征: 1.经济增长方式的高度集约化 科技因素(科技“贡献率”)在经济增长中占的比重,由工业社会中粗放型经济的10%—20%,增加到信息社会中集约型经济的70%—80%。 2.劳动生产率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赵克 《水运管理》2009,31(5):5-7
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优化升级。这说明我国经济发展道路将有根本性转变,经济发展战略发生了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显著变化,从过去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全面协调发展,展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不是仅依靠增长,而是依靠包括增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金河 《中国水运》2012,(12):16-19
河北港口集团努力改变过去传统的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集团实现"三大转变",即由过去货类独大向煤炭、杂货、石油、集装箱多货类协调发展转变;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方式转变;由传统港口装卸企业向集码头运营商、资源开发商、资本运营商和综合物流服务商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卓越现代企业集团转变。  相似文献   

14.
<正> 1.改革港口管理体制。 2.坚持高起点和跳跃式的发展思路,加快中国港口的发展速度。港口空间布局实现从侧重于一地一市的港口建设,转向构筑合理分工、互相协调、互为补充,突出核心枢纽的港口群体的转变;港口设施的建设实现数量扩张向数量质量并重,侧重硬件设施向软件硬件并重的转变;港口设施功能实现从单一功能向现代物流功能和综合性服务功能的转变,港口结构调整实现从散装、低速、低效、粗放型向集装箱化、高效化、集约型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两个根本性转变,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是体制转轨,实质上是进行生产关系方面的改革;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的增长转轨,是对生产力发展途径和发展方式进行重大调整,增加科技含量,实行科学管理,在加快“两转”的进程中,公有制水运企业遇到了不少难题。针对这些难题,我们采取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与措施,同时,提出几点建议。 一、主要难点 1.转换机制思路不清。水运企业大多数是成立于五六十年代的企业,是典型的计划经济产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在“社会效益为主,经济效益为辅”原则的指导下,实行封闭式经营,从而形成一种介于公用小业与企业之间的特殊经营组织,由此产生企业靠计划,靠行业保护和倾斜来维持生存和发展。企业一旦进入市场,无论在内部管理与经营方式,还是在运力结构调整等方面,始终摆脱不了计划经济模式。虽然近几年来,水运企业针对各自实际进行了一些改革,但这些改革往往浅尝辄止,没有真正能触及到企业产权、经营权、自主权等实质问题。结果,企业只能被动地应付市场,难以适应和驾驭市场,形成高投入、低效益,整体运行机制不活,经营管理失控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6.
丁度华 《中国水运》2007,5(9):18-19
贵州航首整治工程量大,时间紧迫。进入90年代,人们逐步从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进行转变,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转变。航道整治工程的组织者们结合施工组织、工程进度、质量控制、费用控制等方向摆脱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逐步从"人治"向"法制"转变,走出了一条崭新的工程施工组织管理之路。  相似文献   

17.
孙茹 《水运管理》1998,(12):38-3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设备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经营管理转变,是我国现代设备管理工作的核心。 几年来,我公司的设备管理,从领导到第一线工人,对设备管理工作有没有经济效益、效益在哪里、取得效益的途径和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全过程、深层次的探索和实践,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李云峰  白明 《中国水运》2006,4(5):143-144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中,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实现国民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必由之路.几年来,我市深入实施"科教兴市"的发展战略,使我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立足现状、找准问题,制定发展策略,对于我市加速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调整、科技进步,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10年来,中国引航协会牢记服务宗旨,坚持民主决策,凝聚行业力量,努力把高度分散的引航机构团结成一个整体,促进我国引航事业由分散粗放型管理向规范集约型管理转变,整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开创了中国引航发展的新局面2018年7月10日上午,中国引航协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第三届全国十佳引航员颁奖典礼在上海远洋宾馆举行。原交通部部长黄镇东、原交通部副部长洪善祥、交通运输部原  相似文献   

20.
王锐丽 《珠江水运》2013,(22):12-13
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显得更为紧迫。在全球流动性泛滥的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受到掣肘,而主要依靠增加政府支出和扩大公共投资的“粗放型”扩张对于经济结构的副作用已逐渐凸显。在此形势下,结构性减税在实现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宏观调控目标过程中被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