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解决某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振动和噪声的问题,建立了复合行星轮系和整车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力学模型对该传动系统进行扭转振动分析。在计算传动系统固有频率的基础上,通过扭转减振器的刚度匹配实现共振转速的优化。研究发现,系统在某特定转速比下出现共振特性且在一定范围内随减振器刚度增大而增大;通过减小减振器刚度可以使共振转速远离发动机怠速转速范围,从而提高整车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2.
空气悬架大客车平顺性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气弹簧具有变刚度特性,其固有振动频率要比钢板弹簧低得多,且不随汽车承载质量的变化而改变。安装有空气悬架的汽车车轮动载荷小,可以获得良好的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减小了高速行驶车辆对路面的破坏。空气悬架在汽车悬架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以安装有空气悬架的大客车为研究对象,利用多体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空气弹簧大客车整车动力学仿真模型,并对其平顺性进行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3.
动力传动系统弯振与扭振是引起诸多后驱汽车车内轰鸣声的共性问题。某前置后驱柴油机汽车在全油门加速工况时,动力传动系统的多个耦合弯振频率及其3阶扭振造成车内多个转速下的噪声峰值。通过进行动力传动系统扭振计算分析与弯扭振试验研究,采用减小动力传动系统激励源与改变该系统弯扭刚度的方法,解决了由于动力传动系统弯扭振动特性引发的NVH问题。  相似文献   

4.
汽车传动轴振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1)对于跃进汽车传动轴的振动问题,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改变传轴的悬挂刚度,协调整个传动系统的频率。2)对于传动轴悬挂刚度的设计,应当使得发动机激励频率与传动系统固在频率之比λ≥2,而不是传统设计中常用的λ≤0.4。  相似文献   

5.
油气弹簧非线性特性对车辆平顺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推导并建立了某工程车辆油气弹簧的非线性刚度和阻尼特性的数学模型,并将其导入到车辆模型中。根据汽车悬架质量分配特点.将汽车简化为两自由度的舣质量振动系统,对此两自由度模型的车轮加速度、车身加速度和悬架动行程进行了仿真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非线性油气弹簧能很好地衰减由路面传递来的振动。分析了刚度和阻尼的变化对车辆平顺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一种操作便捷的新型振动仿真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实际车辆进行行驶平顺性分析。文章在建立1/4汽车二自由度模型的基础上,以桑塔纳2000Gsi型麦弗逊前悬架为例,通过计算得出悬架刚度、减震器阻尼系数,与白噪声经积分法产生的路面激励一同作为悬架振动系统仿真模型的基本参数输入其中。通过分别独立改变路面激励、行驶车速,利用仿真模型输出的图像与数据,对车辆行驶平顺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证明了所建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且在进行悬架振动特性分析过程中,利用该仿真模型能方便快捷地对相应参数进行独立调整,即可获得直观的振动特性图像与数据,为进一步精确控制与分析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高普  刘辉  贝文瑾  项昌乐 《汽车工程》2023,(9):1753-1764
随着车辆齿轮传动系统向着高速、重载和大功率的方向发展,结构日趋复杂,运行工况多变,极易发生零部件损伤故障,影响系统运行可靠性。建立准确的齿轮传动系统模型,研究系统典型界面传递特性变化规律,是系统故障检测和定位的关键技术基础。本文综合考虑齿轮时变啮合刚度、啮合阻尼、齿侧间隙及轴承支承刚度等关键影响因素,建立定轴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结合振动特性试验测试,有效验证齿轮传动动力学建模的准确性;然后针对齿轮啮合界面和轴承界面,构建典型界面力模型,以振动信号传递的衰减系数量化表征传递特性,开展典型界面振动传递的仿真和试验研究,揭示振动信号在齿轮传动系统传递的本质规律,为车辆齿轮传动系统故障检测中传感器测点布置提供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电动车动力传动系统与传统汽车相比,省略了离合器,所受的激励也不同。因此,有必要研究电动车动力传动系统的扭转特性。在建立某电动车电机动力传动系统扭转振动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传动系统的固有特性,并结合加速过程中动力传动系统受到的激励,研究了传动系统扭转性特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键合图理论建立了五自由度汽车振动系统模型,以CA1026LF轻型货车为对象,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悬架非线性弹性特性对纵向角振动的影响,提出了控制方案并研制出具有非线性一特性的扭杆悬架控制机构。实验结果表明,该机构可明显减小汽车制动工况下的纵向角振动。  相似文献   

10.
建立汽车传动系统悬置的数学模型,并确定悬置系统隔振评价指标。通过对某汽车悬置系统的刚度的优化设计,系统固有频率稍有增加。各方向振动解耦度均大于90%。动力传动系统悬置y方向位移在3mm左右,较刚度匹配前的7.7mm大幅减小,悬置隔振效果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前小偏置碰撞(25%重叠碰撞)在世界汽车安全领域正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分析现有车身结构在碰撞形式、侵入量、加速度以及被动约束系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沃尔沃S60与奥迪A4在碰撞过程中4个阶段不同的表现为例,得出碰撞第2阶段是影响25%偏置碰撞结果的关键过程,该阶段中车身shotgun封闭环状结构对25%重叠碰撞起到重要作用.指出车身结构、底盘悬挂摆臂结构件在碰撞中的变形趋势以及气囊气帘布置等是未来车辆被动安全提升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刘珍海 《天津汽车》2012,(10):39-43
为了掌握假人大腿伤害机理,解决汽车实际碰撞中假人大腿伤害超标问题,文章首先通过应用Hyperworks和Dyna等软件仿真分析得出大腿伤害的机理,即碰撞中假人下肢与仪表板第1个接触点是假人的小腿且会造成较大的膝盖滑移量,然后针对具体车型问题提出降低仪表板刚度的优化方案,最终通过实车碰撞试验验证解决方案的有效性。提出保证碰撞中假人下肢与仪表板的第1个接触点是假人膝盖的IP型面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根据汽车前悬架的相关知识,以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利用ADAMS软件建立具有双横臂式独立前悬架的某轻型客车模型,并在前悬架部分定位点坐标改变的情况下对其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结果显示,改变前悬架部分定位点坐标后,前轮外倾角变化范围增大。  相似文献   

16.
从模型建立、加速度、侵入量、变形模式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某车型正面偏置碰撞仿真对标分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18.
客车正面碰撞安全性仿真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所建立的客车有限元模型,进行其正面碰撞仿真分析。针对客车前部吸能区短、发生正面碰撞时吸能效果差的特点,提出在客车前部增加吸能模块的设计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前部吸能模块能吸收大部分碰撞能量,使整车的耐撞性能提高,使乘员的损伤风险降低,表明所提出的改进方案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任志广 《汽车工程》2002,24(4):356-358,293
介绍了中意车前围改型的全部过程,对概念设计、全尺寸模型的制作、涂装评审等方面作了全面的阐述,以两个1:1模型为例介绍了三维造型中经常遇到的难点问题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前挡风玻璃爆裂的原因分析,提出前挡风玻璃强度试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