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港口航道与泊位资源协调利用,可最大限度地提高港口运营效率。对此,以所有船舶总在港时间和等待时间最少为目标,建立基于单向航道的多目标船舶调度优化模型。根据港口不同区域的交通流特征,建立初始化约束、流量转换约束、时隙分配约束和泊位冲突消解约束等多个约束模型。设计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并设计有针对性的模拟场景进行验证;以港口某一繁忙时段的20艘船舶为例,进行调度试验。最终得到8个Pareto最优解和2个目标的最优解:总调度时间为2.618 6 h,添加惩罚后总等待时间为23.012 4 h。结果表明:该模型及算法给出的调度方案能有效提高船舶的调度效率。  相似文献   

2.
传统基于纯蚁群算法的船舶交通多航道调度优化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船舶优先级,船舶占港时间较长,经济效益差,因此设计一种基于人机交互-蚁群算法的船舶交通多航道调度优化方法。建立多航道调度优化模型,明确各船舶调度策略,确定调度时间、等待时间最小的目标函数,建立避免调度过程中产生混乱和协调船舶交叉的约束条件;在调度优化中引入人机交互-蚁群算法,采用人工设置临时改变船舶工作的优先级,以此来提高港口工作效率,并设置算法的搜索顺序,完成船舶交通多航道调度优化的研究。在算例仿真中,为验证传统方法与设计方法的调度结果,设置港口参数并分析两方法的调度方案,结果表明设计的方法得到的方案能有效缩短船舶平均在港口的停留时间和恢复正常生产所需要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建立港口航道通航效率评价体系,对某沿海港口的航道通航效率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当航道船舶总吨数达到4030万吨、航道空间占有率达到0.035、航道利用率达到87%、阻抗值为0.175、阻塞率为77.6%、船舶排队长度为1.6艘、平均等待时间为5.93h以及船舶平均航行时间间距为2.2h时,该港口的航道通航效率达到最佳,相关研究成果可为航道建设和船舶调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港口航道通过能力能够表征航道疏导水路交通的能力,对港口航道通过能力进行系统研究,有助于解决航道中船舶因素和设施条件的不足,提高船舶进出港效率。本文构建船舶航行作业系统,将船舶、锚地、航道、泊位组建系统,研究船舶到达率、船舶占用泊位时间、船舶平均等待时间等度量航道服务水平指标的变化趋势。基于ROCKWELL ARENA物流仿真平台,对日照石臼港航道服务过程仿真建模,船舶到达泊位时间间隔越小时,泊位利用率越高,AWT/AST保持在0.3左右,为港口潜力发掘与优化调度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孙岳 《港口科技》2013,(2):37-40
为适应天津港总船舶数的增加和船舶结构的变化,天津港建成了复式航道。阐述复式航道建设的背景。介绍复式航道的基本情况。着重就各种情况下对复式航道交通组织方式进行探讨。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天津港货物吞吐量的快速增长,进出天津港北港池集装箱船的吨位明显增大,同时到港船舶的密度也将有很大增长。天津港北港池航道由于受到港池宽度的限制,船舶进出港掉头时都会占用航道而导致其他船舶不能通航,本文通过运筹学中的排队论理论对航道进行建模,分析北港池采用单向航道和双向航道对于船舶通过能力的影响,从而对北港池航道进行科学的评估。  相似文献   

7.
京生 《港口科技》2009,(2):46-46
天津港主航道拓宽工程进展顺利,二期工程有望2009年年内竣工。主航道拓宽工程除进一步加深、加宽主航道外,还将在主航道两侧各建设1条万吨级航道,解决占天津港船舶总数约70%的小型船舶占用主航道的问题,使天津港航道成为复式航道。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12月26日,全世界最复杂、国内第1条人工开挖的复式航道——天津港复式航道正式启用,该航道不仅可以满足30万吨级船舶和1.9万TEU的世界最大最先进集装箱船舶自由进出港口,还可实现高等级大型船舶和小型船舶"双进双出"四通道航行。复式航道的投入使用,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天津港的通航能力和综合实力,同时还有效助推了天津港在世界航运业发展新常态下率先转变发展方式。据介绍,天津港复式航道是在原有深水航道  相似文献   

9.
长江上游尚存诸多的单线控制河段,区域内船舶排队现象严重。为探索控制段航道通过能力,结合控制段信号台的调度规则,将排队理论引入船舶排队的研究过程,建立拥有一个优先级的M/M/1排队服务模型,并以王家滩控制河段为例,评估其通过能力。结果表明,模型求解得到目前王家滩河段在控制调度期上行船舶平均等待时间达32. 5 min,下行10. 2 min;综合船舶与交通流数据,得出当前控制段航道通过能力为1. 91亿~4. 45亿t,约为标准航道设计通过能力的67. 5%。此方法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天津港船舶交通流量较大,而且航道相对狭长,为保障船舶更安全、更高效地进出天津港,文章在对天津港的主航道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主航道高效交通组织模式研究。并针对天津港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包括船舶的优先级、船舶动态报告、船舶速度、吃水控制等船舶交通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天津港复式航道建设、航标设计方案以及航标布设、验收和再调整情况,并通过AIS船舶流量统计、航标用户意见反馈和船舶交通事故分析,得出天津港复式航道航标配布评估结论。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的船舶信息管理任务调度模型的调度平均等待时间长的问题,研究群智能优化算法的船舶信息管理任务批量流水调度模型。根据群智能优化算法理论,将调度过程中的船舶看作粒子,根据实际调度需求设定调度模型的参数。为缩短船舶调度平均等待时间,规划船舶调度的目标函数以及约束条件。计算粒子适应度,将粒子与任务分配一一映射,根据船舶可信度计算得到局部粒子最优解,更新粒子位置直至出现最优调度解,完成船舶信息管理任务批量流水调度模型的构建。通过与传统调度模型的对比仿真实验,验证构建的基于群智能优化算法的船舶调度模型能够缩短传统调度模型2/3的平均调度等待时间,提高了调度效率。  相似文献   

13.
动态     
《中国海事》2015,(1):76
<正>上海海事局:与中国船级社共商极地航行船舶操作限制导则2014年12月25日,上海海事局船舶检验管理处会同中国船级社共商极地航行船舶操作限制导则的制定事宜。该导则是为MSC94届海安会通过的《极地规则》提供配套的指导性文件,旨在为极地航行船舶在保障船舶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提供临界状况时的船舶操作限制;同时也可以为拟航行于极地水域的船舶提供航线规划的参考。天津海事局:助力天津港复式航道正式启用2014年12月26日,天津港30万吨级航道和复式航道正式启用。该航道不仅可以满足30万吨级船舶和1.9  相似文献   

14.
《水道港口》2007,28(2):118-118
本刊从天津港获悉,天津港大沽沙航道工程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大沽沙航道将疏浚扩建为深水通海航道,成为天津港第三条航道,大大增加和拓宽港目的远洋干线航线。据悉,大沽沙航道项目建设规模为5万t级单向航道,航道全长约27.5km。先期实施的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2万吨级单向航道,航道全长约21km.有效宽度130m,未来视天津港发展需要继续优化航道主尺度。根据天津港临港工业区吹填造陆的建设需要,全部疏浚土方均将吹填到临港工业区,变废为宝。据专家介绍,预计到“十一五”末期,天津港日均航行密度将达到160艘次,进出港口船舶在航道中航行将越发密集。大沽沙航道,将成为天津港第三条航道,使天津港临港工业区具备较大船舶通航能力,满足临港工业区内部分企业生产所需原材料和成品运输需要,发挥港口码头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港口公共基础设施服务水平。随着航道工程的分期实施,还将有利于提高港口吞吐量,形成我国北方和环渤海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主干港口,进而拉动和推进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建成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跻身世界一流大港。  相似文献   

15.
在多船舶同时行进航道水上交通网络中,船舶拥堵容易导致水上安全事故,需要进行水上航道船舶航行调度。本文针对当前调度模型的吞吐量低,时滞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船舶航行流量分簇预测的多船舶同时行进中的调度数学模型。构建多船舶同时行进的通行流量的信息感知模型,采用RFID标签识别技术进行船舶航行流量的数学统计,构建船舶进出港的交通态势预测多元状态方程,以历史测量信息作为先验统计量对方程进行优化求解,实现船舶航行流量分簇预测,以此为信息统计量进行交通调度。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进行多船舶同时行进调度,能提高单位时间内的航道通行量,且对航道船舶流量的预测精度较高,调度的时间开销较小。  相似文献   

16.
天津港是华北、西北地区的枢纽口岸,也是我国最大的人工港,进出港航道狭长,地形复杂。作者从船舶操纵角度出发,介绍了船舶进出天津港的注意事项及技术要领,对天津港船舶引航、进出港船舶安全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施阳 《天津航海》2015,(1):30-32
基于天津港北港池船舶流量日益增大,以及大型船舶的日益增多,为保障进出港船舶的安全航行,文章对北航道进出船舶单双向条件进行分析(考虑风力等自然因素),以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天津港VTS管理细则和天津港船舶进出港交通流现状,统筹船舶定线制和锚地规划,提出在天津港水域进一步完善船舶定线制的建议.通过分析天津港锚泊状况和天津港的进出口船舶数据,提出优化锚地的具体方案,对锚地船舶进行分类,增加了锚地与航道、交通流密集区的间距,确定锚泊船之间的安全间距,细分锚地、区隔锚位,并为各锚位给出统一编...  相似文献   

19.
基于船舶操纵模拟试验,对天津港高沙岭港区口门内航道布置方案进行研究。在分析风、浪、流等因素对船舶通航安全产生影响的基础上给出航道选线的合理化建议,为航道实际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有力指导。  相似文献   

20.
《水道港口》2006,27(1):44-44
本刊从天津港获悉,为适应天津港货物吞吐量不断增长和船舶大型化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大型泊位的能力,提高港口公共基础服务水平,国家发展委已批复天津港25万t级航道工程项目建议书。该项目建设规模为,在15万t级航道基础上进行加深、拓宽和外延,航道工程全长37km。其中,30km航段按25万t级油轮单向航道建设,7h航段按20万t级散货船单向航道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