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路》2021,66(6):313-317
为了利用大潮高速公路沿线高液限土,创新性地采用掺稻草纤维改良方法,对现场高液限土均匀掺入0.5%、1%稻草纤维后进行一系列室内土工试验。通过控制土样的含水率与击实功,采用含水率15%、20%、25%、30%,击数98击进行击实试验、CBR试验,探究了改良土对含水率的敏感性,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此改良高液限土的干密度、CBR值、膨胀量与含水率和掺量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了掺0.5%、1%稻草纤维高液限土的路用性能。试验研究发现:掺稻草纤维对高液限土的干密度影响不大,稻草纤维在路基中仅起到加筋作用,没有改变土的性质;掺稻草纤维改良高液限土CBR强度明显提高,在20%含水率条件下最为明显;掺稻草纤维高液限土膨胀量很小,基本不需要考虑膨胀对路基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掺砂改良高液限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见天  岳银生 《中外公路》2004,24(4):147-149
通过室内外试验成果分析,采用外掺砂改良高液限土、粘性土包边、全断面封闭高液限土路基顶层的方案处理高液限土路堤,验证高液限土路基的处理技术,为类似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提出石灰改良土工格栅加筋法处治高液限土拓宽路基。通过室内试验得到高液限土、高液限石灰改良土以及其土工格栅加筋土的基本力学特性,通过现场试验研究土工格栅和结合界面处土应变、新旧路基沉降以及沉降差,同时与高液限土土工格栅、普通填筑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石灰改良能够改变高液限土粒径级配,有效降低高液限土含水量、塑性指数,显著提高CBR值;土工格栅提高其抗压和抗剪强度;石灰改良土工格栅处治高液限土拓宽路基能够有效减少新老路基沉降和差异沉降,以及新老路基结合处的土应变,从而有效控制拓宽路基的结合部位开裂和不均匀沉降。  相似文献   

4.
石灰改良是对高液限土的一种较好的处治方法.针对浏醴高速公路路床高液限土,在掺加生石灰改良后开展了一系列试验工作,研究不同剂量的石灰处治高液限土的强度变化规律与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结果显示,在用4%~6%的生石灰改良后,高液限土做为路床用土其路用性能良好,可满足高速公路路基填料要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液限土填筑时质量难以达到规范要求的问题,以实际高液限土直接填筑路基工程为例,通过现场碾压试验、弯沉和沉降监测,分析了高液限土直接填筑路基的压实标准。研究表明:高液限土密实度与CBR强度曲线相分离,高液限土应在最大强度含水率时碾压,以84%作为该条高速公路高液限土的压实标准;在高液限土填筑前应加强对其特殊路用特性的认识,树立以提高和确保高液限土路基的长期稳定强度(CBR值)和稳定性为目标的填筑理念,高液限土具体的压实度标准需通过试验路和室内试验联合确定。这些研究成果可以为高液限土直接用于路基填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国内高液限土的研究成果主要根据素土细颗粒含量、液限、CBR值等物理力学指标进行分类,按不同掺水泥或掺碎石比例、分不同碾压工况、多节点检测路基含水率、压实度、弯沉,多用于路堤填筑,高液限土填筑路床的研究成果较少。G360文昌至临高公路沿线合格填料缺乏,提出利用挖余的高液限土改良后填筑路床,通过试验合理确定最佳掺水泥和碎石比例。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地质成因下高液限土分布极不均匀,按其物理力学指标进行准确分类难度较大;现场试验结果显示,高液限土路床填筑掺水泥比例4%、掺碎石比例25%时可满足验收要求;水泥改良对弯沉贡献较大,碎石改良对压实度贡献更显著。  相似文献   

7.
戴范  刘枫  黄希望  王强  娄平 《中外公路》2020,(1):240-242
以湛江大道一级公路建设项目为工程背景,针对高液限土不能直接用于路基填筑现状,开展高液限土改良试验研究。选取有代表性的高液限土,首先对原土进行室内试验,然后分别添加3%、5%、7%的水泥进行改良,测定其液塑限、CBR值、膨胀量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随水泥掺量的增大,高液限土的液限减小、塑限增大、CBR值增大、膨胀量减小;综合考虑试验结果、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推荐采用3%的水泥掺量改良方案。  相似文献   

8.
西双版纳国际旅游度假区B地块市政配套工程中,地勘显示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以高液限粉质黏土为主,原状土的地基承载力很高,但一旦开挖裸露遇水后迅速成泥状,承载力急剧下降,对路基稳定十分不利,本文通过掺水泥改良路基土,可以基本达到对下卧高液限土的隔水作用,满足作为路基填土的要求,同时提出高液限粉质黏土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注意事项,为其他类似高液限土路基设计及施工提供了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行  吴超凡  万暑  张继森 《中外公路》2019,39(1):253-256
针对建筑垃圾细集料应用于路基回填材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所用集料包括混凝土块和砖混结构再生集料两类。试验结果表明:当压实度满足规范要求时,两类建筑垃圾细集料的CBR值(加州承载比)均能达到各级公路路基材料的强度要求。利用混凝土块细集料进行了路基试验段铺筑,质量检测结果表明:路基压实度及回弹模量均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采用未经处治或处治力度不够的高液限土填筑路堤时,对路基路面易造成波浪变形、溅浆冒泥、横纵向裂缝等典型病害。通过分析广东地区高液限土分布与工程特点,以及典型高等级道路高液限土处治工程应用情况,介绍了广东地区高液限土路基工程分类,归纳出广东地区高等级道路高液限路基处治实践应用,可以为本地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掺加“康耐”土壤稳定剂改良高液限土是一种新技术、新工艺。通过详细的现场勘探,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实体工程试验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改良高液限土的机理、技术特点和适用情况,提出详细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控制指标,并提出了处治高液限土的设计思路,以确保公路路基的工程质量,达到节省投资、提高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高液限土在我国有较大范围的分布,我国有关规范规定其不得直接用于路基的填筑.文章通过较为详尽的室内试验,揭示了高液限土的特殊的路用特性,为合理有效地利用高液限土和修订相应的技术规范做了必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结合阳(江)茂(名)高速公路利用高液限土的工程实例.讨论“康耐”土壤稳定剂与高液限土的作用机理.提出“康耐”稳定高液限土路基的试验内容,分析试验路堤采用“康耐”稳定高液限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实例证明,使用“康耐”土壤稳定剂是解决高液限土路基难以晾晒和难以压实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砖混类建筑垃圾用于道路基层填筑的再生路面在移动荷载下的力学响应问题,通过室内试验对不同再生骨料掺量的再生混合料进行抗压回弹模量试验,分析再生混合料力学性能特点;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再生路面三维道路模型,分析了移动荷载下再生路面力学响应规律;并基于正交试验,就再生下基层厚度、底基层厚度及再生骨料掺量对结构力学响应影响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具有压碎值大、密度小、吸水率大的特点,再生混合料最佳含水率与最大干密度随再生料掺量的增多分别增大与减小,再生混合料抗压回弹模量随再生料掺量的增多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因此将砖混类再生骨料用于基层铺筑时建议掺量在40%以下,并应严格控制再生骨料中砖混比例;(2)在移动荷载作用下,建筑垃圾再生路面动力响应具有“应变集中”与“应变交替”的现象,最大竖向应变达到381.94με;(3)建筑垃圾再生路面下基层厚度、底基层厚度对道路性能的影响大于再生骨料掺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建筑垃圾再生路面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潭邵高速公路不良土质路基处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更新 《公路》2003,(1):35-38
介绍高液限土、砂性土、强风化岩地段路基施工中采取掺水泥(石灰)处理的试验、配合比设计、施工要求、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高液限土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结合阳茂高速公路利用高液限土的工程实例,分析高液限土的工程地质特性,提出采用挖方路基处理和将其作为路堤填料的处治措施,建议采用包芯处治填筑路堤方案。  相似文献   

17.
对建筑垃圾经过加工筛分后,设计了不同掺量及不同砖砼比例的建筑垃圾再生填料配合比,通过标准击实试验及承载比试验,对建筑垃圾作为路基填料的性能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当建筑垃圾掺量一定时,随着建筑垃圾中砖砼比例的降低,再生路基填料的最大干密度不断增大、最佳含水率不断减小、CBR值不断增大;当建筑垃圾的砖砼比例一定时,随着建筑垃圾掺量的增加,再生路基填料的最大干密度先增大后降低、CBR值先增大后减小。当砖砼比例为1∶2,建筑垃圾掺量为40. 5%时;再生路基填料干密度最大;对应的最大干密度为2. 02 g/cm~3;建筑垃圾掺量为29. 6%时再生路基填料CBR值最大,对应的CBR值为45. 5%。当建筑垃圾掺量为30%~40%时,再生路基填料的干密度及CBE值均较大,再生填料密实度高,可以用于公路路基。  相似文献   

18.
同三国道茂湛高速公路路基填筑土源相当匮乏,附近土源多为高液限土,取土十分困难;本着“尽量利用,确保质量”的原则,通过大量土工试验分析及论证,第一合同段将可利用的高液限土成功地用于路基下路堤部分的填筑,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高液限路基土改良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高液限土路基稳定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对高液限土路基改良设计方法进行了总结,讨论了改良设计的一般原则,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的改良设计试验方法与结果,推荐了pH值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结合阳茂高速公路利用高液限土的工程实例,分析高液限土的工程地质特性,提出采用挖方路基处理和将其作为路堤填料的处治措施,建议采用包芯处治填筑路堤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