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在阐述电磁兼容概念的基础上,对汽车电磁兼容技术的发展、电磁兼容理论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针对汽车电磁兼容的问题,提出抑制电磁干扰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二)国外汽车电磁兼容概况 2.1德国大众汽车电磁兼性研究 德国大众从1965年起,开始建立了露天的汽车防无线电干扰测试台,1970年不断发展,完善汽车防干扰的工作范围,1978年建全了较先进的测试设备,1985年大力推进了汽车电磁兼容性中心体系的筹建工作,1987年全新的先进的汽车电磁兼容中心(EMC)竣工,并且得到大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的认可。中心根据以下:  相似文献   

3.
谢欢  杨琳 《北京汽车》2012,(1):28-30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与传统车辆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以高压和大功率为特征的电机及其控制器,其强电电磁环境与传统车辆的弱电系统有着本质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对新能源汽车用的电机及其控制器的电磁兼容测试方法进行研究。文中对现行汽车零部件电磁兼容标准中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电磁兼容测试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特点提出了合理的改进。  相似文献   

4.
汽车电磁兼容性系统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于汽车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这在增加经济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同时,也使得汽车电磁兼容问题变得更为复杂。本文提出了汽车电磁兼容系统方法,通过电磁环境分析、标准研究、设计加固、仿真预测、试验测试等手段系统解决汽车电磁兼容问题。  相似文献   

5.
汽车电磁兼容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车载电子电器部件种类和数量的增加,汽车的电磁兼容性问题日益突出,并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安全性、节能性和环保性等。文章简述汽车电磁兼容问题,简要分析汽车电磁兼容问题典型表现.重点论述影响汽车电磁兼容性的各种因素,最后提出汽车电磁兼容性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汽车电磁兼容性及其仿真预测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汽车上电子器件的增加 ,使得汽车电磁兼容问题日渐凸现出来。由于国内汽车工业相对落后和开发力量薄弱 ,汽车电磁兼容问题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电磁兼容方面的工作也大多仅限于事后的检测。本文分析了汽车的电磁干扰源、耦合路径和敏感设备 ,并讨论了其电磁兼容仿真和预测技术  相似文献   

7.
组合仪表是汽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件,其电磁兼容性直接影响着车辆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在研究汽车仪表电磁兼容测试方法的基础上,对抑制其电磁骚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和提高抗扰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对于汽车仪表系统的电磁兼容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中阐明了汽车电磁兼容性的研究意义和电磁干扰源及国际国内电磁兼容法规,介绍了电磁兼容的主要测试技术,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测试方法的有效性。文中介绍的测试技术可以对整车及零部件进行电磁兼容性试验,以满足国家法规及标准要求,提升产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汽车电磁兼容性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汽车电子化学程度的提高,产品的抗电磁干扰性能越发受到重视,同时汽车对外界环境的电磁干扰也受到严格限制,因而,为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应加强汽车电磁兼容性的研究,介绍了汽车电磁兼容性的基本概念和有关试验方法及标准。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汽车电磁兼容尤其是整车级的电磁兼容仿真流程和方法进行了探讨,阐述了电磁仿真的数值计算方法,并且着重介绍了市场上主流适用于汽车电磁兼容仿真的软件.  相似文献   

11.
宋宇 《天津汽车》2009,(10):49-51
车载电子系统过于敏感易导致操作失灵,依靠传统经验进行电磁兼容(EMC)实物测试和研发已无法满足市场飞速发展的要求,采用软件仿真汽车电磁兼容是研发的必经之路。文章介绍了CST电磁兼容仿真软件提供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以及CST拥有的天线库和线缆库在民用整车中应用的电场分布情况,指出CST软件能真实进行汽车整车部件线缆的电磁仿真,改进设计和测试流程,为企业节约大量成本。  相似文献   

12.
随着汽车电子化技术的发展,电磁兼容问题成为影响汽车操纵、控制和安全等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阐述了建设汽车电磁兼容试验室的规划,并介绍了在电波暗室、转台转毂、空调及土建各方面的工艺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3.
分析并解决一例X80车辆安全气囊系统异常报警的故障,浅谈EMC设计的基本思路,提出对后装市场产品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汽车设计中电磁兼容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国内外电磁兼容性(EMC)目前主要标准,阐述汽车电磁兼容性设计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前,汽车上应用的电子产品日益增多,用来连接这些电子产品和控制器与电源的线束也越来越复杂,所有这些控制器设备、电源、线束以及总线之间产生电磁干扰的可能性增加,潜在的危害性也逐渐加大。因此,电磁兼容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汽车电子兼容技术研究的发展状况,然后详细介绍2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来预测电磁兼容性的方法,最后经过分析和比较得出采用智能技术来预测电磁兼容性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刮水电动机是汽车上的重要电器部件,是汽车内的主要电磁骚扰源之一。在研究刮水电动机结构、工作原理和电磁骚扰形成机理的基础之上,对其电磁骚扰特性进行测试和分析,并提出抑制其电磁骚扰的方法。对于汽车电动机类产品的电磁兼容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应对智能座舱产品丰富的人机界面,车载双联屏越来越成为SUV车辆的标配产品,在享受新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如何提高车载双联屏产品的EMC性能也成为很多汽车行业内EMC工程师需要面对的新问题。本文结合车载双联屏产品的设计特点提出了一些EMC设计风险的分析方向。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车载通讯终端(T-BOX)工作原理和在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测试时所遇到的RE、BCI和ESD等常见问题;从原理设计、器件选型、PCB布局及结构设计等多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列出了车载通讯终端EMC的设计规则,确保了产品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电磁干扰产生机理的基础上,对干扰抑制措施进行了研究.在所搭建的点火系统电磁兼容试验台架上,对部分抑制措施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阻值较大及阻尼电阻长度较长的火花塞、在点火线圈的初级和次级绕组间加入屏蔽层,以及采用滤波器等可有效提高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许多新技术和新理念运用于汽车研发,也促使汽车制造企业不断创新研发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随着汽车行业不断加剧的竞争,新产品研发是汽车企业不可或缺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而汽车新产品研发中项目管理的运用也是十分必要的,不仅可以把控好研发的时间和质量,还有利于控制好成本。分析汽车新产品研发中项目管理的具体应用策略,以期为汽车新产品研发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