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已有的城市路网交通量分布分配组合模型的共性与不足,如不能反映节假日里居民选择购物中心行为对城市交通量分配的影响.通过合理假设,并考虑到了大城市节假日里,居民选择购物中心行为的特殊性,建立了城市路网交通量分布与分配的组合模型.给出了等价性证明和求解模型的算法.  相似文献   

2.
《公路》2018,(12)
通过科学方法对交通量进行有效预测,是保障高速公路运行畅通的有效手段,在减轻路网拥堵,提高本地居民日常出行效率、游客出游满意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贵州属于旅游资源密集省份,节假日交通高峰现象异常突出,基于传统预测方法效率不高。为改善预测结果,基于XGBoost算法构建交通量预测模型,预测全省路网节假日交通量。通过2016年1月~2017年3月公路、气象、景区等综合大数据建立了贵州省高速交通量数据集,采取节假日时间序列的数据集建立训练模型,与真实值比较验证模型可靠性,对2017年清明节全路网交通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模型能在预测地区节假日交通量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3.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常乘客比例数据的节假日特点,在消除常乘客比例数据的趋势项的时候,引入表示节假日特征的虚拟变量,量化节假日因素对常乘客比例的影响,建立常乘客比例数据与时间、具有节假日特征的虚拟变量之间的回归模型,达到同时消除趋势项和节假日特征的影响的目的,掌握节假日对常乘客比例的影响规律。通过自相关和偏自相关函数对消除趋势项和节假日因素的数据序列进行平稳性和周期性分析,消除周期性特征影响。最后,构建基于虚拟变量线性回归和季节ARIMA的组合预测模型,修正了原有的季节ARIMA。以2015年3月2日到2016年3月27日之间56周的北京轨道交通日常乘客比例数据进行实例验证,表明本文构建的组合预测模型的精度高于原有的季节ARIMA模型。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重要节假日期间高速公路对外交通出行特征,利用历年高速公路收费数据,研究了五一、国庆、春运等重要节假日期间高速公路交通运行的特征规律,采用指数平滑法对春运期间高速公路的出行总量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不同节假日期间高速公路出行差异较大、节前第1天和节前当天为出行高峰,春运期间高速公路出行总量趋于平稳、旅客逐渐选择错峰出行。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受到公众广泛欢迎的微博,不仅是人们良好的社交工具,而其所蕴含的大量数据,在如今大数据时代也很有价值.针对节假日期间,公众可能在微博上发表的有关交通流、交通事件等信息,开发了1套基于微博的节假日突发交通事件提取与分析系统,旨在高效抓取并提取出交通主题相关微博,以利于分析交通状况,评估交通参与人的情感状态等.   相似文献   

6.
《公路》2021,66(7):356-360
高速公路交通需求逐年增长,拥堵频发,态势分析具有紧迫性。通过梳理目前交通态势研究的相关内容,发现了交通态势研究的不足,给出了交通态势的定义和内容,明确了交通态势分析的流程和关键技术。推导改进Van Aerde模型,用于描述交通状态;给出了ARIMA模型作为交通流预测的方法,确立了基于运行速度的交通态势分级评估指标,为交通态势的进一步深化研究和管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节假日期间高速公路大货车管理的必要性,限于目前我国大货车的机械性能、超载现状以及驾驶员素质和疲劳驾驶等综合因素影响,大货车已经成为制约高速公路运行效率和交通安全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直观地表现为上坡压车导致车辆排队、收费站和服务区拥挤以及交通事故多发.通过节假日期间多次对广东省高速公路实际运行状况的勘查和对交通数据...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短期客流预测是列车运力配置和网络化运营决策的基础,预测结果的准确性、精细度及科学合理性决定了运营过程的安全性、运营组织的高效性和资源配置的均衡性.节假日(包括节前一日)客流与平日有明显差异,不同节假日、不同车站的客流规律各异,预测过程同时面临路网结构改变、历史可用样本少等问题,本文综合考虑大型活动、恶劣天气、车站周边土地利用性质等影响因素,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法和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构建了适用于路网结构发生改变的车站进、出站量预测模型,并结合北京市轨道交通历史客流数据,对2015年清明节前一日车站进、出站量进行了预测,与神经网络模型、多元回归模型预测结果对比表明,本模型预测结果更好,全路网客运量误差率为0.27%,车站平均预测误差率为3.92%.  相似文献   

9.
张建龙  李硕  贺寒辉 《交通科技》2006,(6):76-77,81
高速公路的改扩建约束条件较多,研究和制定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期间交通保障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文中简述了交通仿真的基本概念,并以仿真软件TSIS中的FRESIM模型建立连霍高速公路(郑州段)交通仿真模型,分析研究连霍高速公路(郑州段)加宽扩建施工中的最合适限制车速。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二流理论的城市干道交通特性及其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流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城市干道的交通模型,在其基础上提出了反映干道服务水平的评分函数,以及城市干道的交通评价体系,最后给出了模型应用实例。这一方法操作简单、适用性强,为交通管理人员掌握城市干道运行状况、制定有效的交通控制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节假日公路交通特征及交通量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超 《上海公路》2008,(1):52-57
借助《上海市公路网交通调查数据分析与应用系统》的观测数据,对比分析公路网节假日与平时工作日的交通特征,揭示黄金周期间的出行特征规律,并将“五一”和“十一”交通量相关性分析的结论应用于交通信息发布中。  相似文献   

12.
典型线路公共汽车票价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典型公交线路财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成本与运量关系模型;在交通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交通需求与票价的关系模型。考虑企业经济效益和公交的社会效益,确定票价的制定范围,并提出最大利润、盈亏平衡、最大社会效益三种定价方案。  相似文献   

13.
交通模型是城市交通工作中重要的分析工具,为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管理以及政策制定等提供了定量支撑。随着城市交通问题的日益复杂化,交通模型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不同的模型其建立的基础以及适用范围都不尽相同。本文在广泛研究国内外各类交通模型发展与应用情况的基础上,结合乌鲁木齐市的实际需求,提出"宏观-中观-微观-节点"四层次综合交通模型体系框架,选择模型体系发展的技术路线,明确不同种类的模型在体系中的定位以及适用范围,并提出不同层次间模型的数据交换需求。  相似文献   

14.
正浙江文成县立足绿色交通、生态交通和美丽交通的发展理念,全面服务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建起了路径系统、绿化系统、标志识别系统、驿站观景平台等服务设施。"单车骑行自助游是我们在周末、节假日休闲出游、体验慢生活的最佳选择,我们喜欢文成县的交通绿道,在绿水青山中骑行,去拥抱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生一大享受。"温州市民黄堃海夫妇在文成县峃口桥绿道上一边慢慢骑行,一边和记者愉快地攀谈。  相似文献   

15.
胡师侠 《车时代》2012,(11):20-23
离国庆、中秋双节还有两个月.国务院批准了交通运输部、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台制定的《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规定免费逄行时段为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等四个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当时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确定的上述法定节假日连休日,免费通行车辆为行驶收费公路的7座以下(含7座)载客车辆,包括允许在普通收费公路行驶的摩托车。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港珠澳大桥交通工程联合设计的质量和缩短联合设计的周期,采用BIM三维建模技术。分析并制定了符合交通工程实际情况的建模标准、模型数据分层标准、构件和设备及管线编码原则,创建交通工程各子系统构件库,建立了港珠澳大桥交通工程三维可视化模型,实现了三维可视化浏览、方案优化、碰撞检查分析、辅助导出二维图纸等功能。在联合设计阶段利用这些功能,减少了联合设计中的"错漏碰",同时就隧道和桥梁中复杂管线的关键部位,制定合理的碰撞检查规则。依据检查报告发现、纠正并优化净空和管线排布。为设计优化提供方案,减少在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错误损失和返工的可能性。结果表明:通过BIM技术的引入和应用,显著提高了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达到了提高联合设计质量和缩短联合设计周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大型公园和绿地周边支路除需满足公园、绿地以及周边地块交通集散的基本服务功能外,还需满足节假日等高峰期为市民提供临时停车和应急疏散等辅助功能需求。大型公园和绿地周边支路断面的设计方法,可通过开展规划前期调研,分析交通出行特征来确定道路功能定位和需求;然后对设计年限内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工作日、节假日或特殊活动日进行交通流量预测,再进行路段通行能力分析和服务水平评价,从而确定车道数和宽度规模,拟定断面各技术标准和参数;最后提出断面多方案比选,经技术、经济等综合分析后确定最终方案。  相似文献   

18.
居民全日出行方式选择动态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霞  王炜  陈峻 《中国公路学报》2012,25(2):121-126,141
为改进现有交通方式选择模型,提高交通方式预测模型精度,基于出行链建立了居民全日出行方式选择动态模型。从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机理分析入手,确立出行方式选择动态影响因素,在多项Logit模型(MNL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方式选择动态模型。模型中增加了2类动态影响因素,即先前出行方式选择结果对后面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和主链的出行方式选择结果对子链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最后以安徽省淮北市为例对模型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动态模型的优度比和预测准确率较基于单次出行效用的MNL模型有较大提高,变量在模型中的意义符合中国国情,模型可服务于城市交通规划和交通政策制定。  相似文献   

19.
章针对交通路网需要统一管理与调度指挥的技术问题,结合交通行业管理体系给出了调度系统的业务模型,制定了交通调度管理流程,并提出了路网交通节点相关系数的概念与算法,为路网运行的调度指挥与状态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道路拥挤定价下的公交收费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王健  安实  徐亚国 《中国公路学报》2005,18(4):100-103,118
为了在执行道路拥挤定价政策的前提下制定公共交通的收费标准,提出可行的定价模型,根据交通行为科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采用了两层规划技术建立了道路拥挤定价下的公交收费模型,上层规划为交通系统优化,下层规划为拥挤定价下的路网随机平衡问题。以广州市为研究对象,计算了拥挤定价下广州市公交线网的最优价格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能够描述出行者和交通管理部门分别在出行和交通管理中的决策行为,较好地解释了用户平衡、路段路径流量和阻抗、交通需求、拥挤费、公交票价、出行成本等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