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路基不均匀沉降对沥青路面Top-Down开裂的影响规律,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路基不均匀沉降作用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三维仿真模型,结合工程实际简化路基不均匀沉降效果并标定有限元模型的参数值,分析沉降对Top-Down开裂的影响和裂纹位置对Top-Down裂纹扩展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沉降对Top-Down裂纹扩展...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高填路堤沉降规律,依托浙江景文高速公路第五合同段的高填方路段,分别采用常规水准尺和基于单点沉降计的自动化检测设备,监测了试验路段不同高程位置处的路基沉降情况,并绘制了监测期内路堤的沉降量曲线图.结果表明:路基整体沉降量与监测点高程有关;相较于常规监测手段,采用单点沉降计的自动化观测的稳定性更好,研究可为实际工程中...  相似文献   

3.
路基加宽工程中新老路基不均匀沉降会使路面结构受力状态发生显著变化,文章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将新老路基不均匀沉降转换为结构层底脱空,进行多种不同脱空深度的路面结构力学分析。分析认为沈大高速公路路基加宽容许工后不均匀沉降差应在1.6cm以内,不均匀沉降坡比不大于0.4%时,沥青路面不产生结构性破坏。  相似文献   

4.
桩板结构路基沉降影响因素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对无碴轨道桩板结构路基的沉降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基于弹塑性本构关系,用面-面接触单元来考虑桩土间的接触问题,分析了桩板结构路基沉降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指明影响路基沉降的重要参数,为今后桩板结构路基的沉降计算及数值模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蒋向军 《路基工程》2023,(1):159-164
基于某沿海高速铁路采用管桩+桩帽加固路桥过渡段深厚软土路基,建立土-路基-桥台-桩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高铁路基加固后的桥台及台后过渡段路基的变形特性进行分析,并与实测值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管桩和桩帽组成的新型结构对路基进行加固,可较好地控制桥台和路基的沉降,缩短沉降稳定时间,可用于无砟轨道路基软土地基加固。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立整体式轨道、路基三维有限元梁-体模型,考虑各结构层间的非线性接触关系,分析在自重作用下,不同波长、波深的路基沉降对整体式轨道钢轨变形和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式无砟轨道在自重作用下会发生跟随性沉降,沉降波深增大,钢轨沉降幅值和主应力增大,轨道与路基从贴合转为脱空;沉降波长增大,钢轨的沉降幅值增大,而钢轨的主应力先增大后减小,轨道与路基从脱空转为贴合;在余弦型路基沉降起、止点处钢轨出现轻微翘曲,其变形范围相对于路基有所扩散。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路基的沉降特性,总结了各种沉降分析方法,得出双曲线法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简单易操作,可用于路基沉降预测.结合邵怀高速公路某段路基的沉降特性,采用双曲线法对其进行沉降分析和预测,对比实测沉降资料,两者误差很少,最大不超过3%,充分说明了双曲线法在路基沉降预测中的适用性和高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砂井地基路基沉降等效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砂井打穿地基的三维固结进行一维等效换算,推导砂井地基沉降的等效参数计算方法,同时对路基的侧向位移模型作了探讨,推导路基粘弹性二维沉降的等效参数方法,运用简化双曲线模型分析路基的分级加载情况,用文中方法和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
为了深入了解毛细作用对拓宽路基的影响,文中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建立了拓宽路基三维模型,分析了毛细作用对拓宽道路沉降变形特性的影响,并分别研究了差异土质、台阶设计尺寸、新填路基高度对路基差异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毛细作用的影响下拓宽道路两侧的差异沉降均呈"~"形,且毛细水上升高度对差异沉降有着显著影响。另外,通过控制台阶高宽比及路基高度可以有效缩小差异沉降。  相似文献   

10.
刘鑫榕 《中外公路》2019,39(4):192-195
以某地铁双线盾构隧道下穿高速公路路基工程为研究背景,基于FLAC~(3D)软件建立下穿隧道三维有限差分计算模型,研究盾构隧道长距离下穿高速公路路基段施工对路基的扰动影响规律,并分析袖阀管注浆加固对路基变形的控制效果,得到合理的加固参数,基于现场实测数据分析了加固措施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双洞隧道施工过程中路基最大沉降会由先行洞侧逐渐往后行洞侧隧道上方偏移,最大沉降值远超规范允许值,需采取有效路基保护措施;注浆加固对减小路基沉降效果较为明显,增大路基加固厚度对于控制路基沉降存在"极限值",当加固厚度超过极限值时继续增大加固厚度对路基沉降减小作用不明显,加固厚度10m为加固"极限值";隧道施工完成时路基沉降约14.55 mm,路基沉降在安全可控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在道路工程建设中经常碰到软土路基处理的情况,塑料排水板是处理软土路基的有效方法之一.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路基,可缩短软土层的压缩排水时间和路基沉降时间,加快软土路基的固结速度,提高路基承载力,减小路基的工后沉降.从理论上对打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路基前后的效果进行分析,反映出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路基的有效性,为进一步研究分析地基压缩沉降和固结稳定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三维有限元的方法进行三维固结计算,模拟路基扩建工程的地基变形,研究桥头部位的加宽过程中路基的变形、附加沉降分布、桥台与路堤连接段的沉降差异,以及工后沉降随时间变化等问题,这明显有别于二维有限元的分析方法,可为地基处理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应用弹塑性有限差分法,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及协调,建立许漯高速公路微型夯扩碎石桩加固路基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差分计算模型,研究微型夯扩碎石桩加固路基的变形特性。分析了桩间土模量、桩长及面积置换率等参数的变化对复合地基沉降、桩端沉降及桩土应力比的影响。通过计算获得了微型夯扩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规律,为微型夯扩碎石桩加固高速公路路基的设计和沉降计算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益娄高速公路岩溶区建设路段路基稳定性,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了实际地质条件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分别分析了溶洞处治前的路基稳定性及溶洞注浆填充后的加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当溶洞未处治时,数值分析与理论计算结果较为一致,溶洞顶板无法满足路基承载力要求;顶板产生剪切破坏,使得路基产生张拉破坏,进而引起路基表面发生明显的不均匀沉降趋势。对溶洞进行注浆填充处治后,溶洞顶板稳定,路基表面的不均匀沉降曲面由原来的"漏斗形"变为"半柱形",最大沉降量减少了28.2%,差异沉降满足路基的变形要求,保障了路堤及溶洞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长短桩加筋路基在处治桥头差异沉降中的作用,应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桥头过渡段三维模型,分析了不处治情况下桥头沉降特性,对比了等长桩和两种长短桩对沉降的影响、单一法与长短桩联合格栅法的处治效果。结果表明:不进行地基处理的桥头处存在较大纵坡差;长短桩能使沉降平稳过渡,利于行车;长短桩联合格栅不仅能减小沉降量,还能避免桩基路段结束处的跳车感;随路基高度的增加,道路沉降量随之增加,但不同处治方式的沉降规律不受路基高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软土地基路基超载预压卸载时间的确定是软土地区公路工程建设中面临的技术难题之一.路基规范对卸载时间采用双标准控制,采用超载预压一段时间卸载后,地基沉降速率会发生变化,其沉降速率控制标准也有所不同.该文首先分析软土地基路基最终沉降量和填土高度的关系;结合实际工程——天津滨海新区软土地基桥头段路基采用加固土桩及预压处理时的实测沉降数据,运用双曲线法,根据预压土顶的沉降速率确定路床顶的沉降速率从而判断沉降速率是否达到规范规定值.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滨海新区软土地基路基上的加固土桩+预压处理路段,双曲线对于预压半年内的沉降拟合和实际情况最相符;根据路床顶的沉降速率方程判断卸载时间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晖光 《公路》2001,(7):47-50
提出了软土路基设计为过程化设计的概念,在此基础,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数学方法,建立软土路基沉降变化趋势面实用模型的过程和方法,并给出实例,为进一步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定量研究沉降趋势,实现工后沉降量的精确预测和控制模型的建立,以及在计算机上实现三维量化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公路改扩建项目建设水平,分析了路基差异沉降量的计算理论和主要原因,利用ANSYS15.0绘制数值模型,得到新老路基间的不均匀沉降变形,并探讨加宽高度、填料重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路基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基本呈中间小两边大的"凸"形变化趋势,其最大值分别位于土路肩的边缘和新老路基结合位置;随着加宽高度和填料重度增加,加宽路基和地基土各监测点的沉降变形和新老路基间差异沉降也随之变大,且路基加宽高度从2 m至12 m,新老路基不均匀沉降提高129.3%,填料重度每提高5 kN/m3,新老路基差异沉降平均增加79.4%.  相似文献   

19.
针对新旧路基衔接处路基沉降不均匀对道路的影响,分析总结了路基加宽的方式及路基加宽结合处产生不均匀沉降的病害;研究了土工格栅在控制衔接处不均匀沉降的加固机理,并通过现场试验分析了其加固效果;提出了实际工程中新旧路基衔接处不均匀沉降的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典型台背路基的沉降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台背路基的应力和变形特点,结合衡枣高速公路上桥头台背路基的沉降观测资料,比较分析了台背路基、高填方台背路基与一般路基不同的沉降变化规律,分析了地基条件和填土压实度的差异对台背路基沉降的影响,为台背路基的沉降计算分析和台背处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