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公路扩建依然是提升交通性能、处理道路紧张问题的有效形式,但由于新路和旧路的路基层面上存在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就软土地基而言,出现有不均匀沉降的情况是无法避免的,从而使其路面出现有形变的情况,直接作用于公路的使用效益。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借助新旧路面路基上的沉降差异及其可靠程度展开对应的研究与论证,首先对差异性沉降数值模拟及沉降观测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可靠度进行讨论,工程施工后符合良好使用的标准与要求,有效控制了路基不均匀沉降,保证了工程的顺利施工。  相似文献   

2.
周文 《公路工程》2009,34(5):67-74
新老路基强度不均匀是公路改扩建工程中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出现纵、横向裂缝病害的重要原因。研究了不同工程条件下,新老路基强度差异程度对路面结构层应力与变形的影响规律,正确认识新老路基强度不均匀性对路基路面的影响,合理确定新老路基强度差异值允许范围,为路堤拓宽工程的新老路基结合处治设计与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现有的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进行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发现如果新旧路基结合处或拓宽地基的处理不恰当,可能导致新旧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太大,从而使路面产生纵向裂缝,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以延安北过境线工程为依托,运用数值模拟、理论研究等方法对不均匀沉降的特点和控制标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均匀沉降主要由新旧路基的压缩变形、拓宽路基部分地基固结沉降和新旧路基结合部滑动变形引起。  相似文献   

4.
旧路工程施工是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中的主要技术难题之一,文章以G579线库车至拜城至玉尔滚段公路一期工程第二合同段工程大桥乡连接线旧路改扩建工况为例,对其路基工程、桥涵工程和路基路面排水施工处理进行探讨,对有效防止工程施工前后新旧路结合部不均匀沉降、原路面开裂等现象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在高速公路施工建设过程中,受地质地貌等因素的影响,会对路基的稳定性造成比较大的影响,严重时会出现不均匀沉降等情况,一旦出现不均匀沉降会直接破坏路面结构,道路路面出现桥梁跳车、路面开裂等问题,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对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差异沉降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相应的差异沉降控制措施,解决了其重、难点问题,工程施工后达到了施工要求,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该文通过对公路桥梁易产生沉降的软土路基点的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研究,采取一系列结构设计与路基施工的措施,保证了施工质量,大大地降低路桥沉降段路基路面产生不均匀沉降的概率,从而避免路桥沉降段产生桥头跳车的现象,提高公路的使用性能,保障司机及乘客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7.
软土地基道路的不均匀沉降是影响正常使用的主要因素。为了研究高架桥下路面不均匀沉降的机理和车辆荷载对高架桥下桥墩间路面不均匀沉降的影响,运用midas GTS NX软件对高架桥下路面的不均匀沉降及车辆荷载以后的效果进行模拟分析。分析表明,在软土地基上,高架桥墩的存在会导致路基的不均匀沉降;车辆动载会加剧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因而提出在软土路基段采取限制大车靠桥墩处行驶及限制车速这2个措施,可改善靠近桥墩处道路的不均匀沉降。  相似文献   

8.
土工格栅处治填挖过渡段路基不均匀沉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填挖过渡段路基的工后沉降和不均匀沉降是路基工程较为突出的病害。填挖过渡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行车荷栽影响,将会由于不均匀沉降引起“跳车”和路面开裂等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对应用土工格栅处治填挖过渡段路基不均匀沉降进行了工程实体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对填挖过渡段的工后沉降控制标准和路面铺筑时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进行公路的加宽改造工程中,新旧路基结合部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降的问题,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对加宽新旧路基的结合部进行处理。结合具体的二级公路加宽改造工程,探讨二级公路路基加宽新旧结合部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0.
高填方路基由于填土的土质不佳以及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容易出现各种路基病害,如不均匀沉降和路基边坡滑动等,这些病害会对公路的正常使用造成不利影响。针对高填方路基病害产生的原因,采用注浆与孔内插钢筋的处理方法,可以形成具有较高强度的水泥土固结体和树枝状水泥网脉体,大大提高路基的稳定性与填土的工程性质,达到加固路基和抬升路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介绍了有关公路桥梁易产生沉降的软土路基点的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研究。通过对沉降段结构施工各个环节的有效控制,保证施工质量,大大地降低路桥沉降段路基路面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发生概率,从而避免路桥沉降段产生桥头跳车现象的产生,提高公路的使用性能,保障司机及乘客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其成果可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了预防G40公路陈海立交D匝道路基拓宽工程因新旧路基不均匀沉降而出现的路面纵向开裂等病害,在现有改扩建研究成果基础上,借助数值分析软件,分析了不同软土地基处理方式对新旧路基差异沉降的影响;通过比较路基中央处和路肩处的沉降量以及差异沉降,认为泡沫轻质土的处理效果最优,其次是水泥粉煤灰碎石(CFG)桩和预应力(PTC)管桩处理方案。最后,结合陈海立交D匝道加宽工程的特殊性,推荐采用泡沫轻质土路基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3.
根据沪苏浙高速公路江苏段软土地基分布情况及特点,分析了不同软土层厚度对路基沉降量和路面最大不均匀沉降量的影响;介绍了由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路面结构层内附加应力的分析方法,确定了不均匀沉降量的控制标准;对增加土工格栅和桩体的不均匀沉降处治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针对路基不均匀沉降条件下路面结构破坏机理难以解析的现状,引入数值分析方法,建立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对路基横向不均匀沉降力学响应的有限元模型,重点针对路基两侧沉降、一侧沉降和中心沉降3种不均匀沉降形式进行分析,主要研究不均匀沉降量及路面结构参数对路面结构破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拓宽改建是现代许多高速公路应对交通量迅猛增长的有效对策,但由于新老路基特性差异和施工时间的不同,结合部容易出现因差异沉降而产生的裂缝,因此本文就新老路路基拓宽工程中出现的不均匀沉降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本文运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BAQUS对土应用弹塑性的Mohr-Coulomb模型进行求解。通过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路基拓宽宽度和路基高度对新老路基的差异沉降有较大影响,其中拓宽宽度相对路基高度的变化对沉降的影响要大;土工格栅对新旧路基的沉降基本没有影响,但对降低土体应力值有显著效果;台阶开挖作为减小新老路基不均匀沉降的一种措施,有效减小了不均匀沉降。  相似文献   

16.
路基加宽工程中新老路基不均匀沉降会使路面结构受力状态发生显著变化,文章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将新老路基不均匀沉降转换为结构层底脱空,进行多种不同脱空深度的路面结构力学分析。分析认为沈大高速公路路基加宽容许工后不均匀沉降差应在1.6cm以内,不均匀沉降坡比不大于0.4%时,沥青路面不产生结构性破坏。  相似文献   

17.
根据对填挖交界处路基不均匀沉降产生机理的分析,提出了纵向填挖交界路基不均匀沉降曲线方程,同时把路面结构等效为地基上的弹性地基梁,推导出纵向填挖交界处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对路面各结构层产生的弯拉应力计算公式,并分析不均匀沉降指标对水泥砼路面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山区公路工程施工中,高填方路基施工后常常会出现不均匀沉降的情况,对公路的质量和寿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使用科学合理的路基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地降地路基施工后出现沉降差异的情况.基于此,该文对山区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基的处理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对高速公路进行拓宽,其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差异沉降的现象。基于此,文章针对拓宽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沉降值的合理控制进行分析研究,对差异沉降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以此对新旧路基出现的差异沉降进行合理控制,进而有效降低路基失稳问题及路面裂缝问题等的出现,提升拓宽公路施工质量以及增强行车方面的舒适度,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老路拓宽工程中,特别是软弱地基路段,因新老路基之间的不均匀沉降而导致道路建成后路面出现纵、横向裂缝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该文介绍了温州市瓯海大道西段快速路老路路基加宽处理的处理方法,希望能为类似地质情况的工程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