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停车供需矛盾首先要把握中心区停车的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特征关系。通过对南京市新街口商业区停车场短时车辆到达率与离去率的调查和分析,用BP神经网络算法对其进行短时预测,得出小区所有停车场车辆总到达率特性比单个停车场更为稳定和显著,而车辆离去率特性在两者之间的差异则不明显。本研究为中心区停车场的管理和停车诱导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结合个体停车行为和意向调查数据,对影响停车个体选择提高停车场服务水平方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初步确定出影响停车个体选择改进方案的特性变量及相应的取值方法,建立停车场服务水平改进方案选择的MNL模型。模型的标定结果可供停车设施规划决策人员参考,在资金、土地、人力等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解决车辆停车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停车场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路内停车是城市公共停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路内停车定价对于提高停车场使用效率,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均有积极作用. 本文微观上分析车辆停放的选择过程,结合车辆停放者的行程时间、停车场搜索时间、停车等待时间、出口时间和停车场自身费用,建立当前停车场的选择效用函数. 通过效用函数建立了车辆停放者的概率选择模型,通过考虑停车选择的约束条件,在提高整个停车设施使用效率的前提下建立路内停车定价模型. 结合容量加载方法进行求解,并给出铜陵市路内停车定价优化模型的实例,实例证明了模型和算法具有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诱导后即有完整停车信息下的多项logit停车选择模型,其中共有4个停车场属性的影响因素;构建了诱导前即无停车信息下的停车选择模型,包括停车寻泊路径选择的logit概率模型和把不确定信息下转化为不完美信息的停车场选择方法。在此基础上对一个算例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到了诱导前和诱导后各路段上的车辆数、各停车场的车位利用率以及排队等待入库的车辆数。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城市路网中交通均衡与停车选择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根据出行者实际停车搜索过程,运用G/G/c/FCFS 停车排队模型,研究了路径流量、行程时间、停车场可用概率三者的关系,进而计算停车场在车辆到达时的可用概率,并将此概率纳入停车搜索路径的广义费用函数,最后根据交通网络中出行者路径选择和停车选择理论,提出基于停车排队理论下的随机用户均衡模型,并设计了模型求解算法. 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模型能准确合理地分配城市路网中的停车流量. 研究结论有助于从城市整体角度为停车需求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诱导后即有完整停车信息下的多项logit停车选择模型,其中共有4个停车场属性的影响因素;构建了诱导前即无停车信息下的停车选择模型,包括停车寻泊路径选择的logit概率模型和把不确定信息下转化为不完美信息的停车场选择方法。在此基础上对一个算例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到了诱导前和诱导后各路段上的车辆数、各停车场的车位利用率以及排队等待入库的车辆数。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城市路网中交通均衡与停车选择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根据出行者实际停车搜索过程,运用G/G/c/FCFS 停车排队模型,研究了路径流量、行程时间、停车场可用概率三者的关系,进而计算停车场在车辆到达时的可用概率,并将此概率纳入停车搜索路径的广义费用函数,最后根据交通网络中出行者路径选择和停车选择理论,提出基于停车排队理论下的随机用户均衡模型,并设计了模型求解算法. 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模型能准确合理地分配城市路网中的停车流量. 研究结论有助于从城市整体角度为停车需求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更精准的分析现状停车问题和有效地指导公共停车场的预测和规划布局,相对科学系统的探索基本车位和出行车位的计算方法。以现有停车供需调查方法以及调查得出的居住类和非居住类配建停车场、路内和路外公共停车场供需数据为基础,停车交通小区为计算单元,并以人口、岗位、车辆拥有情况进行校核,研究现状出行和基本车位供需的方法。以青岛李村商圈为例进行应用,结果表明,所计算的基本车位和出行车位供需基本符合该区域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停车场出入口处车辆驶入驶出对连接路段车辆速度的影响,对停车场规模、驶入驶出率、出入口道路长度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引入时间障碍率参数,利用时间障碍率来反映停车对路段车辆的影响,将停车影响作为路段车辆的交通阻抗,在BPR路阻函数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主路车流受停车影响的车辆速度模型。运用VISSIM仿真软件进行停车场出入口处仿真,与车速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车速模型计算结果与仿真结果相差较小,车速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为指导城市公共停车场的近期规划与远期规划的合理过渡,避免城市停车资源的浪费,研究提出了一种考虑近远期规划衔接的公共停车场规划方法,并通过案例对其进行了验证。首先基于ArcGIS 进行近远期公共停车场选址规划,然后研究了二者间的衔接机制,将公共停车需求与规划用地类型相结合,探讨了不同类型规划下公共停车场的建设模式,并给出临时公共停车场取消后的公共停车需求解决方案。实例表明,该方法实现了近远期规划公共停车场的有效衔接,其划分的公共停车场建设模式可实施性较强,所规划的公共停车场选址位置与泊位缺口突出地区能较好地匹配,可有效指导城市公共停车场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11.
读书     
《城市交通》2014,(2):100-100
本书对中国城市的停车现状以及亟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停车政策发展目标、战略任务与基本策略;研究配建停车场、路外公共停车场、路内停车泊位三类停车设施供给存在的问题,探讨停车配建指标规划流程、路外公共停车场布局要求和方法,以及路内停车泊位设置和管理对策;详细回答不同经济属性停车设施如何进行产业化建设,提出停车经营的政策措施;讨论交通工程技术以及信息化在停车管理中的应用;分析路内停车执法管理对策及实践;提出城市老旧居民区、医院、学校,以及超市、商场区域的停车管理措施;对停车证制度及其实施的可行性、对策建议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目前公共停车场不足的问题,首先考虑从旅游度假区功能布局、停车设施分布、客流及停车特性等方面分析停车供需状况;然后结合广州市旅游发展趋势及长隆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预测旅游度假区未来年客流规模及停车需求规模;最后基于尊重现状、分散布局、停车共享、均衡疏解及规划预留等布局原则,从停车场选址、泊位规模、设置形式等提出旅游度假区的公共停车场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3.
韩波 《交通标准化》2010,(13):53-56
针对目前多数停车诱导信息系统(PGIS)中存在的指引信息静态化问题,建立实时动态停车诱导信息系统,对产生停车需求的车辆进行动态信息指引。传统的排队论模型对于车辆到达率取值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引入效用函数及驾车者行为模型对停车场的车辆现时到达率进行模拟,构造基于车辆现时到达率的实时动态停车诱导信息系统车辆排队模型,进而应用排队论确定基于停车场使用特征的对车辆的动态信息指引参数(车辆排队长度及等待时间等),更为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停车难已逐渐成为各大城市的普遍性问题。本文从停车供给的角度,以公共停车场为重点,探讨了城市各类停车供给设施的功能定位和结构比例。结合交通小区划分,分别考虑基本停车需求和动态出行停车需求,构建了停车结构分析模型。综合考虑公共停车场规划控制的全过程,构建了公共停车场规划指标体系,并量化了公共停车场用地规模、服务半径、占地要求、交通要求、泊位要求等控制指标,以更加清晰地指导公共停车场规划和建设。  相似文献   

15.
以北京荟聚商场停车场为实例,调研及分析停车场出入口拥堵、停车位不足停车不均衡、乱停乱放、车辆找不到出口等主要原因。提出五大解决策略,包括设置四级停车诱导系统,对车辆实时分级引导;通过流量与分担区匹配,划分多个停车区引导;作为停车区与出入口的联系通道,强化主通道;优化停车布局,减少停取车对进出车流的干扰,提升通行效率;整合车行和人行标识,打造地面、墙面及空中为一体的多维标识体系。结果表明,通过对停车场优化与改善,停车场的运营效率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12):216-217
在对毕节七星关老城区停车现状矛盾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近期和远期停车需求预测,同时梳理研究相关控制因素和解读分析上位规划的要求,进行城市公共停车场的规划布局和选址,同时进行单个停车场项目的详细布置,以期对城市公共停车场的选址规划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随机用户平衡原则,分析了出行者的路径选择和停车选择行为,建立了满足Logit 关系的城市道路停车流量分配模型。基于收益管理思想,以停车收益最大为决策目标,建立了城市停车费用的双层规划模型,并以7个节点和2个停车场的小型网络进行实例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当停车需求为10000 pcu·h-1时,随着停车场2停车费用的提高,停车流量不断向停车场1转移,停车场1在停车费用不变的情况下收益不断增加,当停车场2的停车费用为4元·h-1时,总的停车收益达到最大;当停车需求为20000 pcu·h-1时,随着停车费用的上升,总的停车收益将持续增加;2个停车场之间存在博弈关系,停车费用存在纳什均衡点,当停车需求为10000 pcu·h-1时,2个停车场的最优停车费用均为5元·h-1;当停车需求为20000 pcu·h-1时,2个停车场的最优停车费用均为最高限价10元·h-1。  相似文献   

18.
龙医停车场是龙华医院兼营的停车场,针对停车面积少,车位不多,车辆进出频繁的现象,龙医停车场在行业协会的帮助下,先后走访了几个兄弟单位,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制订了改进措施确保安全、整洁,使停车场规范化。停车场管理人员热情帮助来停车的病人和家属,对行动不便者就上去扶一把  相似文献   

19.
中心城区机动车停车泊位需求预测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已有停车需求预测方法的基础上,对泊位供给和需求重新进行分类,明确了中心城区停车泊位需求预测的重点。着重探讨了交通政策、泊位共享策略两个因素对停车需求的影响,明确了二者在停车需求预测流程中的作用。结合综合交通规划预测数据,最终形成中心城区停车泊位需求预测框架。以南京市中心城区公共停车场为例,运用这一思路对其泊位需求进行预测,得到不同分区的公共停车场和配建停车场泊位需求数量。  相似文献   

20.
交通有通必有止,静止交通(也称静态交通)是交通的一个重要特征.静态交通是整个交通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停车场(库)的规划、建设、管理、法规等.而公建大楼、旅游景点由于其自身车辆停放和吸引停放数量较大,因此其配建机动车停车场(库)问题是静态交通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方面,如果上述设施配建的停车泊位偏少,则容易造成车辆无处停放或在道路上乱停乱放;另一方面,如果对周边道路乱停乱放车辆缺乏有效管理,则其配建的停车泊位就不能够充分、有效的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