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GT-Power建立了某大缸径天然气发动机的一维热力学循环仿真模型,用原机台架试验数据标定,使仿真模型计算准确后,研究了发动机设计参数几何压缩比以及米勒度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以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和降低排气温度为目标,利用神经网络建模与遗传算法对发动机设计与控制参数进行协同优化.优化结果表明,在保证发动机扭矩输出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针对筑路机械中发动机与空调压缩机上叶片的建模与加工比较复杂的现象,在分析叶片曲面建模方法的基础上,通过使用UG NX4.0与Master CAM相配合的方法进行加工的优化仿真,生成NC代码,并对加工误差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能有效提高筑路机械上叶片的三坐标数控加工效率和精度,改善叶片表面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3.
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压缩比为10.6的1.8L的Otto循环发动机仿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用于Atkinson循环发动机设计和优化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应用拉丁超立方采样算法进行实验设计,用GT-Power对各实验点进行计算,得到用于神经网络训练和测试的实验数据集.通过MATLAB/GT-Power耦合的自动化平台进行训练和测试数据的采集以及神经网络建模和优选.结果表明,建立的Atkinson循环发动机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用于Atkinson循环发动机的进一步设计和优化工作.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对混合动力总成进行优化的建模及仿真工具《汽车快速性能优化及报告工具包—汽车系统模块(RAPTOR^TM—VSM)软件包》,指出了优化混合动力总成需在混合动力发动机、电动机、电池、超级电容器、动力总成配置和自动/手动变速器(AMT)控制器等方面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发动机振动模糊半主动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永达  许沧粟 《汽车工程》2006,28(7):663-666,629
对发动机的主动隔振,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变技术的模糊半主动控制的研究。在介绍了模糊控制和电流变液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发动机主动隔振的半主动控制模型,设计二输入单输出的模糊控制器,根据经验和理论分析制定模糊控制规则,运用MATLAB软件进行了被动控制与半主动控制的联合建模并仿真。仿真结果显示,与被动控制相比,模糊控制有很好的控制效果,使发动机的减振效果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在GB 18655-2002整车测试方法的基础上,对汽车电磁兼容仿真建模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采用FLO/EMC仿真软件对发动机仓内干扰源的电磁骚扰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得到了在汽车设计阶段就可以进行车载电子/电气部件电磁骚扰特性分析预测的方法.仿真结果与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以某单缸汽油机为研究对象,以AVL Boost软件为平台,在参考原型机实际工作参数的条件下搭建发动机系统整体模型;选取合适的燃烧模型、传热模型对热力学影响参数进行仿真,将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并进行参数修正,以得到准确的仿真模型。在获得精度较优仿真模型的基础上,重点对原型机系统的配气方案进行优化,搭建基于AVL Boost和Matlab/Simulink软件的联合仿真优化环境,并利用粒子群智能优化算法对发动机配气正时进行智能寻优,最终确定二冲程下的最佳配气方案,为原型机系统二冲程运行模式下的优化和改进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CFA6470HEV发动机燃油经济性的BP神经网络建模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MATLAB软件中的BP神经网络及数值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将其应用于CFA6470HEV发动机特性的建模,在对模型的结构参数优化的基础上,获得了合适的发动机特性模型.应用数值分析方法确定了发动机的最优经济性运行区间以及与之对应的发动机节气门开启角与转矩和转速之间的关系,利用此关系,可通过对发动机节气门的调节实现对发动机最佳燃油经济性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介绍42V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对其控制策略进行了选择,并对该动力系统的ISG、发动机、电池和变速器进行了选型和参数设计。利用Advisor软件,建立其仿真模型,在ECE-EUDC工况下得到其动力性、经济性及一些重要性能曲线,整个设计、建模和仿真基本达到预期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0.
插电式串联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起停控制策略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VL-CRUISE软件对某插电式串联混合动力汽车进行整车建模与仿真,并在不同的行驶循环工况和车辆行驶里程下优化发动机的起停控制策略。结果表明:根据不同的行驶循环工况和行驶里程来修正发动机起停时刻的SOC值,可以有效缩短发动机的运行时间,从而降低油耗和能量损失。该方法也可为增程型电动汽车发动机的起动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传统柱塞喷油泵的结构,对凸轮进行了简化,并对采用切线凸轮来设计二甲醚发动机喷油泵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利用adams软件,对凸轮进行了建模与仿真,分析了凸轮在喷油泵运转过程中,其扭矩及其受到的力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采用切线凸轮来设计二甲醚发动机喷油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One of the major goals of engine designers is the reduction of fuel consumption and pollutant emissions while keeping or even improving engine performance. In recent years, different technical issu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and incorporated into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in order to fulfill these requirements. Most are related to the combustion process since it is responsible for both fuel consumption and pollutant emissions. Additionally, the most critical operating points for an engine are both the starting and the warming up periods (the time the engine takes to reach its nominal temperature, generally between 80°C and 90°C), since at these points fuel consumption and pollutant emissions are larger than at any other points. Thus, reducing the warm-up period can be crucial to fulfill new demands and regulations. This period depends strongly on the engine cooling system and the different strategies used to control and regulate coolant flow and temperature. In the present work, the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engine cooling system configurations on the warm-up period of a Diesel engine are studied. The first part of the work focuses on the modeling of a baseline engine cooling system and the tests performed to adjust and validate the model. Once the model was validated, different modifications of the engine coolant system were simulated. From the modelled results, the most favourable condition was selected in order to check on the test bench the reduction achieved in engine warm-up time and to quantify the benefits obtained in terms of engine fuel consumption and pollutant emissions under the 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 (NEDC). The results show that one of the selected configurations reduced the warm-up period by approximately 159 s when compared with the baseline configuration. As a consequence, important reductions in fuel consumption and pollutant emissions (HC and CO) were obtained. On doctoral leave from Universidad Technológica de Pereira (Colombia)  相似文献   

13.
侯永平  庄鸣曦  万钢 《汽车工程》2007,29(11):942-945
在氢耗量稳态特性模型基础上,通过试验研究,建立了燃料电池发动机氢耗量半经验动态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反映燃料电池氢耗量的动态特性,精度较高,而且该模型具有结构简单,模型参数较少等特点,通过较少的试验数据即能获得模型中的参数,便于在车辆动力学仿真研究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4108LPG发动机有害气体排放量,采用了CIC公司提供的当量空燃比闭环控制系统、三效催化转换器净化排气。在进行排放试验后,提出了合理调整点火提前角、空燃比,提高三效催化转换器总的净化效果的新设想。通过大量的调整试验,最终使得各工况空燃比比较理想,有害气体排放量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15.
燃料电池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在电动车辆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综述了燃料电池在中国的发展现状。指出可以用于电动车辆动力源的燃料电池种类,包括碱性燃料电池、磷酸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国近年来燃料电池发动机的研发则主要集中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汽车上的规模应用有助于降低燃料消耗,减少大气污染。燃料电池技术应用于电动车辆的过程中还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涉及燃料的制备、储存和分配以及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小型化、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的重新设计、成本的降低等。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车用重型柴油机二级增压系统模拟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车用重型柴油机进行了二级增压系统匹配研究,根据产品开发目标要求选择了高、低二级增压器。采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二级增压柴油机仿真模型,并对柴油机外特性稳态工况性能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二级增压系统能量分配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规律。建立了二级增压柴油机测试平台,并进行了外特性、万有特性及排放特性试验。模拟及试验结果表明,二级增压系统可以大幅提高柴油机低速扭矩,改善燃油经济性,拓宽柴油机燃油经济性运行区域,大幅降低柴油机PM排放。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重新构建引燃油着火模型和双燃料燃烧模型,对在不同当量比情况下,引燃油雾化、蒸发与着火的特点及对燃烧过程的影响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柴油引燃预混合天然气实现准均质压燃着火的引燃油喷油特性。  相似文献   

18.
丁力 《汽车实用技术》2021,46(8):202-204
文章围绕汽车发动机排放造成的危害展开研究,结合现阶段汽车排放降低技术应用及发展现状,从燃油技术、尾气处理、燃油质量控制、发动机体积控制及新能源燃料替换几方面,着重分析了汽车发动机降低排放技术及其应用价值,为相关行业人员提供了理论参考,进一步推动汽车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发展,有效提高了汽车排放降低效果。  相似文献   

19.
燃料电池轿车动力系统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包括燃料电池发动机、电机及其控制器、动力蓄电池组在内的燃料电池轿车动力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根据系统的噪声特性,将动力系统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问题归结为线性二次型高斯问题,并建立了考虑随机干扰的燃料电池轿车动力系统线性二次型最优动力控制算法。离线仿真和实车转鼓试验证明,该算法能够充分考虑动力系统主要部件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