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水泥混凝土路面水损害的原因归结起来为上层(面层)漏水,基层不透水(存水),加上车辆荷载超载严重,粗、细集料质量较差,冻融循环,从而形成了水损害。介绍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水损害的预防及处治。  相似文献   

2.
《城市交通》2005,3(4):23-23
《城市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05MR202主要是参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编制的,并结合城市道路特点进行的路基路面综合设计。图集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构造要求中对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设计、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面板加筋、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衔接、水泥混凝土路面面板分块设计作了相关规定。对水泥混凝土面板构造及结构计算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典型结构图表的选用作了详细的介绍。图集还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从主要材料要求、施工注意事项、路面各技术指标及面层防滑、平整度及弯拉强度要求对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作了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3.
在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层既解决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维修困难、行车舒适性差等问题,又节省修建厚层沥青路面所需的大量费用。但是经过大量调查发现这种路面结构仍然存在一些病害:1)推移变形。该损坏病害主要是由于路面在行车垂直荷载和高速行驶所产生水平力的综合作用下,在路面层间产生的较大剪应力所引起的剪切变形。2)路面分层。在对破坏段处钻芯取样过程中,发现很难取出完整的芯样,旧水泥路面与沥青加铺层之间分离现象严重甚至已完全丧失粘结力,这是由于层间粘结力不足造成的。3)水损害。水泥混凝土由于材料自身的原因,其开裂是不可避免,此时如果面层出现损毁,大量的降水将无阻隔的直接渗入到旧水泥混凝土板与沥青层之间,致使结构出现水损坏。针对上诉现象,旧水泥混凝土板与沥青加铺层层间粘结与施工技术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本文将通过室内试验对旧水泥混凝土板与沥青加铺层的中间层材料进行对比研究,最后提出相应的施工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结合高速公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旧沥青路面路面结构的防排水特点、防排水病害特征、项目水文气候条件、高温潮湿气候特点等因素,根据湖南省潭邵高速公路大修工程路面防排水设计的工程实践,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旧沥青路面大修改造的防排水技术设计进行研究,提出既经济环保又节约可行的防排水设计。有效地将自由水排除路面结构范围外,减少路面早期水损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旧水泥路面在长期承受车辆荷载以及自然环境不断冲击的影响下,出现多种类型的老化和破坏,其路面实用性已严重下降。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沥青混凝土面层开始在旧水泥路面中得到推广。与旧式混凝土面层施工相比,沥青混凝土面层有下三大优势:(1)防滑能力强,行驶阻碍小;(2)施工周期短;(3)维修方便。然而方便的同时,加铺沥青路面也存在部分不足,主要表现为:反射裂缝出现率较高,导致路面遭到表面水长期渗透而破坏。因此,为提高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质量,有必要对其施工技术进行探讨。以江西省的济广高速公路为例,对水泥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力争为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整体质量的提高,提供一份助力。  相似文献   

6.
水泥混凝土路面水损害产生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是危害道路的主要自然因素。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的唧泥、错台、断裂等病害,都不同程度地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侵蚀有关。国内外大量的路面损坏状况调查和路面使用经验表明,进入路面结构内的自由水是造成或加速路面损坏的重要原因,为了减小或避免水损害,必须对水损害产生的机理进行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7.
从水泥混凝土路面动水作用试验研究分析,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对基层影响导致的三种基本破坏形式;通过断裂力学的基本原理可以揭示水压力对水泥混凝土面板的劈裂作用机理,结合基层冲刷试验,提出了水对混凝土路面的影响不可忽视,也是设计、施工、养护部门共同面对的技术问题。有必要对水泥混凝土路面与基层之间设置隔离层,设置隔离层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水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公路路面主要形式之一,做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改善其通行能力,延长公路使用寿命。结合目前广东省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修复处治方案及相应技术经济指标,对冲击式压路机(冲击破碎技术)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修复中的应用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中板底脱空、反射裂缝、水损害、层间结合、面层车辙、推移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其对加铺改造后路面性能的影响,提出针对各关键技术问题的对策措施,从而可更好地指导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使改造后路面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均得到提高和延长。  相似文献   

10.
半刚性沥青路面的水损害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半刚性路面产生水损害的内因和外因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水损害的成因,结合成因分析论述了应对沥青路面水损害应采取的措施、水泥混凝土桥面沥青面层水损害的原因和应采取的措施,及补中补、剥落等现象成因和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机理存在含糊不清的表述,无法解释水泥混凝土错台时的诸多表象。理论上,水泥混凝土面层和基层相互作用会引起基层出现3种基本破坏形式,从基层整体性的丧失出发,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错台机理得到了全新的揭示。通过实际道路的现场调查,这种新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机理得到了验证。新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机理的认识,对于预防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多条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引起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的原因及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的特点.采用理论回归的方法,反算板中及板边处基层顶面反应模量,通过对比来判定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情况,该法得到了现场验证.  相似文献   

13.
为避免桥面铺装混凝土的早期破坏,增加行车的舒适性,延长铺装厦桥梁主体的使用寿命.研究以聚丙烯纤维网水泥混凝土替代普通水泥混凝土作为桥面铺装材料.改善混凝土性能并利用聚丙烯纤维网良好的施工性能和化学稳定性。通过试验研究其主要力学性能,并对试验结果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4.
水泥混凝土是典型的带裂缝构件,应用断裂力学的原理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初期、中期、后期三个破坏阶段之间的关系,确定每个阶段混凝土路面裂缝形成的根本原因,可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抗裂研究和处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水泥混凝土路面机械施工方法中最为先进的方法就是滑模摊铺机施工法,我国的滑模摊铺施工技术起步较晚,对该项技术的掌握也不是很好。针对如何提高滑模摊铺机的使用效率、提高施工质量进行分析,对滑模摊铺机的作业特点、对材料的要求以及保证平整度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水泥砼路面易发生脱空、唧泥、裂缝等先期病害,导致路面破损,采取适当的方法对道路质量进行定期检测是必要的。地质雷达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无损检测方法。应用其检测水泥砼路面的脱空可看作是路面厚度检测的延伸,可将路面厚度检测中的成熟经验引用过来。雷达波在板底脱空位置产生强反射,在剖面上十分醒目,容易识别。根据雷达反射波的振幅大小、相位特征,结合钻孔取芯结果,对脱空程度进行了归类,并进行半定量判别。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其耐久性、耐水性好等优点,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农村公路建设中。通过对近年修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状况调查,发现部分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一年或几年便出现严重的露骨、麻面、开裂等病害。经过广泛的调查和研究,从材料选择和施工过程等方面,提出了水泥路面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8.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断裂行为是由宏-细-微观诸层次下多种破坏机制相耦合而发生,将水泥混凝土试验路分块编号,对路面板的断裂破损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测量了裂缝的尺寸及其断裂位置,绘制了路面板的断裂平面图,统计分析了断裂位置与行车方向接缝的距离,通过分析找到了路面板在随机的车辆荷载和环境荷载作用下断裂位置的分布规律,研究了其断裂物理成因,为新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和破损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胀缝破坏产生的几个主要原因 ,并从阿城西引道为实验段 ,进行观察得出以下结论 ,即胀缝应设长些 ,且可不设传力杆 ,铺设预制块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旧路路面使用状况的调查、检测,分析路面病害产生的原因,据此选取旧路路面结构设计参数。结合道路交通量大和城市功能等特点,经分析和力学计算提出沥青罩面结构设计方案,并对旧路路面病害处理提出相关意见,充分体现了"人文、环保、高效"的大修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