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普瑞隧道明挖段基坑K1+230~275段紧邻18层楼房,采用了钻孔桩+横撑的结构型式对基坑进行了支护。采用理正深基坑7.0计算软件对基坑支护结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得出基坑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抗倾覆安全系数;并对基坑开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地表位移、排桩位移及内力、第一道横撑的位移及内力,结果表明基坑及高楼均是安全的,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广州某市政公路隧道下穿Z大厦桩基托换后,明挖法修建隧道为例,以数值仿真为手段,预测并分析了在既有建筑物下明挖基坑施工对周围地层、既有桩基及上部结构的影响,并对不同施工步序下引起周边位移、变形等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更为适合此种条件下的明挖基坑施工工序.相应的结果可为类似的工程提供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坑工程位于地铁隧道之侧,基坑开挖卸荷导致地铁隧道衬砌产生位移,水平位移朝向基坑内侧,而竖向位移主要表现为隆起,地铁隧道衬砌竖向隆起量要大于水平位移;地铁隧道衬砌位移随着基坑开挖逐渐增大。地铁隧道离基坑越远且地铁隧道埋深越深,地铁衬砌竖向隆起量及水平位移就越小。以枫亭隧道明挖基坑为工程实例,采用地连墙+4道横撑+2道竖向支撑的支护方式、盆式开挖方法、合理的地连墙嵌固深度等方式来控制地铁隧道衬砌的变形,并以"地铁隧道结构的绝对竖向位移及水平位移要≤20 mm"为控制标准,对基坑开挖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控制措施能保证地铁隧道正常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4.
大断面极浅埋隧道容易发生冒顶垮塌,给城市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在隧道上方建立一层保护壳(加固圈)是防止隧道塌方的关键所在。清风隧道为城市超大断面双向8车道隧道,隧道上方有古树需要保护,采用暗挖法通过。在隧道两端分别设置45 m长Φ245、壁厚12 mm长管棚,中间搭接长度设置为5 m,对隧道开挖进行计算,得出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管棚应力及位移,也得出了隧道结构的内力。结果表明,管棚的设置、隧道结构均满足安全要求,对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借鉴铁路隧道长距离明洞施工经验,结合国内某地下综合管廊断面情况,研究设计了一套内外模板台车配合浇筑的施工设备。通过采用内、外模板台车配合施工,内模采用背驮式,预留内部空间,方便物流倒运;外模台车采用可转动横移模板,能够实现外模板的转动和横移,保证相对位置的精确。内模和外模可组成自动调整体系,可适应矩形、拱形断面、多舱室结构,并且一次浇筑成型。内外模板成套技术设备安装方便、定位准确、拆模迅速,具有良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建成区进行地铁明挖深基坑施工时,需对深基坑本身及其周边既有建(构)筑物或主干管线进行变形监测,以保证地铁基坑和周边安全稳定。基于郑州地铁轨道交通5号线康宁路车站明挖基坑工程,通过对项目概况和深基坑监测内容的分析,研究明挖地铁深基坑周围护体的水平位移、周边建筑物沉降、主管线沉降和地表沉降监测数据变化规律,并运用信息化技术,及时掌握施工环境改变,提前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地铁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7.
某水电站采用新建975m长隧道的方式避绕库岸公路病害路段,新建隧道小桩号方向从岩石边坡明挖进洞,大桩号方向从既有隧道中平交扩挖进洞。平交进洞时新老隧道小角度交叉,平交段扩挖跨度大,同时施工中既有隧道仍在通行社会车辆,拆除原隧道衬砌结构及扩挖新隧道施工安全风险高,保证洞内交通通行的难度大。为此,优化调整了施工顺序,增加了安全保证措施,确保了交叉段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采取的措施对类似工程的施工组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内地下工程日益发展,难免会在对人体有害的地层修建地下工程,因此研究其安全有效的结构形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某铁路隧道浅埋段穿越含炼油废渣地层,为确保施工和线路运营安全,同时满足环保的要求,对该浅埋段采取明挖施工。明洞结构采取了特殊的防水防渗措施,对明洞衬砌混凝土结构进行了加强,采用"双层衬砌+双层全包防水"的设计方案。为了减少对原有地层的扰动,降低废渣污染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对该隧道明挖段采取了围护桩结构,确保基坑施工安全。对同类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结合京津城际延伸线天津至于家堡工程的实践,介绍明挖隧道主体结构渗漏水的预防和处理。渗漏水是铁路隧道的主要质量通病之一。明挖隧道渗漏往往带来结构损坏、设备腐蚀、影响外观和危害运营安全,甚至造成地面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因此做好明挖隧道主体结构渗漏水的预防和处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依托南京建宁西路过江隧道工程,对盾构段和明挖段典型断面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内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10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作用下,隧道盾构段与明挖暗埋段静力荷载为控制工况,其所产生的内力大于地震工况,依据静力作用效果进行结构配筋可保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隧道结构抗震设计的重点为加强构造措施,包括设置变形缝、合理的钢筋保护层厚度、管片纵缝设置螺栓接头连接、管片环缝采用剪力销等。相关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的抗震与减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深基坑工程在开挖过程中荷载工况转换较快,有必要对支护结构受力进行理论分析,以掌握其可能破坏模式。以某明挖隧道深基坑工程为例,对单排桩支护结构进行受力分析,明确其最不利荷载工况,得到结构变形、横向支撑轴力、基坑影响范围周边地表沉降量。结果表明:进行深基坑单排桩支护结构受力分析,能够掌握支护结构变形及对周边地表的影响,为基坑支护结构安全监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温盛 《湖南交通科技》2020,46(2):91-95,115
以季山隧道基坑工程为例,提出了"板凳桩+MJS注浆"、"钢管帷幕"等2种地铁衬砌加固方式,同时也对基坑本身的围护型式进行了探讨,最终选用"板凳式+MJS注浆"的加固方案及基坑采用"桩+横撑"的围护型式;通过计算得出,隧道基坑开挖之后,地铁管片最大隆起值为4.2 mm,隧道结构施做回填之后,管片隆起值有所减小,最大隆起值为2.3 mm,地铁管片的隆起值在可控范围之内,不会影响地铁的正常运营安全,说明管片加固方案及基坑围护型式均合理,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衢宁铁路常乐山隧道出口燕尾段施工断面变化频繁、转序复杂,衬砌台车改组装次数多。选定可改装式衬砌台车设计,有效减少了改组装衬砌台车转序时间并降低了模板投入成本;在双线单洞向单线双洞转序时,超大断面开挖工法的选定、堵头墙位置防水处理及单线隧道小净距段落施工组织等多种措施,保证了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对类似工程有较大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坑支护是指为保护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和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采取的临时性支挡、加固、保护及地下水控制措施。结合厦门市环岛路工程的U型槽及明挖暗埋隧道施工实践,介绍不同条件下的基坑支护结构形式组合和施工技术,及满足基坑开挖时的工程质量和安全等级要求。  相似文献   

15.
隧道露水河明挖段作为太行山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段主体工程长530 m。隧道下穿露水河床地段,最小埋深12 m,河床主要为砂卵石地层,无自稳能力,露水河两侧太行山山前汇水面积大,雨季易发生空水风险,且隧道洞室围岩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砂卵石,对河水和地下水渗透性较大,这些对隧道前期施工和后期维护产生极大不利影响,甚至影响隧道的施工安全和运行安全。为了有效预防和避免这些不利因素对隧道前后期安全影响,应做好隧道前期施工,即基坑开挖施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主要介绍该工程基坑开挖施工的围堰施工方案和基坑开挖与支护方案设计,期望对其他相关工程有所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滨海大道某钢管混凝土拱桥为背景,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通过桥梁稳定系数的求解,对全桥稳定性进行分析;对钢管混凝土拱桥横撑的不同设置形式、刚度和拱肋刚度对稳定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给出钢管混凝土拱桥横撑的设置要点。  相似文献   

17.
某双向六车道道路隧道,最大开挖宽度为16.2m,最大开挖高度为11.01m,出口段约400m为浅埋隧道。本文针对该隧道的实际情况,采用三台阶七步平行流水开挖法施工,安全高效地通过了400m的超大断面浅埋软弱围岩隧道。  相似文献   

18.
由于城市环境复杂,暗挖隧道施工风险极大,暗挖转明挖时有发生。为了保障暗挖转明挖施工过程中隧道段安全,通过数值分析,研究了对管棚已施作的情况下,明挖施工时先拆除管棚后放坡开挖、施工围护桩后先拆除管棚后开挖、施工围护桩后拆除管棚和开挖同时实施3种方案。结果表明,明挖施工导致管棚受力增加40%,先行洞的管棚受力不利于后行洞的管棚受力,先行洞的管棚轴力最大增加了50%;在围护桩完成后管棚拆除和开挖同时施工中的管棚弯矩变化比先拆管棚后开挖施工中的管棚弯矩变化大约10倍;基坑围护桩的施作能够减小管棚拆除产生的弹性变形,管棚拆除改变了其位移曲线形状,管棚拆除前后的最大变形从0.7 cm减小到0.1 cm;隧道暗挖管棚段转明挖后建议设置基坑围护桩和先拆管棚后开挖施工的方案。研究结果可为类似项目提供理论依据和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9.
以北京地铁10号线慈寿寺站明挖基坑为例,通过建立严密的监控量测体系,对基坑周边地表沉降、管线沉降、桩体水平位移以及锚索拉力等项目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变形主要发生在上层土方开挖阶段。结合现场巡视,从明挖基坑施工的各个阶段阐述基坑施工安全风险技术管控的重点,为同类工程提供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新建某地铁矿山法隧道下穿既有线(已建宁芜货线先期实施段)明挖隧道,新旧两线结构最小净距为1.7 m,最小角度为7°,在下穿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地铁隧道施工和已建铁路隧道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