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碴轨道路基沉降观测数据的评估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中,对无碴轨道铺设后路基的工后沉降提出了"一般应≯15mm"的严格要求.路基工后沉降的预测,已成为判断无碴轨道铺设条件的关键技术.研究沉降观测资料,可以找出路基沉降过程的一般变形规律,并对无碴轨道铺设后路基的工后沉降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
铁路无砟轨道线下工程沉降评估是无砟轨道铺设前的关键工序之一,本文通过采用Asaoka法、三点法、双曲线法对某隧道线下工程沉降观测数据进行拟合,并预计工后沉降,分析对比了三种预计方法的相关系数、预计精度及预计工后沉降量,并对三种方法预计效果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通过增加前期沉降期监测频率、控制测量误差来提高沉降预计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沉降观测与预测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全线铺设无砟轨道。为了确保高速列车舒适、平稳运行,线路工程变形控制是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在研究客运专线路基、桥涵和隧道的沉降观测的技术方案等关键控制技术的基础上,使用扩展双曲线法对路基沉降结果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一般路基地段沉降量最大断面的预测工后沉降值为5.8 mm,桥梁墩台、涵洞和隧道的沉降量均较小。这些沉降控制技术和结论对于进行沉降观测控制与预测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客运专线路基地段铺设无碴轨道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与传统有碴轨道相比,客运专线路基地段铺设无碴轨道后,对路基工程的沉降变形控制、基床结构、过渡段设置及铺设前的综合评估有明显的差别。本文在调研分析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针对路基地段铺设无碴轨道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沉降变形控制中工后(残余)沉降的概念、标准、组成及控制方法,路基基床承受的动应力水平及传递规律,不同工程类型衔接处过渡段的设置形式、长度及设置方法;无碴轨道铺设前的沉降观测分析方法及评判标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讨,并参照客运专线工程设计国际咨询成果资料,结合我国多条客运专线前期工作的不断深入,提出了指导客运专线路基地段无碴轨道设计与施工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桥梁墩台沉降预测采用曲线回归法,其结果是衡量线下工程是否具备无砟轨道铺设条件的依据之一。无砟轨道铺设前必须进行评估,以确认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已趋于稳定。结合郑西客专湿陷性黄土地区桥梁墩台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实践,从沉降分析、回归模型选择、分析评估方法、回归影响因素及评估结果认定等方面对桥梁沉降预测及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进行了探讨,对形成可靠适用的桥梁沉降预测评估技术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武广高速铁路赤壁路基试验段施工完成后,为了更好的分析路基下部CFG桩复合地基实际沉降数据。采用了4种曲线拟合法对路基沉降进行了预测分析及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曲线拟合法的预测精度取决于映射函数和实测沉降样本空间范围,星野法和双曲线法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该成果为适用于武广高速铁路及其它相关工程的复合地基的沉降预测提拱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高速列车安全、舒适性的需要,保证线路的高平顺性,无砟轨道的铺设与运营对路基、桥涵、隧道等线下结构的工后沉降要求非常严格,追求"零沉降"理念。以武广铁路客运专线为基础,系统地介绍了线下结构物沉降变形观测关键技术,数据管理与分析预测系统,提出了工后沉降的预测方法及评估条件与标准,合理确定无砟轨道开始铺设时间,以保证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结构铺设的质量。并提出了一些体会和建议,为正在建设的无砟轨道客运专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长大桥桥上板式无碴道床的铺设施工是一项关键工序,轨道板及施工材料等组织运输是施工的重点。此文对临时轨道法、临时便道法和移动门吊法铺设桥上板式无碴轨道进行了经济、工期比较,认为移动门吊法是铺设桥上板式无碴轨道的较好方法,并对其工艺流程做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9.
针对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的关键控制措施——工后沉降变形分析评估工作,结合中国客运专线建设的具体实践和已发布的相关指南,提出先分析独立单元的沉降变形、后沿线路纵向集成分析不同单元的沉降变形理念;介绍沉降变形预测分析方法和近年来取得的成果,为消除不同线下构筑物间的差异沉降变形影响、明确无砟轨道的铺设时间、切实保证无砟轨道的生命周期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哈大客运专线桥涵基础沉降观测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通过对铁路桥涵工后系统的沉降动态观测、实测沉降观测数据的分析与评估,评价桥涵基础最终沉降完成时间,合理确定无砟轨道铺设时间,确保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结构铺设质量。针对沉降观测中遇到的一些特殊情况,经分析提出合理建议,以供类似工程借鉴。研究结论:通过对哈大客运专线运粮河特大桥基础进行的沉降观测,对沉降观测数据进行的分析与评估,采用曲线分析方法进行的曲线拟合,得出如下结论:双曲线拟合结果符合运粮河特大桥工程实际情况;易采用不锈钢螺旋式观测标志,4个观测标志点应分别设于墩身两侧四角处;采用同一仪器和观测方法定期对水准点进行复测,至少保证一个CPI或CPII点,可以提高沉降观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