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电动工程车转向架焊接构架去应力退火工艺设计和分析,提出了对热处理中构架的变形控制,温度和时间选择等工艺优化措施,进一步提升构架去应力退火品质,保证焊接构架最终产品性能和装配尺寸,可以推广到其他焊接式构架去应力退火工艺中。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HXD2B/C型机车成品转向架构架在焊接修复过程中使用的T型接头单面焊双面成型工艺、二次消除应力退火工艺及消除应力退火对加工尺寸的影响,为成品焊接构件的修复提供了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巴克豪森效应测量转向架焊接构架残余应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高速客车转向架构架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对焊接构架性能的影响日益突出,其后果可能造成构架开裂,危及行车安全。因此测定并掌握焊接残余应力在焊接构架中的分布规律十分必要。利用巴克豪森效应测量转向架焊接构架残余应力是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分析了巴克豪森效应测量原理,研究了系统的测量方法,并对大量测量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从而确定了构件的残余应力分布,并从工艺上提出了消除残余应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焊接残余应力的存在影响着构架的疲劳强度和疲劳寿命。目前,工厂中一般采用回火时效和振动时效法对焊接构架中的残余应力进行消除。磁弹性方法是一种快速,简便,无损的表面残余应力检测方法。本文利用磁弹性方法测定了准高速焊接构架用16Mn钢的磁声特性曲线,并以此作为标定曲线对准高速客车焊接构架的原始状态,回火法消除残余应力状态及振动消消除残余应力状态等三种状态下构架的焊接残余应力进行了现场测试。并对采用上述两  相似文献   

5.
文中通过对电力机车典型焊接结构-侧架进行有限元分析,对比去应力退火前后焊接残余应力及前后变形量,阐明了去应力退火工艺对焊接结构残余应力及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焊接残余应力对对接接头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供一种考虑焊接残余应力重分布效应的疲劳裂纹扩展数值模拟方法,并以此研究焊接残余应力对对接接头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采用热弹塑性有限元法计算焊接残余应力,再基于计算机图形学与等参元逆变换提出应力映射技术,并借助该技术将计算的应力映射到疲劳裂纹扩展分析模型.采用NASGRO方程,考虑焊接残余应力的重分布效应,研究焊接残余应力对疲劳寿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即使是很小的焊接残余拉应力也可能对材料疲劳寿命造成显著的降低.相反,很小的焊接残余压应力也可能显著地提高材料的疲劳寿命,本算例不到10%材料屈服强度的焊接残余拉/压应力,将疲劳寿命降低了/提高了25%/75%以上;2)焊接残余拉应力对疲劳寿命的影响随着应力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大的比例随着应力值的增大而显著减小;3)残余压应力对疲劳寿命的影响程度要比同值的拉应力影响大.此外,根据研究结果还给出了一些降低焊接残余应力不利影响及提高材料疲劳性能的工程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消除转向架构架焊接接头残余应力,尝试应用超声冲击法消除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给出了采用超声冲击测试转向架构架焊接接头残余应力试验方案,测试超声冲击前后工艺条件下,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的变化特征和规律。对超声冲击前后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和常规力学性能进行了检查测试。结果表明,超声冲击后焊缝区强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在控制转向架构架焊接残余应力和形变的制造技术中,存在2种不同的加工工艺。国外相关企业采用的新工艺是采用控制焊接温度来制约焊接件变形,并且通过适当的焊接工艺以及焊接工装来保证加工面的位置精度。与此相对,国内传统工艺的构架焊接后整体退火是一种相对落后的工艺方法。文章对2种工艺进行了对比分析,阐明了新工艺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9.
焊接残余应力对钢结构疲劳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机车车辆各焊接承载部件的结构疲劳性能,在广泛参考和借鉴国际上动态承载焊接结构的疲劳研究成果,并对各种现行国内外工业设计标准或规范进行对比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就焊接残余应力的结构疲劳性能影响及其考虑方式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和深入的探讨.明确在机车车辆各焊接承载部件的焊缝接头疲劳设计、强度评定及寿命预测分析中,必须重视焊接残余应力的疲劳影响作用,并应依据实际结构几何及焊缝接头形式、承载特点、残余应力真实分布等因素,采取适当方法予以合理考虑.  相似文献   

10.
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承受动负荷的转向架焊接构架抗疲劳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疲劳是焊接接头在低应力下过早破坏的主要原因。本文针对高速客车转向架焊接构架制造用ST52-3低合金结构钢,试验研究了焊接工艺参数、保护气体比例、焊后消应力热处理和焊道TIG重熔工艺对焊接接头疲劳强度的影响规律,为合理制定焊接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