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复兴号CR200J型动车组的上线运行,对其开展一体化安全监测的需求日益强烈.然而,现有的针对CR200J型的行车安全监控手段各自分散独立,在综合联网监测、关联故障分析和一体化运用管理等方面难以满足现场运用管理需求.为此,文中研究了复兴号CR200J型动车组运行安全监测联网应用技术,设计了多源检测信息的综合联网监测方...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CR200J-3型动力集中动车组编组形式和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拓扑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CR200J-3型动力集中动车组在特定区段WTB通信异常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并提出了优化方案.实际应用表明,优化后该型动车WTB通信抗干扰性明显提高,降低了故障率,为保障列车的可靠运行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中国铁路总公司展开"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系列化研制,其中CR200等级标准动车组逐步取代普速旅客客车,与传统的"机车+车辆"普速列车相比,动力集中型动车组采用不解编的运营模式,减少解编、换端等作业时间,采用机车车辆固定编组、一体化检修模式。动力集中动车组检修作业面临客整所既有整备线均无接触网设施,无法满足动力集中动车组走行要求和车辆检修作业的困难。另外,动力集中动车组的结构参数较传统的动车组颇有差异。有鉴于此,本文根据适应性改造需求,提出一种通长龙门架式动力集中动车组整备检修方案,用于完成160公里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动力车D1修程中的机车一级整备、客车日常检修等。  相似文献   

4.
根据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动车组转向架的技术要求,梳理顶层指标差异。并据此开展转向架方案设计,对转向架总体以及构架、轮对、基础制动装置等关键部件进行改进设计。结合简统化要求,研发满足动车组运用要求和统型要求的转向架。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台架试验、线路试验、运用考核,经设计验证,转向架满足动车组使用要求,目前已广泛应用于CR200J动力集中动车组拖车和控制车。  相似文献   

5.
为提升我国普速铁路旅客舒适性和客运专线运输能力而开发了CR200J型动力集中动车组。该型动车组采用的动力车基于互联、互通、互控等原则进行设计,通过试验和考核后最终定型为FXD1-J和FXD3-J。围绕FXD3-J型动力车的定位与功能,阐明了设计原则,对动力车顶层设计指标进行了研究,重点论述了动力车限界、轴重、牵引性能、设备布置、速度等级等总体技术指标及设备布置。实际应用表明,FXD3-J型动车组动力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CR200J型动车组设置了车门安全环路,并可实现对拖车外侧塞拉门的集中控制。文章对动车组车门安全环路的电路结构、控制原理进行说明,针对失效模式进行分析并给出处置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速动车组牵引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200km/h的交流传动动车组已经运行在沪杭、沪宁既有线上。未来350km/h的交流传动动车组将在京津、沪宁城际铁路和京沪高速铁路上运行。高速动车组具有重量轻、粘着利用好、起动加速度快等特点。以CRH2型4动4拖8节编组为例,介绍交流传动动车组牵引加速度、牵引力、制动力和制动距离等的计算,以及在故障情况下的运行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铁路既有繁忙干线开行时速200 km及以上动车组列车。为了评价动车组在既有提速干线运行的轨道动力状况,在京沪线沪宁段进行了现场轨道动力试验。分析不同速度下动车组通过不同线路条件时的运行情况和所引起的轨道动力响应,并与机车的运行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动车组在既有线有碴线路上运行时,速度达到184~231 km/h,通过焊接接头、普通钢轨、缓和曲线等线路条件,运行良好,各项动力学指标均较为合理。随着速度的提高,横向稳定性在允许范围内有所降低,线路上存在的焊接接头、纵向弹性及平顺状态是影响动车组运行状态的主要因素,从而为评价动车组的运行状态、考察轨道状态、制订养护管理计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CR200J型动车组拖车水箱漏水故障,从其结构及制造工艺等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经工艺验证和运用考验,改进后的水箱解决了漏水问题,并对后续动客车水箱设计制造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JR九州铁路既有线车辆的保有量约为1 500辆,其中从国铁继承的车辆约占全部车辆的20%。为更新这些已运行40年的老旧车辆,基于"便捷且动力强劲的铁道车辆"的开发理念,研发了下一代近郊型交流电动车组(821系)及搭载蓄电池的油电混合动力动车组(YC1系)2种车型。介绍YC1系混合动力动车组的样车概况。  相似文献   

11.
在现有25T型客车铸铁制动盘的技术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在铸钢盘体材料研究方面的新成果,研制适用于CR200J动力集中电动车组拖车(包括控制车)的铸钢制动盘,以提升电动车组的制动性能和运用安全性,保证电动车组长期、高效服役。经盘体铸钢材料研究、制动盘结构研究、热容量仿真计算、1:1制动动力性能试验及1 000次以上的疲劳试验,表明新研制的合金铸钢制动盘能够满足速度160/km速度等级、轴重18t以下车辆的制动要求,并经电动车组现车综合试验和20万km以上运用考核,新研制的铸钢制动盘运用状态良好,能够满足CR200J动力集中电动车组运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动力集中动车组可适用于客运专线及普速线路客运牵引,是我国铁路客运牵引的新型动车组。为了提升动车组电气系统运用可靠性,动力车电气系统采用冗余设计,使其在故障模式下仍能维持整列编组的运行。主要介绍了CR200J-3型动力车网侧回路、微机网络系统、列车供电系统、辅助电源系统、控制电源系统冗余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随着我国铁路技术装备的快速发展,在既有线陆续开行了200~250 km/ht的高速动车组,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出行环境和铁路运力紧张的局面,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鉴于CRH5型动车组配属数量多、开行范围广,本文对其运用中发生的主要故障进行统计分析,以便更好地指导该型动车组的运用和维修.  相似文献   

14.
依据CR200J动力集中电动车组技术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经制动摩擦副材质和结构研究、仿真计算、11制动动力试验和疲劳试验,制动夹钳单元结构设计、主要承载零件强度仿真计算、疲劳试验和型式试验等,并经CR200J动力集中电动车组动力车型式试验和运用考核,完成动力车(机车)基础制动装置自主化研制工作。CR200J动力集中电动车组动力车160km/h和120km/h紧急制动距离满足《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中对制动距离限值的要求,基础制动装置能够保证动力车30‰坡道上安全停放要求,其制动能力可以满足动力车运行速度提升至200km/h的制动需求。  相似文献   

15.
<正>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中车长客股份公司和中车四方股份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被命名为"复兴号"。该车有"CR400AF"和"CR400BF"2种型号,"CR"是中国铁路总公司英文缩写,也是指覆盖不同速度等级的中国标准动车组系列化产品平台。型号中的"400"为速度等级代码,代表该型动车组试验速度可达400 km/h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国动车组运行过程中司机室和车厢环境中电磁场强以及空气质量品质状况。方法现场测试高速动车组司机室和车厢环境卫生学状况,并与既有线空调客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速动车组与既有线动车组司机室和车厢空气内物理与化学卫生学指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高速动车组司机室和车厢环境各项理化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与既有旅客空调客车比较,动车组运行时车厢及司机室内环境空气质量品质优于普通旅客列车。  相似文献   

17.
铁路总公司计划在普速线路上采用160 km/h动力集中动车组全面取代既有的K/T等普速列车,以提升既有线铁路运输服务品质,满足铁路运输及运营捷运化的实际需求。160 km/h动力集中动车组实质上是机车+客车的模式,与动力分散动车组在运用整备检修及管理上存在不同,各路局目前也尚无与之相适应的运用整备设施。对160 km/h动力集中动车组的检修修程进行分析,并分别对客运机务段、客整所及动车运用所适应160 km/h动力集中动车组整备检修的改造可能性进行分析,并以车号识别系统、轮对受电弓及走行部动态检测系统、车体外皮洗刷机、客车整备作业平台的改造为例,提出对既有客整所进行改造的具体实施方案,并对动力车C1~C3修的适应性改造方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介绍国内CRH1,CRH2,CRH3,CRH5,CR300AF/BF,CR400AF/BF既有动车组车轮、车轴材料性能,分析国内既有各型动车组车轮和车轴在结构形状、尺寸和制动方式等方面差异.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既有动车组车轮和车轴,无论是进口产品还是自主研发产品,其成分体系、材料微观组织结构、力学性能等,均为中碳钢材料,...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我国动车组研制开发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在既有线开行重联动车组的运行方式日益增多,由此引发既有牵引供电设备过负荷现象频繁发生的情况,研究如何更好地解决牵引供电能力不足问题的方法。利用京哈线京秦段牵引供电系统增容改造方案设计研究的工程实例,总结归纳出既有线牵引供电系统提高供电能力设计通用方法。阐明对开行重联动车组的既有线提高供电能力项目的设计基本原则和步骤。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动力集中动车组制动技术现状,提出了我国200 km/h动力集中动车组制动系统设计目标,分析研究了制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主要功能及作用原理。200 km/h动力集中动车组制动控制系统技术方案比既有160 km/h动力集中动车组的制动技术性能有较大提升,提高了紧急制动和常用制动功能的可靠性,同时考虑了连挂回送及混编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