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龚雨楠 《汽车情报》2006,(14):43-46
一、近几年中型载货车市场的发展情况 1.1997~2005年中型载货车市场情况 (1)根据目前掌握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中型载货车市场在1999年以前,基本上处于平稳的市场运行状态,没有什么大的市场波动。但在2000、2002年市场有一定幅度的下滑,下滑的主要原因是2000-2002年是重型载货车市场的高速增长的年份,其中2000、2001、2002年重型载货车市场增长率分别为73.42%、77.37%、66.96%,重型载货车的增长抵消了中型载货车市场的一部分需求。  相似文献   

2.
重型载货车市场自1998年以来的成长演变分为高速攀升期、平稳调整期、成熟期3个阶段。特别是2004年的“火爆”增长态势,促使重型载货车市场不断扩张。但很快到2005年一季度末,转眼间重型载货车市场突然跌入谷底,国内各主流重型载货车企业的产销量纷纷下滑,重型载货车市场首次出现七年以来的大幅负增长。  相似文献   

3.
汪卫东 《汽车情报》2005,(14):28-31
2004年,在乘用车市场持续低迷中,载货车异军突起,其市场增幅三年来首次超过了乘用车,中、重型载货车的市场增速分别高达28.79%和44.98%。然而,进入2005年一季度后,中、重型载货车市场增速急剧下降,中、重型载货车(含非完整车辆,下同)销量同比增长分别只有0.18%和6.07%(如表1),基本没有增长。  相似文献   

4.
2002年国内重型载货车市场增长依然强劲,全年销售总量达24.44万辆,较2001年同期增长67.17%。加入WTO后,国内重型载货车市场已成为世界汽车市场的一部分,且成为世界载货车市场的热区。2002年国内市场汽车进口总计127393辆  相似文献   

5.
张维 《汽车情报》2006,(12):25-28
从2005年的载货车市场表现来看,重型载货车市场份额大幅缩水,中型载货车市场原地踏步,轻型载货车市场略有增长,微型载货车市场触底反弹。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宏观调控、治理整顿市场秩序以及强制执行汽车标准法规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使载货汽车市场总需求受到抑制,对重型载货车市场的影响尤甚。  相似文献   

6.
马戈 《汽车情报》2007,(21):23-30
纵观重型载货车的市场走向可以发现,进入2007年以来,重型载货车市场一直呈现一种良好的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7.
汪卫东 《汽车情报》2005,(21):30-33
2004年,在乘用车市场持续低迷中,载货车异军突起,其市场增幅三年来首次超过了乘用车,中、重型载货车的市场增速分别高达28.79%和44.98%。然而,进入2005年后,中、重型载货车市场容量增长的势头大大放缓,上半年中型载货车产销量同比增长分别为14.81%和13.34%(如表1),但2004年市场容量和附加值较大的重型载货车产销量,同比增长分别只有-1.62%和6.02%。  相似文献   

8.
汪卫东 《汽车情报》2005,(27):39-43
2004年,在乘用车市场持续低迷中,载货车异军突起,其市场增幅三年来首次超过了乘用车,中、重型载货车的市场增速分别高达28.79%和H44.98%。然而,进入2005年后,载货车市场容量增长的势失大大放缓,1~8月份整车累计销售增长仅6.18%,其增幅比2004年同期下降19.78个百分点。2004年市场容量和附加值较大的重型载货车(含整车、底盘、半挂牵引车)销星,更是出现了同比下降28.96%的局面,颇为出人意料。  相似文献   

9.
汪卫东 《汽车情报》2005,(36):38-43
与2004年相比,2005年的汽车市场真可谓“风水轮流转”。2004年乘用车市场低迷,商用车市场火爆;而2005年的乘用车市场转暖,小排量经济型车甚至火爆,但商用车市场则持续低迷,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统计,2005年1-1月份载货车累计销量同比微跌0.74%,其中重型载货车销量同比大降34.70%,轻型载货车销量同比增长10.95%,是近4年来增幅的低点,但在2005年载货车4大类细分车型中增幅是较高的(仅次于微型载货车)。轻型载货车占据中国载货车业的半壁江山,近3年的市场增幅却在持续走低,2006年的市场走势将会怎样呢?  相似文献   

10.
2004年上半年,载货汽车市场保持了稳定的增长速度.3月份以来,全国开始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困扰交通安全管理多年的"大吨小标"现象被列入重点整治的项目.国家这一举措极大地影响了商用车市场,一度使5月份的载货车市场跌入低谷.但是,随着目前国家治理整顿公路超载取得阶段性的成果,许多物流公司也开始加快了公司内载货车产品的更新和换型速度,重型载货车市场重新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1.
王建业 《汽车情报》2004,(30):50-53
2004年前三季度,全国累计生产汽车385.51万辆,同比增长19.28%;销售汽车372.93万辆,同比增长18.36%。重型载货车市场与轿车相比,呈现出一幅高开高走的走势。前三季度共生产重型载货车28.26万辆,同比增长32.82%,销售重型载货车28.2万辆,同比增长38.72%,增幅之快让人始料不及。  相似文献   

12.
2005年,沃尔沃载货车公司各项经营再创新纪录。沃尔沃载货车公司2005年共销售103696辆载货车,2004年沃尔沃载货车公司共销售97264辆载货车,比上年销量增长了7%。沃尔沃载货车销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北美市场对重型载货车的需求旺盛。沃尔沃载货车2005年销量创下了该公司有史以来的销量纪录。  相似文献   

13.
饶达 《上海汽车》1998,(1):12-18
本文对汽车市场的总体环境进行了预测并重型载货车,大型客车,中型载货车,中型客车,微型载货车和微型客车的市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重型载货汽车发展态势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重型载货汽车市场的总量预测 重型载货汽车1999年以后产销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强劲态势,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高的地位.据有关媒体资料,10年来国产重型载货车总销量近90万辆,如果加上进口重型货车,估计日前重型货车的保有量可达到95万辆.市场的迅速扩容激发了汽车企业生产重型载货车的热情,各企业惟恐失去挤占市场的良机,纷纷上马重型车项目.但市场是不会永远无限制地高速扩容的,重货保有量的平衡点究竟位于何处?从2003年整个重型载货车的产销量情况看,同比增长只有5%,虽然产销量也呈增长的态势,但明显出现滞涨.因为国产重型货车的产销量2000年至2002年激增极快,年增长率超过60%,估计其年增长率将在以后3年放缓,普遍的看法是会超过15%~20%.由此预测市场的总体容量应在100万辆左右.  相似文献   

15.
我国重型载货车自1965年发展至今,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技术引进,已形成了10万辆的生产能力,但由于受市场需求和进口的影响,我国重型载货车市场发展缓慢,步履艰难。近年来,重型载货车产销量一直在3万辆左右徘徊,1997年的产量为3.09万辆,比5年前的1992年仅增长0.4%;销量为3.05万辆,占整个载货车的销量比例为4.5%,在全国重、中、轻、微、客、轿6大类车型中的比例仅为1.95%。1998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启动经济的政策措施,促进了重型载货车需求的增长,出现了向好的方向转化势头。  相似文献   

16.
马力 《重型汽车》2003,(6):9-11
最近几年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国家大型重点项目的不断实施、货运市场的大力整顿和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使重型载货车市场出现连续多年大幅增长的局面。汽车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随之加剧,纷纷制定相应的战略方针,与此同时,极大地促进了产品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2001年以前,我国重型载货车的零部件体系是非常稳定的,主要重型载货车企业都有自己的零部件供应基地,也不向其他零部件企业采购,大家都相安无事。但这之后,各自的零部件供应体系就被打乱了,从而出现了重型载货车零部件多样化的独特现象,恐怕这个现象只有我国目前的国情才能够出现,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到特定阶段所出现的特有现象。  相似文献   

18.
2005年汽车市场总体走势平稳,内部结构发生剧烈变化,形成轮回发展的走势特征。2004年强势的商用车市场以重型载货车为代表在2005年走入低迷,而2004年快速回落的乘用车市场又重返升途,走势强劲,2004年刺激汽车市场发展的是乘用车与商用车的齐头并进,2005年变为乘用车高歌猛进,而商用车似乎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而前途迷茫。  相似文献   

19.
换电重型载货车是近年来新能源重型载货车推广的主要车型。重型载货车换电站为用户车辆提供换电服务,其运营经济性直接关系到未来换电重型载货车能否规模化发展。建立了重型载货车换电站运营经济性测算模型,针对5种典型应用场景下的重型载货车换电站的盈亏水平及盈利平衡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重型载货车换电站运营经济性与换电站年换电量密切相关,换电运营企业为保证运营收益,应重点考察目标应用场景下换电重型载货车车队规模以及月行驶里程。  相似文献   

20.
汪卫东 《汽车情报》2006,(24):12-15
众所周知,中国汽车工业从商用车(尤指载货车,因客车占商用车的份额不足15%)起家,2004年以前,商用车曾一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驱动主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的统计资料表明(如图1),1998年到2004年7年间,国内商用车市场年均增速达14.38%,均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而这期间,重型卡车年均增长高达45.25%,呈现出国际罕见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