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对单自由度模型抗震计算误差原因的分析,提出并研究基于单自由度模型的墩底剪力和墩底弯矩计算的修正方法。通过具体算例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对单振型反应谱法在减隔震梁式桥抗震分析中的计算误差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减隔震梁式桥,采用单振型反应谱法计算时,主梁位移的计算精度较高,该方法能够满足工程设计要求;而支座位移、墩顶位移会被低估,墩底剪力、墩底弯矩则会被严重低估,此时该方法不能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减隔振桥梁的本质和目的是将结构与可能引起破坏的地面运动尽可能分离开来。要达到这个目的,可通过延长结构的基本周期,避开地震能量集中的范围,从而降低结构的地震力。由于减隔震装置的恢复力模型均为非线性,以往只能采用非线性直接积分时程法进行分析。最新颁布的《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T 2231-2020)首次提出采用多振型反应谱法分析减隔震桥梁,此法有效的回避了目前地震安评相对较少,地震波来源有限,以及时程分析效率低等问题。本文结合此规范及实际工程案例阐述具体计算过程,并对计算中所涉及的迭代思路进行必要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在减隔震桥梁计算中,采用单振型反应谱法修正方法计算时,结构位移和墩底剪力的计算精度较高,但桥墩间添加横系梁后,结构横桥向墩底剪力的计算精度有所降低。为进一步完善单振型反应谱法修正方法,减小横桥向第2阶振型下的桥墩换算质量的计算误差,对桥墩质量换算系数的双折线法、直接积分法、系数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文中给出的最佳桥墩质量换算系数值,运用系数法计算时,结构顺、横桥向的第2阶周期、支座位移、盖梁顶位移的计算精度较高,横桥向第2阶振型下的桥墩换算质量的计算误差进一步减小,墩底剪力的计算精度有所提高,单振型反应谱法修正方法更加简便。  相似文献   

4.
减隔震支座对梁式桥抗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编制的二维有限元程序,对采用铅芯橡胶支座作为减隔震装置的桥梁结构进行了非线性动力分析,研究了不同场地的地震激励、地震烈度、桥梁墩高和截面尺寸、支座参数等因素对桥梁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并与板式橡胶支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铅芯橡胶支座可以有效地降低结构的位移和内力响应,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5.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反应谱阻尼修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影响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反应谱的主要因素—结构阻尼比进行讨论,通过对国内外的反应谱修正公式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反应谱的阻尼比不是5%时的反应谱修正方法,为公路桥梁抗震规范的修订和公路桥梁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利用VBA实现Auto CAD,Word,Excel,Matlab的协同工作,进行重力坝悬臂梁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提高了输入输出数据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由于计算参数、计算理论、计算模型、计算方法与实际条件的差别及施工误差等原因,混凝土梁式桥施工完成后,实际的桥面线形与设计目标不一致,需通过适当调整调平层或铺装层厚度修正目标线形,保证立面线形匀顺。匀顺的立面线形为在设计的凸曲线范围内没有凹曲线,反之亦然。修正方法是测量多个离散点的高程,2个端点的铺装厚度按与接线设计高程一致计算,其余点的初始高程先按最小铺装层厚度计算,然后用逐点判别凹凸性来调整目标高程,再根据目标高程计算铺装层厚度,从而使全桥线形凹凸性一致,调整后的调平层和铺装层厚度在合理范围内。调平层和铺装层施工宜按厚度控制,避免铺装施工过程中高程变化对测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宝鸡市陈仓渭河特大桥是一座位于高烈度地区的混凝土斜拉桥,通过考虑斜拉桥受力特点,采用摩擦摆球型支座加黏滞阻尼器减隔震方案,考虑桩土作用,合理构建空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斜拉桥的抗震分析与设计.抗震分析表明,该体系减震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小桥梁纵横向位移,改善结构受力.  相似文献   

9.
对于大跨径斜拉桥,抗震计算涉及的因素较多,需要根据其自身特点,进行专项研究,以昆阳路闵浦三桥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对半飘浮体系独塔斜拉桥的结构地震响应进行对比分析,选取合适的地震波和阻尼参数。在E2地震作用下,采用时程分析法分别对塔梁间纵向约束支座剪坏前后两种不同的受力体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支座剪坏前的纵向约束体系,主塔支座承受较大的水平力,而对支座剪坏后的纵向活动体系,主塔塔顶位移和主梁梁端的纵向位移均较大。针对大跨度独塔斜拉桥桥型方案特点,采用减隔震组合体系,不仅可大幅降低塔底纵向受力,同时可将塔顶和梁端的纵向位移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是理想的抗震约束体系。  相似文献   

10.
采用加强固定盆式支座和墩柱强度的方法来强行保证大跨度连续梁桥在强震作用下的结构安全,固定墩会承受较大的地震力,由此导致设计的不经济性.针对上述现象,采用弹塑性减震耗能装置方案对强震区大跨连续梁桥进行减隔震设计.计算表明,通过合理设置装置的屈服力以及后屈曲刚度比,弹塑性减震耗能装置可以起到明显减小固定墩所受地震力、提高结...  相似文献   

11.
随着对路线线形、造型美观及公路运营技术等要求不断提高,曲线折梁桥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曲线折梁桥空间结构的不规则性,受力较复杂,在地震作用下易遭受破坏,通常采用减隔震措施对其进行减震控制。现以两座不同曲率半径的曲线折梁桥为例进行减隔震设计研究,基于建立的非线性动力分析模型进行自振特性分析,并通过输入三维地震动作用进行时程分析。研究表明:曲线折梁桥的振动模态具有平扭耦合振动的特点,且曲率半径越小平扭耦合振动越显著;当曲线折梁桥曲率半径较小时,采用双向隔震设计能够很好地控制其地震反应,而曲线折梁桥曲率半径较大时,其地震反应更接近于直梁桥。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各类抗震设计规范对设计反应谱给出了不同的计算方法,通过对各类反应谱的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利用世界范围内大地震时获得的数字强震仪记录,计算出相应的加速度反应谱;结合结构动力学理论分析及统计分析方法,提出了设计反应谱统一计算公式,对开展桥梁工程的抗震分析和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以厦门马新特大桥主桥为工程背景,建立塔、梁、墩固结体系独塔混合梁斜拉桥的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对其结构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进行了计算分析。采用反应谱法和随机振动的功率谱法分别计算了E1地震作用下,结构的位移响应和内力响应,考虑了顺桥向+竖向和横桥向+竖向两种工况。分析表明,两种分析方法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功率谱的计算结果较反应谱的略大。  相似文献   

14.
随着系杆拱桥的大量建设,研究其在地震高烈度区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现以工程实际中一座跨度105 m的系杆拱桥为背景,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计算分析了其在强震作用下采用摩擦摆减隔震支座后的减隔震效果。分析研究表明,在强震作用下,系杆拱桥采用摩擦摆减隔震支座后,可有效地降低系杆拱桥纵桥向固定墩的地震响应和横桥向各墩的地震响应,有效地防止强震作用下结构的破坏,为结构优化带来较大空间。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采用减震榫和拉索限位器的连续梁桥在近断层地震动下减震系统的减震效果,以1座(40+64+40)m高速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背景,采用结构分析软件SAP2000建立了考虑邻梁碰撞效应的动力弹塑性计算模型,通过输入具有速度脉冲特性的近断层地震动和无速度脉冲地震动进行非线性时程反应分析。结果表明:在具有速度脉冲效应的近断层地震动下,采用减震榫和拉索限位器的组合减震系统可以起到较好的减震效果,其减震率可以达到60%以上;具有速度脉冲效应的近断层地震动对减震桥梁会产生更强烈的地震反应,也更容易引起邻梁碰撞,忽略碰撞效应将会高估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文中以桩柱式现浇箱梁桥为背景,采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分析在不同墩柱直径、墩柱形式和支座类型下桥墩的抗震性能,以确定合理的桥墩形式和支座类型。结果表明:墩柱直径越大,墩底弯矩越大;相同尺寸的方柱比圆柱抗震性能好;减隔震支座能有效地消耗能量,降低结构的位移。  相似文献   

17.
节段预制拼装桥墩技术在低地震区应用相对比较常见,高震区特别是8度区以上地区应用很少,究其原因是因为高震区的抗震问题尚未得到大家统一认可.现以河北地区一处立交主线桥抗震设计计算为例,阐述减隔震技术在预制拼装桥墩抗震设计方面的应用.通过计算分析可知,预制拼装桥墩上采用减隔震技术可很好地满足工程要求并能回避预制拼装接缝延性耗...  相似文献   

18.
结合上海市某立交改造项目,提出了切割减载的方案,并结合桥面铺装方式进行了纵横向验算,现场通过横向预应力切割应力测试,取得横向有效预应力,为横向预应力补张拉提供了有力依据,经计算横向应力、承载力和裂缝宽度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9.
刚构桥在中国高烈度区应用非常广泛,由于主墩和主梁固结,在地震作用下全桥形成多点固定振动单元,具有较大的地震响应,面临的地震灾害不容忽视。该文系统总结了刚构桥多种抗震与减隔震技术。  相似文献   

20.
以上海内环线改扩建工程为依托,选取典型标准联高架桥,分别采用延性抗震体系和减隔震体系进行结构抗震设计。对比了两种体系下的结构的抗震性能的具体表现,以及两种抗震体系在经济性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城市高架桥采用减隔震设计体系,不仅可以获得更优的结构抗震性能,还能节省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