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机车修制改革的新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单一地由走行公里或运用时间来确定机车检修周期的不合理之处,提出机车当量公里的概念,并建立机车当量公里的数学模型,将机车运行过程中的公里量、负荷量和时间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确定机车检修周期的新标准,阐述了机车当量公里是机车修制改革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2.
从机车当量公里记录仪的应用角度,探讨利用机车当量公里来确定机车修制的科学性问题;研究实行机车当量公里确定检修周期的过程中,标准当量公里的确定问题、检修成本的变化问题、机车延长公里使用的可靠性问题和利用无线转录系统传递当量公里数据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机车检修体制改革的深入,应用科技手段科学确定检修机车成为发展方向.作为确定机车检修周期的重要参数--当量公里被铁道部和有关科研部门提出后,能够检测并给出当量公里参数的记录仪研制开发也取得了成功.现从当量公里记录仪研制开发、设备应用角度,和铁路局有关部门进行了当量公里与机车修程关系的深入研究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效果.  相似文献   

4.
内燃机车当量公里数据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简要介绍机车当量公里的概念,统计当量公里记录仪装车情况,利用记录仪的原始数据,统计分析机车平均运用数据,说明采用当量公里确定机车检修周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姚桂香  张轩 《铁道机车车辆》2005,25(Z1):130-131
结合白城机务段装用机车当量公里记录仪1年多的实践,提出了内燃机车采用当量公里确定检修周期,从实现走行公里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在确保机车质量的前提下,延长了检修周期,从而节省了修车费用.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将机车运行过程中的公里量、负荷量和时间量有机地结合来确定机车检修周期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胡鹏程  赵楠 《铁道机车车辆》2005,25(Z1):132-134
随着机车检修方式要由定期修向状态修转变,机车当量公里记录仪将作为提供机车检修科学依据的一个重要设备,而被广泛应用到内燃机车上.本文简要叙述了机车当量公里记录仪及其地面管理软件的原理、结构及研制过程.  相似文献   

8.
以柴油机输出功确定内燃机车检修周期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运用实践中发现相同的车型,相同的牵引定数,由于牵引区段、线路纵断面的不同,内燃机车的破损程度有差别,因而提出以柴油机的输出功来确定机车检修周期,并以实例做了相应的计算,弥补了按机车走行公里来确定机车检修周期的不足,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运用实践中发现相同的车型,相同的牵引定数,由于牵引区段、线路纵断面的不同,内燃机车的破损程度有差别,因而提出以柴油机的输出功来确定机车检修周期,并以实例做了相应的计算,弥补了按机车走行公里来确定机车检修周期的不足,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检修周期是检修制度的核心问题 ,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机车检修周期 ,使机车做到安全运行和适时检修 ,才能在保证机车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 ,实现铁路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的双优化。现对以运用天数确定东风7型机车检修周期的制度作了简要分析 ,指出其存在的弊端及不合理性 ,进而提出了以燃油消耗量附加运用天数来确定东风7型机车检修周期的方案 ,并论述了其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1概述 在检修DF4机车时经常遇到机车油、水温度高的问题,由于故障隐患点多,涉及面广,因此难以判断,返工量大,材料消耗多,时间长,影响了检修质量和检修周期.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气化铁路在我国迅速发展,国产电力机车技术性能日趋稳定,“长交路、轮乘制”的大力推行,我国目前在机车修理中一直沿用的固定周期预防修理制,已日益暴露出明显的不合理和不科学。固定周期预防修理制,以机车走行公里确定检修周期,机车运行到规定的公里数即进厂或进段按规定的修程范围进行检修。这种“一刀切”的机车检修制度其弊端在于: 1.不考虑机车在不同工况下(不同的线路状态,不同的牵引重量等)机件磨耗的状态,不论部件是否有检修的必要,只根据修程范围而大拆大卸。势必造成人力、物力的极大浪  相似文献   

13.
赵中喜 《铁道机车车辆》2005,25(Z1):126-127
简要介绍了机车当量公里对提高机车技术经济效益的作用和电传动内燃机车当量公里的发展情况;分析了电力机车与内燃机车的差异,提出了以牵引电动机电枢电流为参考的电力机车当量公里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4.
1 前言   我国铁路机车检修采用计划预防修体制,在这种维修体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科学合理地确定检修周期.……  相似文献   

15.
我国铁路机车维修机制一直采用单一的“计划预防修”维修制度,这种维修机制不仅使机车运用效率低,而且增加了维修成本,也不利于机车可靠性的提高。分析了我国铁路机车实行“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机制的可行性,通过科学地确定检修周期、采用先进检测诊断技术、准确界定检修范围等优化了机车检修机制,并在实际运用中取得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内燃机车当量公里记录仪的基本组成部分和机车当量公里的基本意义;叙述了当量仪的安装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需要及时改进的建议;通过对当量仪记录的数据分析,得出了当量公里与走行公里问存在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7.
结合当前开展的机车修制改革工作,分析了机车检修数据统计分析的现状,提出了重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统计和分析机车检修数据,判断机车各主要部件的使用寿命和周期,为保证机车制定科学合理的检修修程和周期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1问题的提出机车配件多采用纸质合格证,配件上车后,合格证并不能跟随机车履历周转,当配件发生质量问题时,不能通过配件外观第一时间确定配件厂家、批次、上车时间、检修时间、检修责任人等信息,无法即刻找到配件的源头。如遇"批次量"问题,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将该批次的配件进行全面更换,就难以确保机车行车安全。和谐系列电力机车是上海机务检修段检修的主力机型,检修台数逐年提升,每台机车配件多达1 000余项,随之而  相似文献   

19.
机车检修周期与检修范围直接影响着机车维修费用。轴承作为机车的关键部件,其寿命特性在设定机车检修周期和制定检修规程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如何应用加速寿命试验对风机轴承寿命进行探索的方法,并在该方法中引入了新旧轴承失效数据的对比分析,以提升机车轴承寿命特性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黄文 《上海铁道科技》2011,(3):107-108,98
针对上海铁路局管内DF11机车中修检修周期为 30万km现状,分析了DF11机车延长中修检修周期对主要互换修部件和机车运用可靠性影响,提出延长周期后的技术补强措施,探讨DF11机车中修周期延长到45万km的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