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华汽摩配》2006,(2):60-61
随着汽车用品竞争的日趋激烈,一些求创新,寻突破的汽车用品经销商、代理商、汽车用品生产厂家,在保持和巩固原有汽车后市场销售渠道的同时,纷纷选择与汽车4S店合作,以拓展新的销售渠道和通路,在汽车售中过程中实现产品的销售,并且已经形成了事实。有的汽车用品厂家或经销商代理商,有的产品,并且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起到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颖 《汽车与配件》2003,(47):28-29
汽车生产厂家、经销商、银行、保险公司、消费者,以及未来独立的汽车金融公司,都在围绕着汽车这个产品实行多赢的合作。在这个完整的信贷链中,谁都可能是赢家,但同时也都面临着风险。作为信贷的主体,银行和企业不仅是战术的合作,更多的可能是战略的合作。在整个商用车的信贷体系中,客车的信贷是银行支持的重点,而对货车可能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对风险的防范上。  相似文献   

3.
汽车经销商集团模式 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一些汽车经销商大亨兼并了许多中小汽车经销商,从而形成经销商在数量上的规模经营,继而成为经销商集团。这种经销商的强势改变了经销商与汽车生产商原来的从属和依附地位。在北美地区,经销商数量过百家的汽车经销商集团有三家,而经销商数量在十家以上的也有40多家。经销商集团的权益不仅受到汽车经销商协会的保护,更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4.
时代购车行动从策划已执行了两期,对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以及广本、蓝鸟和中华几家轿车生产企业有了简单的、系统的介绍,在读者朋友们的关注下,各汽车生产厂家也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在此向热心于本活动的读者朋友、生产厂家和汽车经销商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因活动整体策划为分期介绍中国汽车生产企业和汽车产品,故有些汽车生产厂家的资料仍须等待一些时日,因此,有兴趣参与本活动的汽车企业和经销商,请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为使朋友们对整个中国车市有个整体的了解,我们将继续对中国汽车生产厂家作一系统的介绍。欢迎读者朋友们针对此项活动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并诚请热情参与。  相似文献   

5.
1日本汽车厂商在欧洲受挫 出乎日本汽车生产厂家的预料,过去的10年里他们生产的汽车品牌已经在欧洲越来越不受欢迎.日本人的失败使他们摒弃了工业界一致默认的格言:"哪里生产的产品就在哪里卖".  相似文献   

6.
透析中国汽车经销商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能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汽车经销商属于那种很有钱的商人。你想,一辆车都卖十几、几十万,一年卖出去100辆车的话,光销售收入就有上千万了,除了房地产,还有谁能比他们来钱来得快?但事实上,现在汽车经销商的日子是越来越难过了。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比较分析。 一、与过去相比,汽车经销商卖出每辆汽车的毛利大大减少。20世纪90年代初期,因为中国特殊体制的关系,当时做汽车贸易的毛利相当诱人,一辆桑塔纳可以有5万元左右的利润空间,就算是一辆货车也能有3万元左右的毛利,而且当时根本不用现款  相似文献   

7.
《中华汽摩配》2005,(3):26-27
何时拥有一辆称心的“座骑” 随着汽车市场的放开,汽车走入家庭,在我国已经不现时是稀罕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自己挑选可心的汽车。汽车生产厂家和经销商们使出浑身解数讨消费者喜欢,车型不断推陈出新,价格补偿等办法相应推出。但很多购车者真正期盼的不是厂家和经销商营销的花样,而是汽车的性价比是否合理,价位能否接受,售后服务是否无忧……最主要是商家是否讲诚信。  相似文献   

8.
饶达 《轿车情报》2010,(1):46-47
年底是展示全年业绩的关键时期,汽车生产厂家会开足马力加班加点进行生产和销售,加之2009年的产能改造绝大部分已经完成,产销量再创新高是注定的事情。在任何一个国家的汽车历史上,一年有7个月破月销量历史最高纪录可能是空前绝后的。而一个国家一年汽车产销量增长400多万辆,汽车内需一年增加450多万辆的纪录更是绝无仅有的。  相似文献   

9.
做智慧车商     
郑岳嘉 《时代汽车》2004,(11):48-49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火爆几年的国内汽车市场开始发生变化。不仅对国内汽车生产厂家带来了影响,也对庞大的汽车经销商队伍带来了影响。应该说这对汽车经销商是一次良好的市场锻炼,有利于大家正确认识市场风云变换,提醒大家去做一个智慧的汽车经销商。  相似文献   

10.
饶达 《轿车情报》2010,(2):40-41
年底是展示全年业绩的关键时期,汽车生产厂家会开足马力加班加点进行生产和销售,加之2009年的产能改造绝大部分已经完成,产销量再创新高是注定的事情。在任何一个国家的汽车历史上,一年有7个月破月销量历史最高纪录可能是空前绝后的。而一个国家一年汽车产销量增长400多万辆,汽车内需一年增加450多万辆的纪录更是绝无仅有的。  相似文献   

11.
汽车经销商集团开展服务备件集中采购的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国内汽车经销商向大型集团化方向扩张发展的趋势,在分析汽车经销商集团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提出汽车经销商集团集中采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根据目前整车企业与经销商之间的关系,说明集中采购的对象范围和方法,最后给出汽车经销商集团开展集中采购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丁一 《世界汽车》2003,(11):19-19
经销商的概念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Henry Ford在那时就认识到汽车生产厂家的 生存很大程度上取绝于经销商网络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一、市场呼唤“五日汽车” 纵观世界汽车发展的百年历史,成功企业的发展都有惊人的相似性,即一体化的公司,以规模经营方式完成产品的生产,再由相对独立具有规模经济的销售网络在标准细分的市场上完成产品的分配,企业生产的规划是根据对产品销售前景的预测进行安排,从产品设计、制造到将产品送达各个销售网点和经销商,到最终由顾客购买或者承租要花几个月甚至更长,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  相似文献   

14.
李理  汤向东 《汽车情报》2002,(20):10-14
面对中国加入WTO之后来自国外实力雄厚的汽车厂商的冲击,为了改变中国轻卡行业生产厂家多而乱,品牌杂,生产批量小,产品技术含量低的生产格局,有必要也有可能在湖北襄樊建立国家轻卡中心。  相似文献   

15.
又见狼烟起     
人们不会忘记美国汽车市场2009年那场寒冬,当年,被迫关门的美国汽车经销商数量创下了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最多记录,却换来了一个竞争力更强的团队,目前数量大概为2万多家。而我国将近6万家汽车经销商,距离这一数据,还远着。去年持续一场密集的汽车经销商退网让业内的眼光开始从雄心勃勃的汽车生产厂家转移到"哀鸿遍野"的流通领域。而今,根据最新消息,新一轮的经销商退网潮又起风了,狼烟四处飞溢。退网经销商状态萎靡,苦不堪言。宝马13欲通过网络直营的方式进行销售,这一消息应当算是最近行业内聚焦的话题。更为恐怖的是,有消息称,宝马集团宣扬,网络营销模式在未来将覆盖宝马所有车型。未来是否由宝马厂家来主导其网络营销渠道,谁也不敢妄下定论。无独有偶,特斯拉在全球建立直营店的纠纷就是一  相似文献   

16.
在法国,很多人买车不是到汽车交易中心的停车场里挑选现成的汽车,而是到各汽车品牌经销商那里,依照自己的喜好和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车身、轮胎、汽车内饰件和汽车颜色等,再与经销商签订购车合同。经销商将此合同传给汽车生产企业后,汽车生产企业根据顾客的需求合同安排生产。这样一来,行驶在法国公路上的车辆几乎没有完全一样的,但却给汽车生产企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轿车越来越像普通商品一样进入寻常百姓家,急剧膨胀的乘用车占有率如同洪水猛兽般加剧着汽车生产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矛盾关系。虽然汽车企业连年来一直高举着降价大旗,但动辄上万元的降价潮经历了四五年的风起云涌之后,车价的整体结构还是那个样,“要想买个什么级别的车,还得是那么多钱!”这是大多数汽车消费者的真实想法。究其原因,汽车生产厂家在整个产业链的强势地位还是罪魁祸首,而牢牢把握在他们手里的最低限价则是构成这一所谓降价陷阱的直接手段。“我们买车总想买到最实惠的,货比三家后,却发现同一品牌的4S店遵守着同一个最低价格。”这是无数汽车消费者在买车时的切身体会。不过,随着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实施,这一现象似乎出现了转机……  相似文献   

18.
齐克 《汽车与配件》1991,(11):17-17
汽车是列入计划实施发放生产许可证的产品,但由于我国汽车生产企业隶属关系复杂和汽车产品结构及生产组织的特点,通过几年来发证实践,存在以下问题。一、汽车是系列化多品种生产的产品,据统计,目前我国生产的基本型汽车产品有103种,专用和改装车达640种,已安排发证计划的产品仅载货汽车、微型汽车、长途客车、城市公共汽车、救护车等几种车型。大量车型都未列入发证计划。有的产品虽然安  相似文献   

19.
当你倾尽积蓄购买的汽车出现质量问题后,你除了焦急与难受外,是否想到向汽车经销商行使你的索赔权?其实,对有质量问题的汽车,消费者完全可以大胆地使用法律赋予的索赔权。  相似文献   

20.
《汽车与配件》2008,(10):44-46
对于中国汽车经销商而言,汽车销售品牌化建设也成为大势所趋。目前的中国汽车终端市场,类似于20世纪90年代美国汽车经销商通过兼并重组的集团化发展道路。因此。他们的成功经验,对于中国汽车经销商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