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舰船的管理趋于合理化、智能化和自动化。舰船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舰船先进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舰船数据采集与显示、机舱自动控制研究已经成为轮机自动化研究的主要方面。在此提出了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张建敏  邹云屏 《船电技术》1995,(5):27-30,33
介绍一种8098单片机实用开发工具,可通过串行口使用通用进行开发,也可自配键盘单独进行开发,内带功能强魇监控程序,可降低软件调试难度,具有设计简捷、扩展方便、尺寸小、价格低的特点,也可用它直接构成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3.
基于无线以太网的船舶机舱自动化监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船舶机舱监控为背景,描述了通过无线以太网实现安全监控、图像和语音传输的远程机舱自动化监控方案,给出了该系统的基本组成、功能以及软硬件的设计和实现。该系统以数据库为中心具有远程监控、自动报警、报警信息的自动维护以及图像语音的采集、传输管理等多项功能。它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集于一一体。经实践验证,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性能优良,提高了船舶机舱监控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基于无线以太网的船舶机舱自动化监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船舶机舱监控为背景,描述了通过无线以太网实现安全监控、图像和语音传输的远程机舱自动化监控方案,给出了该系统的基本组成、功能以及软硬件的设计和实现.该系统以数据库为中心具有远程监控、自动报警、报警信息的自动维护以及图像语音的采集、传输管理等多项功能.它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集于一体.经实践验证,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性能优良,提高了船舶机舱监控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徐敏航  叶蓓 《中国修船》2013,26(5):33-37
多路RS-485板采用RS-485通信构成远程控制网络,该网络的拓扑结构采用总线结构,传送数据采用单片机通信,传输介质为4芯屏蔽电缆。硬件设计包括通信接口收发模块与多路串口通信技术2个主要部分,在通信接口收发模块中,介绍了MAX485收发器的原理及应用;而在多路串口通信技术中,介绍了该电路板中SC16C554芯片的性能及应用。针对RS-485网络的应用层,介绍了ModBus通信协议的协议特点。该电路板在船舶自动化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储云仙  万德钧 《船舶工程》1994,(4):53-54,35
本文设计了一块工艺调试板,它利用系统中的8031单片机,再配比键盘,显示接口电路,实现了罗经中各工作状态的参数调整,使罗经的工艺调试简单化,智能化,并缩短了调试时间。  相似文献   

7.
高杨  王则胜 《船电技术》2015,35(5):56-58
提出了一种以C8051F340单片机作为核心器件的航海仪器信息采集装置,该装置利用了C8051F340单片机自身具有的USB接口、UART0、UART1的输入输出接口,以最小的硬件开销,实现了对部分航海仪器数据的采集、实时处理数据及显示的功能。具有电路简单、精度高、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通用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机舱作为船舶的网络盲区,其引发的爆炸事件成为热点问题。加强无线网络的舰船机舱自动化监控能力,成为了当下值得深入分析研究的课题。本文首先论述船舶机舱的自动化发展历程,总结目前取得的成就与亟需解决的问题,然后再从机舱自动化监控的硬件与软件2个方面对其系统展开设计。通过本次研究,可以有效解决船舶在远洋航行时因恶劣环境而导致的机舱信息干扰,更好地保障船舶的行驶安全,并为提升其监控自动化的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快速傅立叶变换的离散算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程序。设计所用的分析信号由电网电压经互感器得到,所用单片机型号为dsPIC30F4011,安装在APP009实验电路板上。程序设计部分主要包括A/D转换部分及FFT变换部分等。实验中,通过A/D转换进行采样,得到一组离散的采样点,通过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对采样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测试仪可以实现对电网的各次谐波进行有效检测。  相似文献   

10.
船舶机舱组合报警系统具有把多路报警信号、以不同的报警音调和报警优先级在机舱中传播的功能。本文基于STC12C5608AD单片机和音频功率放大器TDA1013B设计了一种能满足上述功能的机舱组合报警系统控制电路,给出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案。该报警控制电路符合CCS规范和GB9193—2005要求,已在实船系统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1.
船舶机舱的设备较多,为了保障船舶的正常工作,每个设备系统都需要全天候无间断运行,为此需要强大的船舶机舱监控系统对各种设备进行实时的检测与控制。机舱现场数据收集系统是机舱监控系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各种设备关键数据实时、准确的收集和相应的处理,为监控系统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由于机舱数据的复杂多样,单个控制芯片控制系统难以满足要求,本文采用DSP+单片机的双CPU控制系统来对机舱现场数据收集系统、重要的硬件选型和软件流程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2.
曹东江 《江苏船舶》2009,26(1):12-14
以国际海事组织(IMO)所辖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第54次会议认可MEPC/C irc.511-修订处理机舱废油系统准则为依据,介绍了船舶机舱防油污染系统设计要点,主要在于建立合理的残油处理系统、排泄水泄放系统、舱底水污水分离系统等。  相似文献   

13.
邹学义 《江苏船舶》2010,27(2):31-34
重点研究基于LabVIEW的机舱监控系统设计的必要性、意义及其核心思想和实现过程。根据机舱自动化系统的要求,实现对船舶主机里的主机转速、滑油进机压力、冷却水出机温度、冷却水压力、主机滑油温度;发电机里的电压、电流、频率、功率、滑油进机压力、滑油温度、冷却水温度;离合器压力和油温,工作压力等船用设备的实时监控与报警、运行状态显示、历史数据与报警查询等。  相似文献   

14.
详细介绍了基于以太网的船舶机舱自动化监控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硬件采用双路监测报警系统,互为补充,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采用网络型结构,并专门选取具有以太网接口的设备,避免了设备接口的转化问题,使系统架构变得简单快速。软件具有较强的功能,界面接口丰富,可以完成参数显示、报警输出、故障诊断、曲线绘制、参数设置等功能。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易于实现和操作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王益斌 《机电设备》2007,24(10):26-29
结合现代造船模式和虚拟设计技术的特点,提出了一个机舱虚拟设计系统框架的实现方法,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船舶机舱中设备运行质量,研究其自动化控制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传统自动化控制系统性能较差的问题,设计一种新的舰船机舱的全自动化系统。该系统借鉴B/S三层结构,将本系统分为数据采集层、现场监控层以及远程管理层,并根据框架组成需要,设计系统硬件,包括传感器、CAN现场总线、遥控元件以及主控台等,最后设计相应的系统软件运行程序,为系统硬件运行提供逻辑指导。结果表明,与传统系统相比,本系统面对不断增加的负荷,其任务完成度要更高,说明本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7.
赵辅国  董庆丰 《舰船科学技术》2012,34(2):121-124,132
机舱淡水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对机舱设备的运行状态具有重要影响。其主要功能是根据机舱设备运行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经过中央冷却器冷却的淡水量,以保证淡水温度保持在设定值。在机舱设备中,该系统运行状态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船舶柴油机的技术性能和工作稳定性,而且还决定了机舱其他需要淡水冷却设备的工作状况,因此船舶机舱管理人员对淡水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非常重要。本文介绍了船舶机舱普遍采用的淡水温度自动控制系统技术,详尽分析了该控制系统的作用原理,系统存在的故障隐患以及该系统对机舱设备性能的影响。并针对系统故障隐患,提出了淡水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改进设计方案,保证系统故障时仍能保证淡水温度符合使用要求,从而提高船舶动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船舶机舱监测报警系统对于危险信号的响应时间过长。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船舶机舱监测系统报警系统,通过工控机、数据集中器、上位机和传感器构成硬件结构,利用RS-485总线连接各个硬件模块,在数据集中器、上位机进行冗余设计。软件由信息采集、报警信号上下限设定、信息匹配、发送报警信号4步组成。为检测系统工作效果,与传统报警系统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设计的智能报警系统能够迅速响应危险信号,及时反馈报警信息,降低船舶航行事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张学朴 《中国修船》2006,19(Z1):72-72
根据多年来船舶机舱通风系统修改的经验,提出了在生产设计阶段改进的问题。在生产设计中,既事先已经把风道位置与管子及电缆等统一安排好,同时又要考虑到在修船中,拆卸更换的问题,为生产和将来的维修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1关于机舱强力通风生产设计程序及方法问题(1)通风管道舾  相似文献   

20.
船舶机舱监控报警平台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船舶机舱监控报警平台的基本组成、功能及软硬件的实现方法,并给出了在Labview环境下数据采集和数据库的操作程序框图,实践证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性能优良,提高了船舶机舱监控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