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峻  王玲 《中国水运》2007,7(11):89-91
本文划出了鄂州市地质灾害易发区,为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立和健全群专结合的监测网络、有计划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减少地质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2.
根据野外实际踏勘调查,利用遥感手段分析计算出了平顶山矿区整体沉陷状况,论述了平顶山矿区地面沉陷和地裂缝灾害的基本机理和分布现状。同时,统计计算出这两种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并针对现状提出了这两种主要地质灾害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3.
系统总结近年来GIS技术在地质灾害领域中的应用情况,主要从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地质灾害风险分析系统、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系统、地质灾害区域评价预测及预警系统、地质灾害防治决策支持系统五个方面探讨GIS技术的应用现状,同时展望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严伟  李景忠 《中国水运》2007,7(3):108-110
定海区是舟山市地质灾害发育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区内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分布较广。近年来,沿海地区台风频繁,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危害程度较大。本文在收集了定海区地质环境条件、现场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区内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分析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地质灾害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5.
彭波 《中国水运》2006,6(12):103-104
通过三峡库区近坝库殴八字门滑坡地质勘查、专业监测与环境影响因素监测及宏观地质巡查监测等资料分析,三峡水库蓄水、库水位涨落、大气降水的作用及人类活动的作用,是引起八字门滑坡变形主要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6.
以宁樟高速公路湖北段为例,论述了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方法和依据,从场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出发,深入分析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分布范围及成因类型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为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风力发电是推进低碳经济的重要力量,而风电工程建设中由于挖填方等造成的地质灾害也不容忽视,防治不当将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本文通过对大理魏山发电工程建设的野外调查、工程设计以及边坡赤平投影,分析场地挖填方边坡稳定性以及工程建设、地质构造可能引起的地质灾害,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适宜的地质灾害防治议。为工程选址设计、征地、施工和安全运行提供防灾减灾依据,对同类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符勋  肖志坚  黄国平 《中国水运》2014,(11):285-287
大余县是个山区县,具备了产生地质灾害的地质环境条件.文中总结了县域内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分析了产生地质灾害的基础条件和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各类型地质灾害的防治方法和措施,为区内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5.12汶川地震造成8万余人死亡和失踪,3万余人受伤,给灾区人民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精神创伤,而由地震引起的次生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人员伤亡就将近2万。震后为了防治地质灾害进一步威胁灾区群众,国家分期启动了震后灾区应急勘查治理项目,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是地震引起的地质灾害有其自己的变形破坏特征,如果我们仍旧按照原来的勘查设计理论来简单处理震区地质灾害,可能会造成对灾害体判断不准和经济上的浪费。所以本文认为,应对地震造成的地质灾害类型和特征有一定的认识,进而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这些灾害点,做到地质灾害治理的有的放矢。对地震后的地质灾害要分变形山体和破坏山体分别治理,同时对于变形山体我们认为又可以分为震裂山体、震松山体,只有有针对性的防治才能做到更安全、更经济、更有效。  相似文献   

10.
地质灾害是指以地质营力为主要原因引起的自然灾害,其形成是致灾地质作用与受灾对象相遭遇的结果。中国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复杂,地质构造活动强烈,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几乎所有的地质灾害在中国都十分发育,其种类多,分布广,活动频繁,危害大。本文主要介绍了地质灾害的基本涵义,中国地质灾害的发育状况、形成条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毛文飞  董雪娇 《中国水运》2014,(10):245-246
文章以云南省某矿山为研究背景,结合矿山开采背景和地质条件,从危险性级别、分区、矿体开采适宜性等多方面对矿山地质灾害进行了危险性评估,提出了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及治理措施,并针对矿山地质灾害的特征提出了防治建议,为合理开发矿山资源和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高银铃 《中国水运》2014,(8):174-174
针对三峡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地质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工程建设应对三峡地质灾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基坑降水引起地面沉降问题在各类工程实践中相对比较常见,甚至会对周围建筑物产生影响,使其出现裂缝、坍塌等问题。无论工程设计人员,还是一线施工人员都要结合工程实际,对土体结构和地面沉降机理具备清晰的认识,参照土体力学指标对沉降量予以计算,保证施工安全。文章依据具体工程背景,分析地面沉降形成机理,预测沉降量,针对基坑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问题提出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4.
首先分析了巴东县秋风亭塌岸的地质特征及形成机理,接着对影响本塌岸的地质因素予以分析,最后根据已掌握的塌岸特征资料采用图解法对塌岸的规模、可能造成的地质灾害予以预测,对于指导巴东县乃至整个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其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5.
以浙江省泰顺县新58省道连接雪溪公路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例,介绍了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目的、依据、范围、方法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以矿山区域自然环境、地质环境、人文环境背景分析为基础,结合地质灾害时空特征与矿山开采地质作用效用,构建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流程图,从系统的角度阐述了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现状评估、预测评估与综合评估的工作步骤、内容以及相互关系,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的一些具体措施,客观而科学的提出了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思路与基本方法,以期为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为了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对山东省湖东滞洪区建设工程的影响,工程立项建设前有必要对工程新增建设用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基于新增建设用地的地质灾害分布现状,预测了工程建设过程中、建成后引发或加剧以及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合理的防治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天兴洲长江大桥及其配套工程中各种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岩溶地面塌陷,软土沉降,膨胀土破坏,沙土液化等,各种地质灾害对工程建设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针对每种地质灾害特点,结合天兴洲工程建设,对工程区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其成因做了简要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四川省平武县某拟建公路项目为例,介绍了区域内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和方法,调查研究了区域内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对拟建公路区域进行了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并对全线地质灾害进行了综合分区,提出了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陈富  陈默 《水运工程》2024,(4):183-188
真空预压与真空井点降水两种工艺均可用于软土地基处理,表观上两者都是通过抽真空使土体内孔隙水排出并使软土沉降,但目前对两者的工艺和机理等关键差异的认识不深入,难以有效指导现场施工。真空预压和真空井点降水在抽真空设备、竖向排水通道和密封边界等设备与工艺方面有显著差异;两者的的排水机理也有着本质区别。真空预压的加固机理是负压作用下土体发生塑料排水板水平向排水固结,同时塑料排水板内的水向上流动与重力无关;真空井点降水的加固机理是群井抽水引起地下水位降低,土体的浮重度变为湿重度导致荷载增大使土体沉降,同时井点管内的水向上流动受重力影响。在工艺和机理的差异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真空预压和真空井点降水在10个关键方面的差异,包括加固机理、影响深度、不同深度的真空传播、土体水平变形、竖向排水与重力的关系、抽真空位置影响、与外界是否连通、影响区成因、地下水位变化、是否形成非饱和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