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当前高速铁路建设飞速发展,不同线路的牵引变电所回流入所线缆接入设计方案多样,根据实际测试得到牵引回流分布差异较大.本文从线缆的接入方式、接入位置、材质、规格等方面进行试验分析,得出牵引变电所回流入所线缆接入线路的优化方式,为线路回流得出最佳的线缆接入设计方案,并从回流入所线缆接入方式的角度为线路回流异常问题提供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牵引回流系统故障频发,对铁路供电、信号设备造成了严重危害。为对牵引回流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并实现回流系统故障的快速诊断与定位以确保铁路安全运行,将运行的机车视为移动的激励源,对故障情况下机车经过故障点时变电所处的各路回流分配系数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回流系统故障的诊断判据,提出一种回流系统故障诊断与定位的方法,并通过搭建牵引回流系统仿真模型验证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在天津地铁1号线的施工过程中,重新设计牵引回流铜板结构形式,将焊接方式改为拴接方式,并在实际使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靳来生 《电气化铁道》2006,(Z1):165-168
探讨高速重载电气化铁道牵引电流的分布及对沿线通信信号等设备的干扰,比较各种回流方式优缺点.本文分析了我国现有的各供电回流方式下沿线轨地回流分布情况,以及改善对沿线通信线路干扰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牵引负荷电流回输牵引变电所方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牵引供电系统中,牵引负荷电流经钢轨流回牵引变电所的方式,称为轨回流;经大地流回牵引变电所的方式,称为地回流。本文针对这两种回流方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株洲北牵引变电所地回流过大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处于株洲枢纽地区的株洲北牵引变电所因回流线设置不尽合理,未设轨回流扁钢等原因造成变电所地回流过大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造回流线、重新改造地网等减少地回流过大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对上海轨道交通直流电力牵引中常用的“无回流阻抗棒”和“回流阻抗棒”回流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现场实例、实测数据,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牵引回流方式对轨道交通轨道电路的影响。设置回流阻抗棒的轨道电路工作比较稳定,“跳红光带”的现象较少。  相似文献   

8.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普遍采用走行轨回流的方式,该种回流方式会向道床泄漏电流并产生杂散电流.为了解决杂散电流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专用轨回流技术,并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回流方式,以及专用轨回流器的结构、选型依据及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9.
肖炜 《西铁科技》2010,(2):11-12
本文以发生在停电作业中因牵引回流分流造成的接触线断线故障为例,分析研究了接触网停电作业中牵引回流问题,对加强牵引供电回流系统、确保回流畅通和停电作业中人身安全进行了探讨,并对相关整治方案和对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通过对客运专线采用的带回流线的直供方式下牵引变电所轨地回流的实测和仿真分析,对牵引变电所处牵引回流规律获得认识,有利于指导设计工作.研究结论:本文分析了直供方式下牵引回流系统的原理,针对新建客运专线成都至都江堰铁路采用的带回流线的直供方式,通过对崇山变电所轨地回流系统的仿真计算和实测数据分析,得出采用带回流线的直供方式,可以明显改善回流系统的分配方式,减少轨地回流所占的比例,降低对牵引供电设备和通信信号设备的影响,并由此可以为牵引供变电和信号系统的设备选型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在IGBT基板焊接中基板表面拱度对焊接的影响,并通过调整焊接的工艺参数,解决了拱度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当前,城轨供电回流过程中杂散电流与钢轨电位问题突出,排流装置与钢轨电位限制装置(OVPD)作为杂散电流与钢轨电位的治理设备被广泛采用,但系统运营过程中动态排流与钢轨电位控制仿真方法及分布规律尚缺乏研究。通过建立回流系统动态排流与钢轨电位控制仿真模型,分析多区间多列车动态运行过程中全线钢轨电位与杂散电流动态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单点钢轨电位控制过程中会引起其他位置OVPD连锁动作,还会大大抬高全线杂散电流水平;杂散电流动态排流过程中,全线钢轨电位与杂散电流水平均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抬升,因此当前钢轨电位控制与杂散电流排流方法应进一步结合系统多点耦合干扰特性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13.
增压式真空预压处理站场软基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沈宇鹏  余江  刘辉  李治 《铁道学报》2011,33(5):97-103
常规真空预压由于工期长、长期排水效果差,常常无法满足站场路基设计施工要求;为克服上述缺点,在某站场地基处理过程中引入增压式真空预压。为验证增压式真空预压的适宜性,在现场设置4个不同设计方案的试验断面,分别进行表层沉降、分层沉降、孔隙水压力和地下水位的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增压式真空预压可提高预压期沉降量,缩短固结时间;但增长效果主要体现在增压管埋设深度以下2 m左右的位置,其沉降量约占总沉降的70%;增压处理后能有效降低真空预压区地下水位,加速软基固结。  相似文献   

14.
比较各种灌封材料的优缺点,研究在铁路客专信号产品生产中应用硅树脂凝胶灌封的关键工艺,包括PCBA表面清洁、温度控制、配方管理和控制、抽真空、灌封有效期管理和固化过程管理等,特别提出灌封有效期管理的新观点,并进行实践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天津新港北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工程试验段的对比试验,探讨增压防堵真空预压和常规真空预压、直排式真空预压的区别,研究了增压防堵真空预压和直排式真空预压加固效果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增压防堵真空预压采用手型接头将PDPS整体式排水板和钢丝软管相连作为水平排水系统,替代常规真空预压的中粗砂垫层,提高了排水板内真空强度和真空作用能效,能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且更符合环保的要求;增压防堵真空预压较直排式真空预压在初期沉降速率更快,相同工期内沉降更大,地基加固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真空制动系统的简单介绍,基于真空制动系统的特性,得出在真空制动系统检测中,真空压力表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西安北站真空卸污设施设计及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安北站是目前亚洲车场规模最大的特大型高速铁路客运站,站场布置为一站三场,共18个站台34条股道,是站场真空卸污设施设计比较复杂的车站之一。郑西场真空卸污设施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因为列车停留时间缩短,出现卸污能力不足等问题,从列车卸污停时整备要求出发,分析影响真空卸污能力的各种因素,并对真空机组配置及真空管道进行优化设计,以满足复杂且多站场车站的卸污需要。  相似文献   

19.
根据真空管道系统污物输送机理和技术,结合铁路旅客列车密闭式厕所真空卸污的特点,对旅客列车真空卸污管道系统的布设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卸污系统真空中心一般应布置在卸污线的中间位置,并宜采用地下式或半地下式形式;卸污管道纵断面应布置成“锯齿形”。  相似文献   

20.
通过比较湿式污水提升系统、一体化污水提升系统以及真空排污系统三者的优缺点,指出地铁建设中的污水提升采用真空排污系统的可行性及必要性.真空排污系统既解决了传统污水泵房气味恶臭的问题,同时也较好地解决了一体化污水提升系统存在的后期检修维护问题,在地铁车站的应用前景看好.真空排污系统也存在价格相对较高、施工精度要求高、真空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