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舰载双冗余以太网系统数据监测技术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新型舰载作战系统普遍采用双冗余以太网技术.网络系统正常运行是发挥作战系统效能的基础,而网络数据监测采集则是维护网络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结合舰载作战系统双冗余以太网环境,讨论在VxWorks下利用双Intel系列网卡完成数据监测的方法,并以此实现了网络数据监测采集系统。经测试及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具备良好的性能和可靠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吴志强  马春波  敖发良 《舰船电子工程》2010,30(10):108-112,145
网络数据包的捕获、监听与分析技术是网络安全和协议分析的一个基础技术。FTP数据包以明文的形式传输,缺乏访问控制机制可能出现垃圾文件和不雅图片等隐患。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是在VC开发环境下,基于WinPcap的监听机在Windows平台上运行监听程序,从网卡捕获网络数据包,对拦截的数据包进行过滤处理,并部署了Web页面和Windows资源管理器两种不同实验的下载环境,分析怎样获取FTP数据及如何还原文件。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的程序完全达到实时性要求,实现了多线程监控及还原FTP上传及下载文件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offload主要指将原本在软件协议栈中进行的IP分片、TCP分段、重组、checksum检验等操作转移到网卡硬件中进行,以降低系统CPU负荷、提高处理性能。文章提出了基于offload的机制,用FPGA实现网卡功能以高速传输网络数据,并通过FPGA编码在网络数据中加入时间戳用于流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船舶无线传感网络节点数据,进行船舶无线传感组网设计,提高对船舶运行状态的分析和监测能力,提出一种基于量化融合跟踪和多线程总线调度的船舶无线传感网络节点数据的采集方法。进行船舶无线传感网络的路由拓扑结构设计,进行网络节点的最优分布路由控制和定位。在传感器节点优化定位算法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设计,采用32位数据总线进行船舶无线传感数据的高速捕获和总线传输,在FIFO RAM缓冲区采用连续脉冲冲激方法进行数据激发,将采集的数据存储在SCSI数据硬盘和局部总线中,实现数据实时调度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该采集方法能有效实现船舶无线传感网络节点数据的多线程多通道采集,数据检测和输出的准确性和实时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化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需要对更多的数据进行长时间保存,这对数据采集、存储和传输系统的容量和便捷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云计算技术应运而生,为精准、快速查询数据提供了全新的方法,以便对海量的数据进行高效管理。再次背景下,提出云计算环境下船舶行业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设计发方法。通过云计算数据处理技术对船舶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并对船舶运行数据进行采集和输出,以便对船舶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精准的掌握。通过仿真实验对船舶运行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的灵活性和数据精准度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证实该系统数据采集和传输的完整性和精准程度满足船舶能航行的发展要求,在实际运行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舰船航行环境非常复杂,对舰船航行环境信息实时采集对提升舰船航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实现舰船的无人驾驶提供重要基础。本文提出一种基于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的舰船航行环境信息采集系统,阐述ZigBee无线传感网络3种拓扑结构的原理,并分析ZigBee无线传感网络协议体系,构建舰船航行环境信息实时采集系统的整体架构,重点设计无线网络传感器节点,阐述系统的软件模块的功能,并使用系统对海水盐度及浪高进行测试,证明系统可以有效使用Zig Bee无线传感网络对船舶航行环境信息进行测量,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论文设计实现了基于ZigBee技术的大气温度、湿度参数采集系统,ZigBee无线传感网络在家居、工业、医疗等领域应用的发展暗示着它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技术趋势.为了快速构建大气温湿参数采集无线通信网络,从应用方面着手对ZigBee技术的网络拓扑结构进行研究和介绍.在IAR开发环境下,采用TI公司的Z-STACK协议栈,以CC2530芯片为核心构建了一个由若干节点组成的星型无线传感网络.各终端器利用温湿度传感器DHT11采集温度、湿度数据,并通过网络汇聚到协调器.实现了基于ZigBee网络的温度、湿度参数采集及通信.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VxWorks网络协议栈和82559增强型网络驱动程序的工作机制,并结合网络交换机原理和网络路由原理,提出了在驱动层实现双冗余以太网无扰动自动切换的解决方案,达到了双网口同IP地址、同MAC地址的效果。用低廉的成本满足了双冗余以太网的技术要求,确保了双冗余以太网的高效率和高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9.
黄健仓 《中国港湾建设》2012,(4):111-113,120
应用BACnet/IP技术的楼宇控制器,楼宇控制中心通过以太网高速连接位于不同楼层、不同功能的应用控制器。通过ARM9的硬件平台设计出硬件的各个功能模块电路,通过移植嵌入式Linux系统,为控制器提供了软件的稳定运行环境、网络环境。重点完成了BACnet协议栈,通过协议栈,控制器与其他BACnet设备进行数据交换。提出了控制器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VxWorks操作系统在嵌入式芯片S3C2440上的移植应用。解决了移植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从FLASH启动,中断处理,MMU(Memory Management Unit,内存管理单元)开通,网卡驱动编写。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方面主要是认真学习数据手册;依靠S3C2440的JTAG接口和H-JTAG这个软件的相互配合,实现了BSP代码在线调试。据此原理,解决了把VxWorks移植到S3C2440技术过程,并测试了系统的网络数据传输性能。  相似文献   

11.
黄玉武 《船海工程》2006,35(4):73-76
提出构建一种基于Ad hoc网络的新型多跳自组织航运通信系统,给出其节点模型、网络模型和协议栈模型,并对其业务模式、协议栈、信道编码、接入协议、分群管理、路由算法、安全控制、网络管理与集成等系统实现问题进行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12.
庞立  朱莉莉 《船电技术》2019,39(4):36-38,64
本文针对电焊机分布式工作时不便集中监测其工作参数的问题,设计了电焊机互联网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以SimpleLinkCC3220MCU为核心控制器,在控制器上移植FreeRTOS实时操作系统进行任务分解,利用CC3220内置的网络协议栈及HTTP服务器。经Wi-Fi连接互联网,用户通过访问web页面实现对不同电焊机工作状态的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13.
刘瑞珺 《舰船电子工程》2007,27(3):85-87,106
提供QoS保障是Ad Hoc网络研究的重点,而MAC协议是上层应用的服务质量能否得到最终保障的一个关键因素。详细分析在Ad Hoc网络的MAC层提供QoS保证的各种机制,针对现有的CTS/RTS资源预留方案主要基于单信道的,提出一种基于双信道的QoS资源预留方案,并使用OPNET对提出的方案进行仿真,对比双信道和单信道下的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14.
综合应用数据采集技术、IC卡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RS-485现场总线技术,实现对船舶油、水、电供应数据的自动控制;同时利用传感器和控制设备对油水电的运行状态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实现对其供给过程的智能管理.  相似文献   

15.
针对船用柴油机的运行起动操作训练,介绍了基于 LabVIEW 与 PLC 实现的船舶主机遥控起动的系统结构及其功能特点。在模拟器上通过 LabVIEW 与 PLC 之间的数据通信,实现船舶柴油机的起动操纵多种逻辑控制的模拟,建立了船舶柴油机虚拟起动仿真平台,并利用 LabVIEW SQL Toolkit 的数据通信,使用内置数据采集卡的计算机和 LabVIEW 编程语言建立了一套基于 SQL 数据库的船舶监控报警系统。该系统可给出船舶柴油机在起动操纵时参数的物力变化仪表显示量,以及操纵过程中视景变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基于节点法的辅助汽轮机流体网络传统建模中,在动态过程中存在质量不平衡的问题,不能满足辅助汽轮机组变工况和故障工况特性研究的要求。本文提出了汽机流网一体化建模方法,依据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原理,采用可变出口导纳模拟不同背压下辅助汽轮机的流网运行情况。以某船舶汽轮燃油泵及其进出口蒸汽管网为研究对象,在MINIS环境下采用汽机流网一体化方法建立了其仿真模型。通过该方法下仿真结果与实际运行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仿真结果与传统模型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了变工况和故障工况下汽机流网一体化模型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动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柴油机状态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的原理和方法,使用LabVIEW平台及多功能数据采集卡研制柴油机的故障诊断系统。提出了几种特征参数分析方法,开发了多个子仪器,可较好的对柴油机的不同故障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8.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载荷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P神经网络是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神经网格模型,对BP神经网络原理进行简要介绍,根据现场载荷试验数据,运用BP神经网络技术建立载荷试验过程中承压板沉降值与载荷值大小之间的相关性模型,并对载荷试验过程进行预测,将预测结果与实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实测值基本吻合,为今后载荷试验过程模拟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