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研究涉水深基坑围护结构横向位移的影响因素,结合工程实际,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基坑开挖过程进行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利用建立的计算模型,对地下连续墙的混凝土等级、厚度、深度等若干影响深基坑围护结构位移控制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了各因素对控制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的影响程度,可为深基坑工程的围护结构变形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除了要保证基坑自身的稳定性,还要保证相邻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等设施的安全,因此,研究深基坑开挖后的变形及土体与支护结构稳定性至关重要。对此,以杭州市某深基坑工程为依托,采用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分析,得到基坑开挖后地表沉降、围护结构位移及锚索轴力变化和分布规律,并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得到基坑开挖会对距坑边缘2到3倍开挖深度范围内的地表沉降产生影响,对1倍开挖深度范围内地表沉降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段春明 《中外公路》2021,41(1):154-158
以富水砂砾层某城市下沉式隧道深基坑临近河道施工工程为背景,借助FLAC3D软件建立深基坑三维数值计算模型,研究河道不同水位作用下深基坑围护结构稳定性变化规律,并研究深基坑坑外加固措施对基坑围护结构稳定性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富水砂砾层下地下水位变化对深基坑围护结构稳定性影响显著,地层未加固时深基坑施工安全水位宜控制...  相似文献   

4.
结合广州岩溶地区复杂环境下某大尺寸深基坑工程实例,探讨了复杂环境下基坑围护结构的选型原则及设计要点;采用多种计算软件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现场基坑监测结果进行印证,进一步检验了围护结构选型的合理性,为类似条件下的其他深基坑工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根据常青花园站基坑的深度、场地水文地质等情况,并通过对各种基坑支护结构类型及其适用范围进行比选,确定本站施工期间的临时围护结构方案;然后制定设计原则及确定计算荷载,并采用同济启明星FRWS<深基坑支挡结构分析软件>对其进行设计和计算,最终确定本站的围护结构为直径850 mm、间距600 mm的SMW工法桩内插型钢,设两道内支撑.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一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为实例,研究了围护结构的水平侧向位移与支撑轴力的变化规律,并在实测土压力的基础上,提出了简易、实用的墙后土压力计算方法。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总结,可以为该地铁后续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对拉式加筋土挡土墙为一种新型结构。结合大理东站铁路专用线的工程实例,扼要介绍了对拉式加筋土挡土墙的设计思路和设计过程,实施结果。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东西通道工程某区段实施时需为后期轨道交通盾构区间下方斜向穿越预留足够的实施条件。该文对该区段地下结构深基坑采用的新型非对称围护结构及内部结构的设计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研究,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
CSM工法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天津地铁五号线建昌道站深基坑支护工程为例,对CSM工法计算原理进行分析,并对型钢水泥土搅拌墙设计计算、型钢拔出验算、抗浮验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SM工法墙内插型钢,成墙效率高,可代替传统地连墙作深基坑围护结构,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0.
任东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1,(12):122-122-124
在片区开发过程中,地下空间往往连接为整体,而实际各相邻地块开发进度又有所不同,导致出现后期实施的深基坑围护结构所受水土压力不对称。现以软土地区某工程案例为依据,分析在非对称受力条件下深基坑的设计要点和后期实施效果。其成果可为其它相似工程作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夏雄  程高 《中南公路工程》2013,(6):179-182,188
针对基坑工程施工周期长、工艺复杂的特点,结合工程实际需求,对支护结构施工中关键工艺的改进方案进行验算。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横向支撑布置与否对基坑开挖工序及工期影响较大。以东莞市石大公路寮步通道为工程背景,分别对其单排桩支护结构三个标准横断面、四种地质工况进行验算,以支护桩水平位移、支护桩内力及抗倾覆安全系数为计算参数,对比有无横向支撑的计算结果,发现基坑深度大于6m,无横向支撑往往是不可取的;基坑深度低于6m,无横向支撑仍有一定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12.
深基坑工程中常常出现围护桩成桩垂直度偏差以致侵入主体结构限界的现象,为保证后续主体结构尺寸符合要求,需要对侵限部位进行凿除,进而导致其抗弯承载能力下降。针对圆截面桩体局部凿除后的抗弯承载能力计算问题,基于二次逼近法,建立圆形钢筋混凝土桩局部破除后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计算方法,结合实际工程分析围护桩局部破除后对基坑围护结构体系的安全性影响。结果表明: 桩身局部破除后,纵向受力钢筋切断和桩身截面面积的减小将导致桩身正截面抗弯能力快速下降;依托工程中800 mm 的围护桩,凿除18 cm 厚度(含切断6根主筋)后,其正截面抗弯能力下降至原设计值的55%,剩余承载力已不能满足安全支护的要求,需进行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13.
考虑围护结构隔水作用的基坑涌水量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由于地铁基坑地下水的渗流路径和面积发生改变进而导致常规计算方法得出的坑内降水与实际存在较大的差别,通过对有围护结构隔水的基坑基本渗流场流网分布特征进行研究,提出改进的基坑涌水量计算公式,并以工程实例对改进公式进行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可将基坑周围渗流场流网分布图看成是沿围护结构中心轴线剖开的2个流网图,且两者可单独进行涌水量计算; 2)基坑坑内、坑外渗流场涌水量可分别采用达西渗流定律、潜水非完整井涌水量公式计算; 3)根据基坑降深与水头、降水影响范围以及坑内、坑外涌水量的函数关系,可求得基坑外的最大水位降深; 4)将本文推导公式运用在实际工程计算中,结果表明改进公式能够适用于有围护结构隔水的基坑降水计算。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掌握异型断面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受力和变形特征,确保施工安全,以北京地铁6号线3标1号换乘厅工程为例,采取假定简化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对各个施工工序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论与建议如下:1)类似工程设计时应适当增加桩体长度及与B型桩的连接刚度以增加围护结构的稳定性;2)楼板形成的框架体系约束作用明显,为控制围护结构变形提供了有利条件;3)异型基坑的内支撑体系布置应充分考虑基坑异型带来的薄弱点,在结构断面的变化点应重点关注。通过快速及时完成桩体之间的连接、增大平台下部钢支承的刚度和预应力等措施确保平台稳定。  相似文献   

15.
段坚堤 《隧道建设》2014,34(4):324-330
为减少城市中复杂周边环境下明挖隧道基坑因围护结构选型不合理造成的施工事故和经济浪费,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长沙市南湖路湘江隧道岸上段明挖基坑为例,对周边建筑物和管线密集道路下的深基坑、相互交错且不同深度的隧道基坑及相互临近基坑的围护结构选型和设计进行了较为详细地介绍,并得出以下结论:1)对于城市道路下明挖基坑,特别是对于路下管网和建筑物密集地段,建议采用防止侧向变形较好的排桩(或连续墙)+内支撑的围护结构形式,可以有效地控制基坑变形;2)对于基坑深度差别不大,且具有一定距离的临近基坑,建议采用互不影响的共用对拉围护结构;3)对于复杂线路、深度差别较大,且基坑之间夹层较薄的交错基坑,建议采用共用基坑短桩及有限放坡的围护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6.
储柯钧 《隧道建设》2008,28(4):452-455
通过对叠合梁受弯过程中的工作原理及内力分配效应的介绍,演绎出叠合梁在这类受力时所产生的一个共同效应,并将叠合梁这一效应引入到地铁明挖车站深基坑设计计算中来,然后再结合沈阳地铁二号线工业展览馆站的实例,详细分析和阐述这一效应在地铁深基坑计算过程中的应用,从而给相关专业的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董天乐  朱亮来 《隧道建设》2006,26(6):56-58,61
 基坑围护结构是基坑安全稳定的最基本保障,杭州解放路延伸线新城隧道基坑开挖深度大、地下水位高、地质差,围护结构施工难度大。结合工程实际,分析介绍了基坑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的施工技术及辅助性措施。  相似文献   

18.
针对横坡段桥梁双桩基础,引入陡坡效应,并对桩侧边坡下滑推力和桩侧岩土体抗力进行合理简化,建立基于前后桩各特征桩段结构和受荷特点的挠曲微分方程。采用幂级数法对方程求解,考虑桩顶和桩端的边界条件及各特征桩段之间内力和位移的连续性条件。通过对某双桩工程实例进行理论和有限元计算和分析,得出该理论方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及设计的合理性。分析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和有限元计算的最大相对误差为3.32%,且理论计算的前后桩桩顶水平位移为8.573 mm,有限元计算的前后桩桩顶水平位移为8.867 mm,二者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9.
坑底抗隆起稳定常作为软土地区围护结构嵌固深度的控制条件。现行行业规范并未考虑基坑宽度对隆起稳定性的影响,导致深厚软弱土地区窄条形基坑工程设计中挡土构件过大的插入深度,造成浪费。实际基坑工程有显著的空间效应。通过分析基坑宽度效应对坑底抗隆起稳定性的影响,得出了基于宽度的基坑分类标准,提出了窄条形基坑坑底抗隆起稳定计算方法,表明窄条形基坑有更好的抗隆起稳定性,并通过工程案例进行了分析验证。最后对窄条形基坑坑底抗隆起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成果对规范公式进行了补充改进,为软土地区窄条形基坑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