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连霍高速公路郑州段路面改扩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连霍高速公路郑州段路面改扩建工程实践,针对原连霍高速公路郑州段现有路面状况、强度及路面结构形式,分析现有路面病害产生的原因,依据改扩建完成后车辆分布特点,提出分车道路面设计原则,以路表面病害及弯沉作为改善设计指标,在对旧路改善多方案比选的基础上,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提出适宜的旧路面改善方案,为其他项目路面改扩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李清斌 《路基工程》2016,(2):138-142
通过对郑漯和漯驻两条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旧路病害状况和病害成因的分析,提出了高速公路改扩建路面结构设计应考虑的因素,并明确了重载交通特征及量化指标;结合路面结构受力特征分析,推荐了高速公路改扩建合理的路面结构设计,并对改扩建路面衔接设计提出了建议和应考虑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路面设计方案的力学响应,进而评价路面加铺层结构的承载能力,依托惠盐高速深圳段改扩建工程,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路面结构数值模型,全面评价了不同加铺方案的路表弯沉、层底拉应力等力学指标,对比分析了各方案在标准轴载和重载作用下的力学特征。结果表明:设置柔性基层的加铺层结构弯沉值在标准轴载作用下增加了17.5%~39.6%,路表弯沉值在重载作用下增加了2倍;在重载作用下,4种方案的层底最大拉应力增长比例为93.1%~106.0%。  相似文献   

4.
陈星光 《公路》2012,(2):95-98
根据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纵坡设计的主要原则,结合广东省广佛高速公路、佛开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实践,提出了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纵坡设计所需统筹考虑的主要因素:路面改造方案、桥梁结构物恒载要求及路面沉降.最后在此技术上阐述其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加铺结构层后路面结构功能区变化问题,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了加铺结构层后路面结构数值分析模型,分析各力学指标随路面结构深度变化规律,提出划分原则和方法,从而对路面功能区进行划分。根据研究结果,可将加铺结构层后沥青路面划分为抗低温缩裂区、抗车辙功能区、抗疲劳开裂功能区(主抗疲劳开裂功能区和次抗疲劳开裂功能区)和表面功能区4部分。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岱黄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探讨了路面拼接的方案,研究了路基拼接处理的技术难题,所提出的路基路面拼接方案为高速公路改扩建的共性问题,因而对其他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湖南省干线公路广泛调研,分析路面早期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根据国内外路面设计方法及湖南省的路面使用经验,初步拟定3种路面结构组合。采用有限元软件对路面结构应力、应变等指标进行力学分析,同时结合经济性,推荐了适应不同交通等级、不同地基强度等级的干线公路大修路面典型结构方案,并进行了实体工程验证。研究成果对提高干线公路大修路面结构耐久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公路》2021,66(10):84-89
结合乌奎高速公路现有老路现场检测试验,对老路使用状况、路面强度、病害类型及严重程度分析评价,通过对道路交通量、交通组成、车辆轴载的深入分析,提出乌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路面设计以老路病害检测结果和实测路表弯沉值为主要控制指标,新、老路面结构设计方案基于分车道、分车型的交通流运行管理模式,结合老路使用状况,选择适宜的加铺、补强方案,为落实老路充分利用、提升路面结构整体耐久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上海市双流路的病害以及交通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了病害产生的原因。依据调研的交通状况采用BISAR软件对双流路原有结构路面以及新设计的路面结构进行了力学计算,对两种路面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认为原有的路面结构的路表弯沉值与层底拉应力不满足设计容许值是引起路面病害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满足设计要求的路面结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
刘永  匡耀  陈金许 《交通科技》2022,(1):23-27,33
在高速公路与扩建工程中,传统的以指导路面养护为核心目的而构建的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指标体系无法科学、系统地指导改扩建工程.文中提出某些指标用以建立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既有旧路面技术状况综合评价体系,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既有旧路面综合利用决策方案.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旧路综合利用决策方案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1.
为确定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旧路路面的技术状况,借助路面智能检测车、落锤式弯沉仪、探地雷达等设备对道路路基与路面状况进行检测与评价,并结合路面钻芯试验确定路面典型病害的成因。针对现有路面评价指标不适用于高速公路改扩建的问题,提出路面面层评判关键指标——路面修补率,制定局部病害以及连续病害路段的处治方案,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旧路检测及改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佛开高速公路谢边至三堡段改扩建项目已陆续开始进入全线路面工程施工阶段。结合现场暴露出来的问题,原设计图纸中关于路面工程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案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面临高压态势的工程安全管理形势,存在改进和优化完善的地方。结合设计研究内容和国内外的相关应用成果,对佛开改扩建项目路面工程施工阶段交通组织方案进行了研究探讨,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方案,借此为其它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该文依托昭会公路改扩建工程,对原路面不同位置钻取的芯样进行了病害分析。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系统分析了不同病害(包括沉陷、块裂、纵裂、横裂等)产生的位置、原因等,进而针对路面主要病害形成原因,提出了相关处置措施和相应的改扩建方案。研究结果对于昭会公路改扩建工程实施方案的制定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龚宁  曹建大 《公路》2021,(2):396-398
在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为了解决旧路改建后的质量问题,施工前需对旧路质量状况进行调查,主要是以病害程度和旧路各结构层弯沉分析确定旧路加铺方案。把路面动态设计的思想融入到设计方案中,合理利用旧路路面资源结构,确保旧路路面改建后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道路整修方案的设计思路,并根据检测结果分析路面病害成因,对道路使用性能进行评价,提出了路面结构的整修方案,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实测不同路面结构温度、应变数据,与不同路面力学模型、参数的计算结果对比,研究与路面实际受力更为相符的力学模型和材料力学参数.对不同路面结构的层间连续状态进行分析,并研究了路面力学指标计算结果的修正方案.结果表明:基于动态模量的弹性层状体系更适于路面力学分析;力学模型中柔性路面、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层间状态可假设为连续,半...  相似文献   

17.
根据柳(州)-南(宁)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现状,结合其两侧直接拼接为主、局部单侧拼接或分离拼接为辅的扩建方案,通过分析几种可行的两车道、三车道、四车道保通方案的优缺点、使用条件及对交通的影响,对改扩建工程保通方案进行了综合比选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老路路面双向四车道通行的保通方案较适合柳南改扩建工程现状。  相似文献   

18.
公路改扩建是改善和提高现有公路通行能力最直接的措施。根据现有路况调查、原有路面使用状况及旧路改造动态设计中补强方案工艺实践等,提出了补强方案的工艺要求,为公路改扩建工程补强方案工艺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进行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时,设计参数变化(包括各结构层厚度、模量、泊松比)对路面结构内部的力学影响有很大差异。该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设计了多种路面结构组合方案,利用有限元计算软件建立路面结构三维计算模型,对路面结构各层总变形和沥青层底弯拉应变进行计算,并对各设计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得出了较合理的路面结构组合形式。  相似文献   

20.
该文主要研究了刚性路面高速公路(合宁高速公路大蜀山至陇西立交段)扩建工程的桥梁改扩建方案.探讨了刚性路面桥梁扩建工程中如何考虑原路原桥的"白改黑"改造,桥梁拼宽设计在纵面上控制与原桥实施拼接的实施方案,结合对桥台后路面改建方案的影响,论证比较了多种改扩建设计方案,经研究分析后提出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供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设计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