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多进制低密度奇偶校验(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码作为一种现代高效纠错码将会是RS码的一个很好替代码型。现代通信系统需要可靠且频谱有效的数据传输,针对多进制LDPC编码调制系统,文章分析和讨论了多进制LDPC编码调制系统在Ray-leigh和Rice衰落信道下的性能。引入了Rayleigh和Rice衰落信道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进制LDPC编码调制系统,给出了迭代译码的初始化条件。仿真结果表明多进制LDPC码本身具有很好的交织和抗衰落特性,相比于二进制LDPC编码调制系统,多进制LDPC编码调制系统在衰落信道下的性能非常优良。  相似文献   

2.
针对船舶噪声和时变多途干扰问题,提出基于双编码策略的水声正交频分复用(DE-OFDM)通信算法。基于信道卷积编码的冗余和记忆特性,将信息比特数量提升多倍,进行约束,得到编码比特,提高通信系统抗船舶噪声和时变多途干扰性能;提出差分编码技术,构建参考相位,利用相邻相位差值进行符号编码,有效消除船舶噪声和时变多途干扰;基于循环前缀技术和OFDM通信技术抗多途特性,有效消除时变多途干扰。进行仿真和100组水箱时变且含船舶噪声信道下的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二进制和多进制LDPC编码调制系统的带宽有效传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代通信系统对数据传输可靠性和频谱有效性的需求,文章分析和讨论了二进制和多进制低密度奇偶校验(Low Density Parity-Check,LDPC)编码调制系统在AWGN信道下的性能。建立了LDPC编码调制系统模型,分析了迭代译码的初始化条件,给出了当LDPC码进制数与高阶调制阶数不匹配时软信息的转换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在AWGN信道下,多进制LDPC编码调制系统具有很好的误码特性,采用16QAM格雷映射方式相比于其它组合方式可以取得更好的误码性能。  相似文献   

4.
船舶通信系统是基于无线编码技术的通信技术,在通信过程中,信号的编码方式决定了通信的质量与抗干扰能力。经过日常应用发现,传统无线编码技术已经无法满足高速无线通信数据的编码任务,在多数据任务流下,编码质量明显下降,输出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削弱严重。为了增强无线通信网络抗干扰能力,需要对传统无线编码技术进行编码算法的优化,提出无线编码技术在船用通信系统的应用。通过优化通信传输参量与压缩策略,提升无线通信网络的交互效率与抗干扰能力。通过与优化前的无线编码信号的抗干扰测试对比表明,采用提出编码方式的信号,在传输质量、传输效率与抗干扰能力,皆优于传统无线编码技术。  相似文献   

5.
郭连城 《中国水运》2006,4(5):120-121
描述了Alamouti码的编码规则及Alamouti-OFDM的系统模型,介绍了STBC、SFBC与OFDM系统结合时的编码与解码过程,对它们在不同的传输环境中的性能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STBC比SFBC更适合于低多普勒普移的信道,而随着信道时变性与OFDM子载波的数目的增大,SFBC的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6.
在水声对抗中,为了有效对抗假目标和准确判别目标尺度,提出了一种具有较高时-频联合分辨力和抗混响能力的LFM-Costas编码信号形式。并在浅海混响信道模型和目标多亮点模型基础上研究了LFM-Costas编码信号的目标尺度判别性能。通过仿真和海上试验,表明LFM-Costas编码信号在混响背景下能准确判别目标尺度,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遥控系统中基于单片机的无线电编码发射和接收的工作原理、硬件电路、软件设计及其应用过程。系统通过单片机对发射信号编码,利用单片机对遥控器矩阵键盘扫描,将与该键值对应的数组单元中的码型传送给无线电模块,无线电模块通过调幅发射将码型调制成无线电载波信号发射出去。接收方的单片机遵循同样的解码规则,接收信号后触发单片机控制相应执行机构的动作。利用该方法研制的无线电发射系统可以发射任意多的码型,适用于各种大型的复杂无线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水声系统由于主要使用单频脉冲信号,因而无法克服距离分辨力和作用距离之间的矛盾。文中主要研究如何将扩频编码m序列编码技术应用到水声测距中的方法,既详细分析了浅海水声多途信道的特点,也给出了用于水声测距的扩频数字模型,并进行系统性能仿真与水池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增加m序列码元周期和减小脉宽能够增加测量精度,频谱越宽则抗干扰性越强。该项研究为扩频技术在水声测距与定位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较好参考。  相似文献   

9.
浅海水下通讯编码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水声信道的多途效应造成水声通讯质量大大下降,误码率很高,本研究中给出的跳频编/译码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水声信道多途效应对水声遥控的不良影响,使水声通讯的有效距离增大,该技术已成功地应用在相关测量系统中。  相似文献   

10.
电磁发射装置对位置检测系统有高可靠性和高分辨率等要求,正交编码算法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些要求。本文设计了一套由互为冗余的2组正交编码组合而成的位置检测系统及其脉冲信号处理规则,研究了正常正交编码信号的特征,分析了常见的异常脉冲信号特点并提出了异常脉冲的判断条件。  相似文献   

11.
船舶发生污染事故时信息交流存在困难,建议增补船舶防污用语的码语,提供标准用语,解决语言隔阂。  相似文献   

12.
ISM规则的实施不仅对航运业而且对船舶保险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中通过总结和介绍ISM规则实施和船舶保险除外责任的变化来诠释这种影响之大,进而从法律的角度提醒广大船公司要更加有效地运行安全与防污染管理体系,避免在船舶保险中出现不应有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霍夫曼编码和游程编码在图像编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真图像的信息量非常大,对其进行数据压缩,不仅可以节省存储空间,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传输时间。针对传真图像压缩这一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种实用编码,实用编码将霍夫曼编码与自适应游程编码有机结合,对于出现频率较大的游程长度,采用霍夫曼编码,出现频率较小且长度较长的游程,采用自适应游程编码,从而有效地缩短了码字,提高了编码效率。  相似文献   

14.
陈武祥 《集装箱化》2002,(11):17-18,35
目前,许多国际上的大型班轮船公司将其集装箱干线船在我国许多港口挂靠.厦门港和福州港这两年就陆续开通了许多集装箱班轮干线,而且停靠的船舶越来越大.因此一些大集装箱港口,在其完成的集装箱吞吐量中,中转集装箱的比例日渐提高.许多集装箱货物往往都是在出口地直接报关后到上海港、厦门港这样的大港口转关出口的.这就是大家熟悉的集装箱"外贸内支线"运输.  相似文献   

15.
Code of Ethics     
  相似文献   

16.
Code of Ethics     
  相似文献   

17.
Code of Ethics     
  相似文献   

18.
Code of Ethics     
  相似文献   

19.
Code of Ethics     
  相似文献   

20.
Within the comprehensive body of law encompass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Safety of Life at Sea, 1974 (SOLAS), there are two regimes that are topical and outstanding in the current maritime milieu. These are the international safety management and the international ship and port facility regimes, both characterized by two codes serving as the centre of gravity of each, namely, the ISM Code and the ISPS Code, respectively. In this article the concept of the code as a legal instrument is perused following which a critical legal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of the two above-mentioned Codes, including their backgrounds,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culminating into the regimes and their interrelationships. Several anomalies and inadequacies in the two regimes are identified but in the final analysis it is concluded that both instruments are salutary additions to the body of convention law genera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IMO). They will undoubtedly influence the continuing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law in the field of maritime safety and secur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