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1977年,在南极上空发现“臭氧空洞”以来。大气臭氧层的总量逐渐减少,“臭氧空洞”的深度和面积仍在继续扩展。臭氧层的破坏正危害着全球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的生存。  相似文献   

2.
豪彦 《汽车与配件》1996,(23):25-25
臭氧层破坏已成为当今全球环境问题之一,尤其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召开了一系列国际会议。1985年制定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7年制定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90年又修正了《议定书》并建立保护臭氧层多边基金,1992年进一步扩大了受控物质种类,缩短了最后使用时间,规定发达国家提前到1996年1月,发展中国家提前到2000年。 CFC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其臭氧破坏系数(ODP)为1.0,地球温暖化系数(GWP)为2.8~3.4,但被广泛用于制冷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外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大气层,其中有一个区域被称为臭氧层。臭氧层能过滤、吸收掉阳光中将近99%的对人体和生物有害的紫外线,并且还能起到使地球白天不至过热,晚上不至过冷的保温层的作用。正因为有了臭氧层,地球上的人类和各种生物才能得以繁衍生息。  相似文献   

4.
大气臭氧层破坏和气候变暖是当前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汽车保有量的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空调的配置得到广泛的普及,约占汽车保有量的60%。  相似文献   

5.
保护臭氧层议定与汽车空调制冷剂的替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叙述了国际臭氧层保护协议的产生及其内容 ,详细分析了新的汽车空调制冷剂的性能及其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6.
由于汽车空调处在振动等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其制冷剂容易泄露且回收困难.目前汽车空调中主要适用R134a工质,R134a虽然不破坏臭氧层,但是其温室效应指数GWP(Global Warming Potential)值为3100,仍然较高.  相似文献   

7.
在节能减排全球化的背景下,臭氧层破坏及全球性气候变化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在维修汽车空调的过程中,制冷剂的不规范排放不仅危害了环境,同时增加了维修成本。国际约束性协定主要控制破坏臭氧层物质和温室气体的生产和排放,在破坏臭氧层物质方面的条约有《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蒙特利尔议定书》;在温室气体方面的条约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我国是《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缔约国,同时也是《京都议定书》签约国。  相似文献   

8.
制冷剂又叫冷媒、雪种,目前车用制冷剂主要有R12和R134a两种。R12是一种普通制冷剂,含有破坏臭氧层的物质——氯,而且在明火下会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我国汽车工业总公司于1992年发文规定,到2000年各汽车厂都不得再把R12作为新车的空调制冷剂,原有车辆的空调制冷剂也必须逐步地由R12改为R134a。  相似文献   

9.
新旧制冷剂R134a和R12的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地球各种环境污染问题中,臭氧层的破坏,南极上空“臭氧洞”的形成原因一直是公众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科学家们认为臭氧层被破坏的罪魁祸首为氟里昂-R12。1992年11月,123个国家签置了《蒙特利尔议定书》,该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将在1995年12月31日之后不再生产包括R12在内的各种氟里昂产品。 作为R12的替代品,R134a由于其对地球环境的影响非常小,更不会破坏臭氧层而大受制造商青睐。从1992年起它开始应用于汽车空调上,在1994年新定型的汽车,  相似文献   

10.
1绪言1.1低碳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排放(以CO_2气体为主)。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CO_2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遭受破坏,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严  相似文献   

11.
为认真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国际公约规定的义务,加速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交通部关于汽车维修行业开展二氟二氯甲烷(CFC~12)制冷剂回收利用工作的通知》要求,重庆市环保局及时会同市交委和市商委经过反复认真筛选,现已确定15家汽车维修企业作为重庆市汽车空调制冷剂回收推荐企业,  相似文献   

12.
氢氟碳化物(HFCs)作为破坏臭氧层的气体(CFCs和HCFCs)的替代物被广泛使用,但HFCs的大量使用在导致气候变暖的各种因素中所起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国际社会已在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削减HFCs。本文分析了HFCs减排的国际条约和欧美日国家汽车行业氢氟碳化物(HFCs)削减的政策环境,以期为我国汽车行业HFCs减排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机动车作为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但同时也给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了无尽的困扰,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机动车都难辞其咎.  相似文献   

14.
焱华 《汽车与配件》2005,(43):37-37
1999年10月,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JAMA)推出针对安全气囊回收和适当处理的应对系统。该系统由安全气囊回收和处理注册中心管理,经过JAMA以及与汽车分销和服务商合作的日本汽车零部件企业协会的确认。从2002年10月实施的日本《氟里昂回收和销毁法》(汽车空调)是防止全球变暖的一项措施,旨在帮助保护臭氧层,从汽车空调系统中强制性回收或销毁氟里昂。对氟里昂的回收销毁处理和安全气囊回收和处理已被写入2005年1月生效的《汽车再回收利用法》。  相似文献   

15.
<正>众所周知,制冷剂R12对环境影响很大,是造成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已得到全世界的公认,我国作为蒙特利尔签约国承诺汽车上不使用R12制冷剂。由于修理行业参差不齐,执法部门疏于监管。造成目前在汽车维修行业假冒伪劣空调制冷剂泛滥。给环境和汽车造成巨大破坏和损失,同时影响我国的声誉。  相似文献   

16.
目前,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几乎均采用R12(氟里昂)作为制冷剂。众所周知,R12进入大气层会破坏地球的保护层——臭氧层,使过多的紫外线及其它宇宙射线辐射到地面,危害人类健康,引起地球温室效应。据统计现在大气层中已有5.2吨CFC物质,75%来自汽车空调系统泄漏的R12所造成的。国际红十字会对此十分关注,1987年国际上制定了控制破坏大气层的蒙特利尔协议,我国于1991年加入该协议,并决定从  相似文献   

17.
问与答     
1CA7220AE轿车R134a空调系统与R12空调系统的区别是什么?答:R12空凋系统使用的制冷剂R12,即CFC12(碳氟化合物)受紫外线照射会分解成自由氯原子,能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危害人类生存环境,所以CA7220AE轿车空调采用新型替代产品R134a,也就是HFC134a。与R12相比,R134a是一种不含氯原子的制冷剂,分子式为CHZFCF3,其特点是: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b.不可燃、无毒、无色、无味;对金属无腐蚀作用;d.易液化、汽化及溶于人工合成油。采用R134a与R12作制冷剂的空调系统有质的区别:所用管道材料不同,R134a要求材料有更强的…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轿车空调制冷系统都采用CFC-12作为制冷剂。70年代,科学家发现含氯的氟利昂破坏大气的臭氧层。1987年部分国家的政府签订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CFC-12被列为禁用物质之一。现在,汽车制造业均已开始向不含氯的替代物HFC-134a过渡。 由于缺乏正确的科普宣传和冰箱行业的所谓“无氟”冰箱广告的误导,使大家误以为所有的氟利昂类化学物质或者氟利昂中的氟元素都破坏大气  相似文献   

19.
两种制冷剂不可互换 目前,汽车空调制冷剂主要有两种:一种是R12,另一种是134a(HFC—134a),R12历史较长且使用普遍,但内含氯分子会破坏大气层中的臭氧层,所以数年前世界各国代表聚会蒙特利尔签定了议定书,规定要在近年停止生产和使用氟里昂类产品,其中R12首当其冲。134a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使用的品种,由  相似文献   

20.
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机械工业局近日联合发出“关于中国汽车行业新车生产限期停止使用CFC-12(一种消耗臭氧层物质)汽车空调器的通知”。 通知要求:各汽车制造厂及汽车空调器生产厂必须抓紧对CFC-12空调器的改造,尽快转为HFC-134a(一种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替代品)的汽车空调器;从2002年1月1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