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等级公路中央分隔带曲线外侧车道停车视距受分隔带内防眩设施的影响,易造成视距不良,影响行车安全。文中根据汽车在中央分隔带曲线外侧车道行驶的特点,计算满足停车视距要求的圆曲线最小半径,分析了曲线半径对横净距的影响,并提出了改善横净距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根据汽车在超车道上的行驶特性,分析了中央分隔带外侧超车道的视点位置及其横净距。在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外侧超车道的停车视距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供高速公路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匝道曲线路段停车视距要求,采用二维停车视距计算方法(横净距法),在考虑匝道所有横断面和路基类型的情况下,分别计算了大小型车在不同设计条件下的横净距数值,以及满足不同设计速度停车视距要求的最小圆曲线半径值。结果表明:通常情况下,基于横净距计算对应最小圆曲线半径较规范规定值更为严格;大货车占比较高时,基于横净距计算对应最小圆曲线半径较以通行小型车为主的情况更为严格;在进行匝道圆曲线设计时,应在匝道圆曲线半径满足规范规定的情况下,可采用基于横净距计算对应的最小圆曲线半径值。  相似文献   

4.
基于国内有较多高速公路小半径曲线路段,其靠近中分带的内侧第一车道停车视距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对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曲线路段视距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前车尾灯距路面高度为物高计算横净距的方法,使得停车视距可以得到较大改善,并通过VR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了验证,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和设计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停车视距作为影响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是公路设计中的强制性控制指标之一。曲线路段中央分隔带防眩设施和路侧护栏、边坡等均可能限制驾驶人的视线,导致停车视距不足。根据《路线规范》中现有高速公路横断面组成及其宽度,采用无人机采集了3条不同设计速度、不同横断面类型的高速公路不同车道内不同车型的横向位置视频,采用图像等比例的分析方法,提取了车辆横向位置数据后,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得到了85%位的高速公路不同车道内不同车型驾驶人视点横向位置,进而确定了填方、挖方、隧道3种路段不同车型和偏向情况下的横净距。基于《路线规范》停车视距,考虑不同曲线偏向时视线受影响最不利车道与车型,根据曲线路段停车视距与横净距和圆曲线半径之间的几何关系,推导了曲线路段满足通车视距的最小圆曲线半径计算公式,并提出了填方、挖方、隧道,这3种路段曲线右偏与左偏两种情况下满足停车视距的圆曲线最小半径指标建议值。结果表明:对右偏圆曲线,《路线规范》中规定的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能满足小客车的停车视距要求,也能满足曲线隧道内纵坡大于3%时货车停车视距,但不满足下坡或纵坡小于等于3%时货车停车视距;对左偏曲线,不满足小客车和大货车的停车视距,应取《路线规范》规定的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的1.8~2.25倍。  相似文献   

6.
对识别视距和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最不利车道横净距进行分析后,利用视距简化公式推算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出口识别视距所需圆曲线最小半径。通过对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出口驶出车辆的行驶规律和高速公路出口交通事故机理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减速换道视距”的新概念,分析了减速换道的原理和数值推算过程,确定减速换道视距一般值为300 m、最小值为150 m。根据横净距及简化公式计算得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左转曲线和右转曲线减速换道视距所需的圆曲线最小半径,给出了高速公路出口圆曲线最小半径建议值。研究结果可供技术探讨和研究参考,以期有助于分析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出口的视距需求和交通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7.
结合我国相关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以及湖南省高速公路设计与管理实践,对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弯道路段横净距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若按照现有路线设计规范进行最小平曲线设计,高速公路局部弯道路段中央分隔带横净距不足以满足停车视距。然后,针对这一问题,综合考虑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笔者提出了若干工程对策,为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设计和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视距是公路设计最基本的元素之一,是驾驶员遇到紧急情况时采取措施的安全保障,而横净距是保证行车视距的重要指标.对圆曲线内侧行车道和中央分隔带外侧超车道的横净距与曲线半径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并介绍在杭长高速公路工程平面设计中的具体运用,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自201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相对于前几个版本规范,现行规范在条文说明中对停车视距的障碍物目标点位置进行了明确规定,即位于"路面两侧对应的车道边缘线[1]",因而,其位置与前几各版本规范出现了明显的不同,障碍物目标点与车辆行驶轨迹线(视点轨迹线)不在同一轨迹线上。目前,由于现行规范未再修订或更新停车视距最小横净距计算公式,在实际路线设计、安全评价过程中,仍沿用1994年版路线设计规范中的老公式进行相关计算,其计算结果误差较大,很明显,原计算公式已不适用,为保障行车安全,需要对相关公式进行修正。本文采用三角形正、余弦定理对横净距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修正,并用修正公式计算了满足规范小汽车停车视距的最小曲线半径,并与老规范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以特定项目为例,计算了满足对应运行速度条件下小汽车停车视距的最小曲线半径,以便于设计阶段路线指标把控。另外,并简要提出了横净距不足时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结合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及广东省高速公路设计与管理实践,对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曲线路段视距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显示较多高速公路靠近中央分隔带的内侧车道停车视距不能满足规范要求;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交通安全设施改善措施,为高速公路设计和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计算出高速公路不同设计速度标准断面下满足横净距的最小圆曲线半径,在公路设计时尽量采用满足横净距的曲线半径值。  相似文献   

12.
相对于前面2个版本,JTG D20-2017《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对停车视距的障碍物目标点位置的规定发生了变化,但未修订或更新停车视距最小横净距计算公式,实际路线设计、安全评价中仍沿用JTJ 011-1994中的公式进行相关计算,计算误差较大,为保障行车安全,需对相关公式进行修正。文中采用三角形正、余弦定理对横净距计算公式进行推导修正,并用修正公式计算满足小汽车停车视距的最小曲线半径和满足对应运行速度条件下小汽车停车视距的最小曲线半径,以便于设计阶段路线指标把控;同时探讨横净距不足时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保证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时具有一定的视距,在弯道半径较小的情况下,就要求把弯道内侧阴挡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予以清除。这个需要清除的范围就要用横净距确定。以往确定横净距一般都采用作图法。但是,这种方法工作量大,精度也差。本文将提出用公式计算横净距的方法。这个方法适用于设置缓和曲线的弯道,也适用于不设缓和曲线的弯道。  相似文献   

14.
平曲线视距最大横净距(不设缓和曲线)的计算公式,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第5.9.6条表5.9.6中已有规定。但这两条公式都有局限性,即只能计算出曲线中间点的最大横净距b值,而曲线起(讫)点和曲线上任意点的h值,数十年来基本上依靠图解法解决。有些经验因误差大或计算过繁均未推广。根据过去曾用图解法编过横净距表的一点体会,结合当前带函数计算器普遍应用的条件,改进出一种适合养护部门改善公路视距时,能在现场求出各桩号横净距h值的  相似文献   

15.
在弯道内侧,按规定,在视距范围内的障碍物均需清除。这个需要消除的范围,要用公路横净距来确定。对公路横净距的确定,以前常用查表法。但查表法往往受到一些限制,例如弯道半径值、缓和曲线长度或转角的度分秒数在表上没有列出,这样查表就比较困难。而作图法的精度又往往达不到要求,特别是在设置缓和曲线的情况下。本刊1987年第1期曾介绍过计算公路横净距的全套公式,但手工计算很费时间,不便推广应  相似文献   

16.
张嘉照 《公路》1990,(10):19-25,46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曲线内侧行驶轨迹的半径,其值为加宽前路面内缘的半径加上1.5米。在圆曲线内,它实际上是路中心线的一条等距线。因此认为,在直线上和缓和曲线段,行驶轨迹也是路中心线的一条等距线。这条等距线与路中心线的线距为D=B╱2-1.5(米) (B是路面宽)一、视距曲线方程如图1,视距曲线是消除横净距的边界。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高架快速路为例,通过简化计算模型,揭示了曲线半径与视距、横净距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了基于视距约束下最小圆曲线半径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高速公路停车视距不足路段交通运行仍然较为平稳的问题,提出多车道高速公路内外侧车道停车视距计算参数采用不同取值方法。当车辆在高速公路内侧车道驶入较小的圆曲线路段时,驾驶员处于有预期的高警惕性驾驶状态,如果前方发现障碍物所做出紧急制动停车决策的反应时间要短于其他车道上的车辆;基于汽车制动减速度与高速公路路面摩阻力系数计算方法的反应时间:有预期的高警惕性驾驶状态紧急制动反应时间可取1.5 s,计算得到的停车视距称为"紧急制动停车视距",适用于高速公路内侧车道;舒适制动反应时间取2.5 s,计算得到的停车视距称为"舒适制动停车视距",其值与规范值基本一致,适用于高速公路内侧车道除外的其他车道。结果表明:当设计速度为80 km/h时,紧急制动停车视距所需要的圆曲线最小半径值与规范中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基本一致,结合既有高速公路所谓停车视距不足路段交通运行平稳的调查,认为高速公路内侧车道采用紧急制动停车视距较为合理;当设计速度为100 km/h或120 km/h时,紧急制动停车视距所需要的圆曲线最小半径较规范中规定的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大较多,不满足紧急制动停车视距要求的路段应采取限速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假设的模拟车辆行驶轨迹,采用简单的解析计算,对车辆加宽值、视距、平曲线路段最大横净距、行驶汽车间的安全间隙等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CJJ 193-201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条文6.3.1关于不设置平曲线的执行条件进行了分析和判别,对该条文的进一步理解和使用提出了新的分析思路,供工程规划和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公路》2015,(11)
针对我国公路安全评价中停车视距检验只考虑路侧道路建筑设施或者跨线构造物等静态设施的现状,研究在公路弯道行车过程中由于道路平曲线曲率的存在而导致的相邻或者对向车道车辆遮挡驾驶员视线的情况,提出动态停车视距的概念。通过分析车辆实际行驶过程中的车辆位置、驾驶员视点位置、车身宽度、道路横断面宽度、圆曲线半径等因素,建立动态停车视距计算模型。并基于上述因素确定最不利和正常的驾驶情形,对双向四车道和双车道公路进行分类研究。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中最小圆曲线半径的规定对各设计速度的公路动态停车视距进行安全评价,结果发现很多情况下不能满足安全行车的要求。最终,针对不同设计速度的公路提出最小圆曲线半径的建议值,并对不良路段提出安全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