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采动区地表剩余变形对高等级公路影响预计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等级公路建设中经常遇到公路穿越矿区采动影响区的问题。采动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是确定路基稳定性、分析采空区影响程度的主要依据。采动地表移动变形可分为连续移动变形与非连续移动变形两大类。在地表连续变形条件下,得出预计地表剩余沉陷引起移动变形的理论方法,由地表剩余变形等值线图形分析,划分其为不同的影响区,根据不同影响区位移变形的特点,给出适应于采动区移动变形要坟的抗变形路基 面结构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各地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一些高速公路无可避免地要跨越采空区,这就可能面临采空区地表沉陷引起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破坏问题。因此,针对采空区路基路面的主要病害,开展采空区高速公路路基路面变形破坏理论和变形协调设计方法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采用粘弹性蠕变本构关系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对采空区路基路面变形破坏问题进行理论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运用ANSYS软件建立数值仿真模型,分析采空区地表沉降特征,将地表沉降曲线分为三个区域:下凹区、上凸区、反弯区,并分析不同因素影响下地表沉降曲线的变化规律。(2)根据地表沉降曲线分区特征,建立采空区—路基—路面整体模型,分析路基位于地表沉降曲线不同特征区段时路基路面的变形破坏模式。(3)根据地表沉降曲线特征,结合采空区路基路面变形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采宽、采厚、采深、煤层倾角、留设煤柱等因素对采空区路基路面变形及应力的影响,总结不同因素影响下路基路面变形破坏的基本规律。(4)根据有限元计算分析结果及高速公路安全运行的设计标准,归纳总结了采空区一般处治方法,并基于协同作用原理给出了采空区路基路面变形协调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邢台矿区铁路下开采引发的地表沉陷进行分析.以有限元法对地表沉陷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地表变形特征,为进行采空区地表沉陷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会在地下形成许多采空区,采空区会造成地表沉降,地面塌陷等危害,对公路正常运营造成极大隐患。采空区具有隐蔽性强,规律性差,探测难度大等特点,本文应用地震法、高密度电阻率法、地质雷达三种物探方法对运营公路开展了采空区探测应用研究,经钻探结果表明,综合物探方法能准确,高效的查明采空区的数量、位置和规模。三种物探技术在公路工程采空区的综合应用成果为在建公路或运营公路中的采空区探测提供了很好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采空区地表沉降量进行预测分析并提出了高压旋喷桩的加固方案及加固设计计算。工程实例表明,高压旋喷桩对地表沉陷引起的地基承载能力下降及不均匀沉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其加固方案可为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
穿越采空区公路隧道地表沉陷变形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现场大量实测数据,基于双曲线预测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采用误差绝对值加权和最小的准则,借助MATLAB软件计算加权平均数,建立了穿越采空区公路隧道地表沉陷预测模型和分析方法,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由于矿产资源的开采,使得地面下留下了许多不规则的采空区,上覆的岩层冒落塌陷,自下而上形成冒落带、裂隙带和整体移动带,并引起地表变形,给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营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年代久远的小煤窑采空区,对隧道工程危害极大,易造成支护结构变形、开裂、沉降甚至发生坍方,个别隧道运营期间仍在整治。目前采空区隧道的设计理论尚不完善,实际设计、施工中采用的工程措施基本以工程类比及施工实践为主,采空区是公路隧道穿越煤系地层典型的地质灾害情况之一。本文对公路隧道穿越煤系地层相关地质灾害的处治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灌浆法施工在锦阜高速公路采空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空区即地下采矿所形成的空洞,是一种不良的地质现象,它往往破坏和和削弱其上覆岩土层的稳定性,因此必须对此进行处治,以免出现地基沉陷、工程毁坏的情况。本文主要介绍了锦阜高速公路采空区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挡墙倾倒和路面沉陷是山区公路填方路基中比较常见的公路病害.笔者以G317国道K842+980~K843+100段为研究对象,根据填方路基结构及变形破坏特征,分析评价挡墙倾倒、路面沉陷的原因,结合数值模拟方法,预测其稳定性状况.研究表明:挡墙倾倒、路面沉陷主要是由车载动压力和墙后土压力的长期作用形成的,挡墙的高度越高,越...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评价采空区沉陷对运营隧道结构的影响,通过对运营隧道变形现场调查及原因分析,结合采动评估模型,对运营隧道结构变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隧道病害的主要原因是地表沉陷和水平位移,开采过程中会出现衬砌拉伸开裂、变形缝挤死、混凝土崩落、拱顶脱皮等危害性变形,应做好监测工作,设置变形缝;对部分二次初衬应做配筋;对隧底部分冒落带和导水裂缝带围岩进行注浆加固,可有效减少对隧道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下伏多层采空区影响的预计评价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多层采空区影响预计的概率积分法,采用闭合矩形分块段积分模型,可以适应采深、采厚、煤层倾角和开采形状的变化以及复杂多个走向采空区的情况,提高程序的通用性和预计评价精度。通过计算单元的坐标变换可以方便地预计倾斜煤层对地表沉降的影响,改变传统的上山下山方法。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水平变形、地表斜率和曲率沿公路轴向和横向变化均较大,远远超过允许值,该采空区必须进行处治。  相似文献   

12.
京珠高速公路耒宜段下伏采空区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勘测隐伏在高速公路下的采煤巷道、采空区,评价其对高速公路的影响,产对可能危害公路安全的采空区进行治理和防范,文中根据耒宜段下伏采空区的处理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孙树珩 《路基工程》2011,(3):133-135
分析了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石棉矿采空区地面塌陷形态及采空区塌陷机理,并应用ANSYS软件对采空区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石棉矿采空区地面塌陷主要形态为采空区塌陷坑伴生地表裂缝、长列式串珠状地表塌坑、碟形和椭圆形塌陷坑及长列式单体塌陷坑。矿柱强度、矿柱数量及矿柱宽高比是引起岩体移动的决定因素。ANSYS软件数值模拟表明,采空区范围变形破坏仍在继续,总体变化趋势较大。建议加强监测,以策安全。  相似文献   

14.
于介 《隧道建设》2020,40(12):1709-1716
针对黄土塬区浅埋大断面隧道开挖过程中,地表水沿着裂隙、黄土节理下渗导致地表沉陷、纵横向地表裂缝及初期支护结构破坏等问题,基于三维地质仿真模型方法,进行初期支护受力特征和变形规律分析,并模拟分析地层改良效果。结果表明: 1)隧道拱部为支护结构受力最薄弱区,表现为拱顶衬砌下表面拉应力和剪应力值大,当埋深为10~15 m时下台阶至仰拱开挖阶段随含水率增加拱顶沉降变形量剧增,且累计沉降量>250 mm时隧道结构最不安全,易产生环向张拉裂缝; 2)地表注浆能有效改善黄土的结构性能,有效控制地表沉降和围岩变形。  相似文献   

15.
方明  张泽丰 《公路工程》2010,35(3):32-35,45
针对高速公路穿越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地区,井工开采活动情况,利用比例模拟方法开展模型试验,研究跨越采空区公路通车运营后重交通情况下路基路面的变形破坏规律,特别揭示了井采诱使加筋板处治拓宽路基路面变形破坏。采用加筋板处治方案时,煤层开采会造成路面的沉降,但是由于加筋板的作用,路面沉降量得到协调控制,差异沉降很小,不会对路面结构造成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山区公路运营过程中路基-支挡结构变形失稳的发生、发展过程与地层岩性等内因密切相关,气象、水文及施工等外动力条件则是路基及支挡结构变形和发展的主要诱发因素;多雨地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路基沉陷变形问题成为危及公路正常运营的典型地质灾害问题之一。通过对某陡斜坡路基病害的工程地质环境、路基沉陷变形过程及破坏机理分析,揭示了山区斜坡路基变形破坏的区域性、渐进式、影响因素复杂、破坏模式多样等特点,提出了动态过程调控理念,对该类路基-挡墙病害治理须选择恰当介入时机,并采用综合治理措施的设计思路,获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可为类似路基-挡墙病害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以省道S237水峪段为例,介绍了采空区的形成以及对地面破坏的FLAC3D模拟方法;得到了采空区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8.
黄土洞穴对公路的危害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苏生瑞  彭建兵  宋彦辉 《公路》2004,(11):121-127
在对黄土高原主要公路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黄土洞穴对公路的危害。研究表明,黄土洞穴对公路不同部位都有危害,包括对路基、路面的破坏。对路堑边坡的破坏.对路堤边坡的破坏。对公路桥梁的破坏。对隧道的危害和对排水设施及其他附属设施的破坏等。文章最后还总结了黄土洞穴对公路危害的一般特点。  相似文献   

19.
湿陷性黄土公路路基病害类型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宁夏众多公路的调查、分析,认为湿陷性黄土路基的病害主要可分为路基沉陷、路基陷穴、边坡冲刷与失稳及高填路基破坏等四类。黄土的特殊结构是造成黄土路基产生湿陷性破坏的内在原因,而排水不畅及合成坡度大等,则是黄土路基湿陷性破坏的主要原因。合理排除地面水和地下水是防止黄土路基发生湿陷性破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系统总结、分析了汶川地震公路抢通保通及恢复重建过程中的震害调查成果。按照结构功能丧失程度,结合桥梁、隧道、路基的破坏程度、损伤特性,对公路震害进行分级。从破坏机理角度,分别对桥梁、隧道、路基震害及次生地质灾害提出了分类建议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