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3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规划》提出,到201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达到10%。全国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达3亿t标准煤,比2005年增长近一倍。我国将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中的比重,到2010年,我国增加非粮燃料乙醇年利用量200万t。生物柴油年利用量达20万t。  相似文献   

2.
《驾驶园》2017,(7)
正日前,记者从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获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实施13年来,我国道路交通要素高速增长,道路交通法规制度继续健全完善,国民交通安全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据介绍,2004年5月1日至2017年5月1日的13年里,全国机动车从1亿辆增长到3亿辆,其中汽车从3588万辆增长到2亿辆;驾驶人从1.16亿人增长到3.64亿人。机动车及驾驶人数量均居世界第一。公安部以贯彻执行道路交通安全法为中心,制修订《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  相似文献   

3.
商标虽是无形的,但它与有形的商品一样重要。名牌商标的价值往往远大于其商品本身的价值。商标知名度反映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实际水平,成为企业综合经济实力的一种重要标志。应该是企业经营中的一个重要目标。但是《商标法》实行10年,并未引起企业界的普遍重视,2000多万家企业,但注册商标仅36万件。汽车工业界的表现似乎好不到那里。为此本刊特请汽车界的有关专家撰稿,开办“商标法律知识及企业商标策略专题讲座,以期提高商标意识。  相似文献   

4.
一、商标法的定义商标法是国家为了调整商标使用中发生的社会关系而制订的有关商标注册、商标管理和保护商标专用权的法律规范。二、我国商标工作的法律今年二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是目前我国现行的商标法律。任何部门、任何地方、任何单位制订的有关商标法规和商标管理规章制度,都离不开《商标法》和《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5.
海峡两岸的经贸交流从1979年开始,至今已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其间经历了从单一的商品贸易到台商大陆投资和贸易并举,从小额投资到大规模投资,从小额贸易到大规模贸易的过程。近30年来,两岸经贸交流从无到有飞速发展,1979年两岸贸易额仅为0.77亿美元,而到2007年,两岸贸易额已达到1.245亿美元,增长超过1616倍,年均增长30%以上。  相似文献   

6.
《汽车与安全》2014,(6):12-13
<正>2004年5月1日,《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实施条例正式实施,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制度。车检制度实施十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从2004年的2421万辆增加到2013年年底的1.37亿辆,十年翻了5.7倍,目前我国有31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并仍以每年1300万辆左右的速度在增加。全国每年检验汽车7000多万辆次,发现隐患车辆达300多万,车检制度在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7.
《中国汽车工业》2001,(1):72-72
我国摩托车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迅速发展,摩托车保有量由1990年的341.3万辆上升到2000年的3771.8万辆,增长了10.1倍。现在全国摩托车的品种已经达到十几种排量,数千种车型,年产量超过100万辆的企业有三四家。  相似文献   

8.
2000年9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新《大气法》,正式实施。新的《大气法》是在1995年《大气法》的基础上进行修订而成。 近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高速增长,从1990年551.36万辆到1999年底1452.94万辆,十年增长了近1000力辆。快速增长的汽车导致了严重的汽车废气污染。目前,我国城市的大气污染正从煤烟型污染向煤烟型污染与汽车废气污染转化。此外,更为严重的是汽车废气污染属于低空  相似文献   

9.
2007年7月19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GB13094-2007《客车结构安全要求》并要求从2008年2月1日起正式执行。新版《客车结构安全要求》标准实施是我国客车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必将促进我国客车技术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第一章第三条:“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 《质量法》第二章第二十四条:“销售者销售的产品的标识应当符合本法第十五条的规定。”(作者注:即销售者销售的产品标识应与生产者的标识相吻合) 从上述条款可知,销售者不能越俎代疱将生产企业的商标、厂名、厂址等标识隐去,否则就有伪造产地、厂名、厂址,或者是“三无”的嫌疑。如销售商确系某生产企  相似文献   

11.
龚露 《公路》1959,(10)
十年来,我国汽车运输事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工农业生产高速度增长的同时,有了很大的发展。1958年全国国营汽车客运量比1949年增长了16倍,客运周转量增长13.58倍,货运量增长29倍,货运周转量增长26.64倍。全国汽车营运里程,1957年即比1952年增长1.47倍,客货运价1957年比1952年降低34%。对发展国民经济,满足人民对交通运输的需要起了重要作用。在旧中国,汽车运输业是十分落后的。如果从1918年资本家在北方设立的第一个长途营业汽车公司——张库汽车公司算起,到1949年,三十一年间全国营业汽车不过二万余辆,营运路线三万多公里。解放前夕,由于国民党反动派溃退时的严重破坏,公路交通几乎处于瘫痪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车主之友》:经过了有些疯狂的2009年,您对2010年有何展望么? 王俊:2009年有如此出色的销量是一件偶然事件,市场增长范围不在正常范围之内。展望2010年,汽车产业的发展情况与国内经济保持一致会以较快速度增长。而且2010年增长预期与国内GDP相关,大约是GDP的1.5倍,如果过快增长的话对整个车企很有破坏性的影响的。我个人认为,今年的增长大概是在12%~20%之间。  相似文献   

13.
1 汽车市场的4次波动周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车市发生4次波动周期,出现过4次扩张期(也叫旺销期),其波峰出现在1979,1985,1988,1992年;出现4次收缩期(也叫滞销期),发生时间为1981,1986,1989~1990,1994~1998年。汽车年产量呈波动式上升趋势,由1979年的18.57万辆,增长到2000年的206.9万辆,21年内猛增了11.14倍。  相似文献   

14.
《汽车与配件》杂志创刊以来通过各广告客户(刊登广告的企业)、广大读者和本刊通讯员的支持,使广告发布量逐年增长。从1989年到1991年3年广告经营额增长82%。1991年全年完成广告114个版面,营业额达31.4万元,列入上海市275家书刊广告单位(包括全市出  相似文献   

15.
对于每一个汽车从业人员来说,2004年都是刻骨铭心的年份。这一年政府出台了诸多政策法规,如《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汽车贷款管理办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和《中长期节能规划》等,这一年也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中出台政策法规最多的时期。从宏观环境层面上讲,我国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治理投资的异常高速增长,收紧信贷额度,采取有保有压的措施,成为近年来宏观层面整治力度最大的一年;从产业层面上讲,汽车市场由井喷阶段转入低速增长期,降价成为市场主旋律,竞争进入白热化状态,竞争从售前延伸到售后。汽车产品的对外贸易,出现了出口增长大大高于进口增长的良性态势。种种现象说明中国汽车产业出现了拐点。  相似文献   

16.
1入世以来我国汽车进出口市场变化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汽车进出口市场整体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进出口量分别由2001年的7.14万辆、2.61万辆增长到2010年的81.36万辆、56.7万辆,分别增长了11倍和24倍。2001~2004年,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是需要主导产业拉动的,汽车产业在我国新一轮产业增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2004年6月1日颁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中,明确提出了汽车产业作为我国支柱产业的总目标。此后,2004年10月1日,新制定的《汽车贷款管理办法》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18.
《专用汽车》杂志到本期出满100期了,值得庆贺,值得纪念。《专用汽车》杂志从1982年创刊到现在的23年来,我国专用汽车行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专用汽车工业发展的历程中,《专用汽车》杂志作为专用汽车行业惟一的科技期刊,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为行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今,她不仅是专用汽车行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汽车工业公司于1982年12月15日到26日在南京召开《载货汽车产品质量评定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稿)》审查会,对汽车零件、部件及协作件提出了相应的考核(查)要求。参加会议的主要是部重点考核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是我国建立和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13周年。十几年来,我国汽车召回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年召回数量不断增长,对消除汽车产品缺陷、保障交通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世界范围来看,对缺陷汽车产品实施召回始于1966年的美国,后在许多国家推行;中国起步较晚,始于2004年国家质检总局等4部门发布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2004年10月1日实施),2012年升格为国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