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行“大轮乘、长交路、双班单司机值乘”方式是铁路机务部门发展规划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已逐步在全路机务系统中推广实施。单司机值乘要求机车乘务员具备过硬的业务水平和快速应变能力,需要通过培训、选拔符合条件的机车乘务员担当长交路值乘。建立高素质单司机队伍的有效方法是严格选拔、加强培训、考核激励,改善机车工作环境,以保证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2.
铁路机车乘务员心率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长交路单执乘作业对机车乘务员健康的影响,选择72名长交路单执乘机车乘务员为实验组、19名非长交路单执乘机车乘务员为对照组进行HRV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心率比对照组加快,差异有显著性;LF、HF值,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SDNN、RMSSD值,2组间以及运行与休息时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长交路单执乘作业增加了乘务员的神经紧张性,加大了乘务员的心脏负荷.  相似文献   

3.
机车乘务员警惕功能是对LKJ2000型监控装置功能的扩展,实现了列车运行中对机车乘务员进行警醒的功能,可有效防止机车乘务员因精力不集中导致行车事故发生的现象,确保运输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4.
机车运用指标反映机车运用状态,快速、准确及时地计算出机车运用指标,并通过对指标进行分析找出运用不合理原因,可优化机车供给和提高运用效率。长交路单司机值乘的实施,要求合理配备机车乘务员,统计超劳车次,以确保行车安全。为满足以上要求,开发出机车运用指标电算化软件。机  相似文献   

5.
贯彻落实机车乘务员标准化作业制度是保障铁路行车安全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措施。针对机车乘务员作业视频文件检索,研发机车乘务员标准化作业质量智能评判系统。该系统依托人工智能技术,采用集文字、图形、视频等多手段识别分析于一体的多模态超融合分析技术,具有行为检索准确率高、检出率高、检索速度快等特点,能够根据乘务员标准化作业情况进行智能评分,并具有丰富的多维度统计功能。  相似文献   

6.
通过随机方法,对三种机车司机室及不同站、段、编组站的色灯信号和采光照明进行了调查,基本查清了我国铁路乘务员视作业环境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并从劳动卫生角度作出评价及为了安全行车提出相应的建议。机车乘务员在从事行车和调车作业时,除了检查司机室的仪器、仪表,记录行车公文外,最主要是瞭望机车前进方向上的信号、路标、道口交叉及障碍物等。而在视作业环境中,采光、照明、色灯信号、环境亮度等都会影响到瞭望观看的效果,从而关系到列车运行的安全。因此,根据随机的原则,先后在北京、昆明局管内,对蒸气、电力、内燃三种机车司机室及有关站、段、编组站的色灯信号和采光照明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铁路客货运量不断增加,开行客货列车对数不断加大,导致机车乘务员超劳现象越来越严重,机车乘务员在超劳状态下驾驶机车易引发行车事故。因此,深入研究分析机车乘务员超劳原因,并提出应对防止措施,对于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锦州机务段现有蒸汽机车101台,每年耗油680吨左右。由于机车在段内进行整备作业和机车架、洗修过程中排放的合油污水污染了小凌河,不仅被地方环保部门征收排污费,还因污染农民水源被罚了款。一、原因 1.油脂使用浪费:机车乘务员在行车中由于只注重行车安全,怕机车注油部位给油少,发生燃  相似文献   

9.
叶林 《上海铁道科技》2010,(2):57-58,39
SS4G机车升弓系统虽然有三级风源供给,但在实际操作上由于受外部风路的影响,辅助升弓系统总会存在升弓风源压力衰减的现象。升弓风源压力的衰减在特殊情况下会对机车静态情况升弓压力产生一定的影响,而现行的辅助控制回路中没有相应的车载保护装置,单凭机车乘务员进行人为操作控制。故一旦机车乘务员操作失误,就容易使受电弓与接触网线间的接触压力发生变化,严重时还会拉孤烧损接触网,影响行车安全。对于辅助升弓系统的合理改造,不仅可以在特殊情况下保护行车设备,也可以便于机车乘务员操作,从而在某种程度上确保了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0.
机车乘务员疲劳驾驶时容易陷入瞌睡状态,从而可能引起严重的行车安全事故,瞌睡监测系统的研究成为计算机应用研究的重要领域。为了满足瞌睡状态监测系统实时性要求,研究了基于Adaboost算法识别人眼的方法,采用单位时间内眼睛闭合时间所占的百分率来判断瞌睡状态,应用该算法进行瞌睡状态训练和识别研究,并将瞌睡状态监测算法移植到DSP中。经过实际使用验证,系统能满足瞌睡实时监测与警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机乘人员立体视觉功能好坏,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原有体检标准中,没有该项要求。本研究是在现职机乘人员中,用 TL-Ⅰ型静态立体视觉检查仪对1218名不同年龄分布的乘务员进行了立体视觉功能检查,并结合机车有效制动距离800米的安全要求,根据体视半径理论等,提出如下标准:乘务员入路立体视觉功能标准为11秒角;现职乘务员立体规觉功能标准为26秒角;超过上述标准值者为不合格。  相似文献   

12.
针对机车司机值乘过程中疲劳驾驶和瞭望精力不集中等危及行车安全的行为,论述了机车司机值乘状态预警提醒装置的意义、结构、工作原理和功能特点。实现了通过视频识别技术,检查司机值乘状态不良现象,并及时报警提醒的目的。试验表明,该装置的应用对确保机车安全运行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机车乘务员超劳频发的现状,研究利用和共享TDMS及TDCS系统数据,从调度层面上减少和防止机车乘务员超劳,提高机车运用效率和行车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14.
机务安全的落脚点是机车乘务员现场作业技术能力、作业标准、作业纪律、应变能力等综合体现。因此,抓机车乘务员标准化作业就必须突出"管理"和"教育"等环节。标准化作业控制以机车乘务员"违章违纪"、"关键人"转化、动车组运行、动车所内调车作业标准落实、"违章违纪分析整改"等为抓手,推进机车乘务员执标贯标。做到机车乘务员运用管理文明化、出退勤、途中作业用语文明化、着装文明化。  相似文献   

15.
机车乘务员是铁路运输生产的特殊技术工种,担负着驾驶机车,确保列车按图运行、安全正点的重要岗位职责。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机车乘务队伍,是完成铁路运输生产任务和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提升机务安全运行品质最基础的核心要素。机车乘务员作业具有全天候、分散、流动作业,工作环境相对单一的特性,受到气温、噪音、磁场等物理环境影响。因  相似文献   

16.
针对青藏线格拉段的特殊性,提出机车乘务制度采用随乘制,并对随乘方式、随乘制机车乘务员定员、随乘制机车与宿营车整备作业方式进行研究探讨,在技术、经济上对随乘制和轮乘制进行比较分析,阐述了能够适应于青藏铁路特长交路及高原、冻土特点的乘务制度,尽量减少高原作业停留对人体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某机务段机车乘务员非正常情况行车应急处置能力问题的经验教训,通过逐一排查分析,寻找导致机车乘务员非正常情况行车应急处置能力较低的主要原因,归纳总结出了如何提升机车乘务员非正常情况行车应急处置能力的具体措施,为相关部门提升机车乘务员非正常情况行车应急处置能力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随着长交路轮乘制和双班单司机值乘在全路机务系统全面推广,传统机车操纵控制方式显现弊端,给运输畅通带来威胁。表现在实行单司机值乘后原有的机械间巡视作业的频次大幅减少,对机械间巡视能够发现的故障隐患无法及时排除。另一方面,交路延长后一次乘务作业时间延长,乘务员精力下降,由于传统操纵控制方式的操纵开关较多,乘务员误操纵的几率大幅度上升。洛阳机务段电力机车运行中曾因蓄电池充电自动开关跳断未及时发现导致蓄电池亏电,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铁路机车司机值乘状态在线实时监控问题,应用人脸图像跟踪和人体瞳孔生物图像识别技术,设计了车载智能检测装置、数据传输系统和地面在线分析系统,通过系统软件协调控制,构建了机车乘务员值乘状态智能预警系统,实现了乘务员操作状态全天候在线实时跟踪监测、预警、分析、干预自动化。  相似文献   

20.
利用人机工程的基本原理,结合40名机车乘务员的疲劳测试,对小运转机车的人机环境系统进行了重点分析,阐明了导致行车事故的原因,提出了加强行车安全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