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管学文  张鹏飞  李捷  毛月  张精岳 《公路》2022,(8):177-182
为系统研究由在役桥梁更换下来的退役支座的质损病害和剩余力学性能,以润扬大桥更换下来的退役盆式支座为例,开展支座外观检测与力学性能试验的研究,以确定服役支座更换的质损病害;开展退役支座性能提升技术研究,并进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退役支座的质损病害是耐磨板发生严重磨损,导致摩擦系数增大至0.05,改变了桥梁原有约束体系,并增加了支座锚棒被剪断的风险;采用更换耐磨板的再制造方案是可行的,可实现对退役支座的二次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小半径曲线连续梁桥存在的支座承载力不足、支座脱空及支座偏压等病害,经过计算分析、方案比选,选用等比例顶升方案更换病害支座。通过试顶,调整千斤顶布置,使顶升合力与箱梁重心重合,避免顶升过程中箱梁发生扭转、横向偏移;顶升过程中实时监测箱梁位移与应变,确保顶升安全。并采用结构胶充填支座脱空、用锲形钢板解决支座偏压病害。支座更换后,其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3.
针对宣(化)大(同)高速公路K235+ 064和K237+ 491段连续现浇板桥的支座安装缺陷造成的支座偏位、异常滑移等病害,提出了同压力不同步卧式千斤顶顶升的支座更换方案,并且介绍了在支座更换过程中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要点,从实践上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对于连续现浇板桥的支座更换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交通量的迅速增长,许多道路需要进行拓宽.该文以某高速公路拓宽连续箱梁桥的典型支座病害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病害产生的原因是新桥混凝土收缩徐变造成的,并提出了利用二次落梁进行局部顶升更换支座的处理方案和具体的实施步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此类病害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该文结合工程实例简述既有高速公路桥梁支座存在的病害问题及支座对桥梁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并结合病害情况介绍顶升更换支座施工技术在既有高速公路桥梁改造中的具体应用。详细论述了顶升更换支座施工技术的施工原理,施工工序及其应用价值,为同类工程提供了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针对空心板梁桥支座的特点及其功能要求,分析支座的主要病害以及产生的原因和对桥梁结构的影响。提出按病害类型对支座维修或更换的处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公路桥梁支座更换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座破坏是一种常见的桥梁病害.文中根据桥梁支座更换与维护方面的工程经验,提出了在保证交通的条件下进行桥梁支座更换的施工方法及安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桥梁运营年限的增长,支座病害突出,支座的更换是桥梁重要的维护项目,通过工程实例计算分析支座更换对主梁及盖梁的影响,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崔海 《中外公路》2019,39(2):169-172
支座是桥梁的重要组成构件,由于各种原因在运营多年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害而不得不进行病害整治甚至更换。该文结合具体的工程项目,详细阐述某铁路钢桁梁桥采用单向活动支座代替辊轴的支座病害整治的设计及施工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因施工等原因,桥梁的支座病害越发明显。在常规支座病害维修中,主要通过顶升施工工艺,更换支座。通过某实际工程,采取改变限位装置的方法,来改善支座受力,达到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武汉目前正在长江I级阶地地区大规模进行地铁建设。在地铁车站基坑回筑施工阶段,由于换撑会严重滞缓主体结构施工,许多施工单位尝试将原设计换撑方案修改为不换撑的方案以加快施工进度。以武汉地区某地铁车站基坑工程为背景,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分析地下水位变化及有无换撑条件下地连墙变形和弯矩、地表变形、支撑轴力变化规律。理论及实测分析结果表明: 坑外水位的降低导致作用在地连墙上的水土压力减小; 当坑外水位小于-6.3 m时,地连墙水平位移及墙后地表沉降较原设计换撑方案仅增加10%左右; 地连墙弯矩和支撑轴力均满足原设计要求,优化后的换撑方案是可行的。由于施工中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当采用无换撑方案时需密切关注坑外水位及地连墙变形的变化,以保证工程安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程海霞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12):106-108,116,7
通过对兰州市七里河黄河大桥主梁更换设计方案比选,简述价值工程的分析方法在工程设计方案比选阶段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宋诗文 《隧道建设》2017,37(Z1):91-98
北京地铁9号线军事博物馆站北换乘厅南侧紧邻复兴路和既有1号线,附近管线众多,周边环境复杂,对地层扰动影响较高,地层中下部以黏土岩、砾岩为主,整体稳定性较好,原设计方案采取咬合桩止水及基坑底部换撑等加强措施。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为了合理缩短工期、减少造价,结合实际工程经验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和原设计方案相比,优化设计方案取消了咬合桩及换撑,对第4道支撑位置进行了调整,并更换了防水材料。同时,采用北京理正深基坑分析软件对优化设计前后的基坑开挖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在按优化设计方案施工的过程中进行严密的监控量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最终给出以下建议:1)深基坑支护尽量不采取换撑的方式;2)设计方案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设计,要以软件计算作为参考依据;3)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要进行严密的监控量测,并重视数据反馈。  相似文献   

14.
王俊生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202-205,M0021
从桥梁全寿命经济性设计观点出发,提出组合梁混凝土桥面板可更换方案,基于该方案,对桥面板更换过程中桥梁结构的受力以及不同的更换顺序对钢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从施工操作简单、结构安全性能佳的角度提出了桥面板更换的最优策略,确保大桥在维护特别是桥面板更换时的结构安全,同时保证大桥的百年寿命要求。  相似文献   

15.
张卿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156-157,169,M0017
污水管道修复技术目前在大量改造的老旧排水管道上广泛使用。以某管网工程新建污水管道修复更换为例,提出非开挖紫外线原位固化修复、支护开挖管道更换+非开挖局部管道修复、现状钢筋混凝土管内衬钢管加固修复、管道周边注浆加固+管道内裂缝修复四个方案,并对该四个方案进行比选,最终推荐采用非开挖内衬钢管加固修复方案,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中要进行盾构刀盘常压下修复的工作,须在盾构机周边进行防渗墙和地基加固的施工。该文阐述了采用超深搅拌桩方案进行盾构常压换刀的方案选择过程,并介绍了其施工工艺及主要设计参数。文章最后总结了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某钢结构景观桥投入运营后,人走至跨中位置时,能明显感到桥梁横向晃动,须进行加固改造。文章首先从桥梁结构布置、节点做法介绍了桥梁现状概况,然后采用Midas建立模型进行分析,模型位移计算结果不收敛,初步判定为结构体系不稳定。文章提出三种加固措施,将铰接支座改造成固定支座、将钢梁铰接连接节点改造成刚接节点、增加支撑,并分别建立模型进行分析,最后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理论与实际的出入,推荐采用将钢梁铰接节点改造成刚接节点并增加主梁交叉支撑的方案,按方案加固后横向晃动问题消失。通过该桥的分析及加固方案设计,对以后类似工程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戈铭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187-190,M0019,M0020
在以往工程实践中,同步顶升技术在公路与市政桥梁改造时应用案例较多,但铁路桥梁大高度整体同步顶升的项目还相对较少。依托某单线铁路特大桥调坡工程,研究了PLC同步顶升技术在多跨简支T梁整体顶升中的应用方案和施工流程,提出了支撑体系稳定性控制、顶升系统可靠度检验以及顶升过程施工监测等施工控制要点。该桥梁体最大顶升高度达0.754 m,整个过程安全可控,且实现了工期和造价双节约。实践证明,PLC同步顶升技术在铁路桥梁坡度调整、支座更换、净空增加等工程中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针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选择的优化目标,在建立支护方案评价的指标体系基础上,该文论述了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的详细步骤,并通过了工程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的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可供工程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0.
南淝河中游重点排口初雨污染控制工程建于合肥市南淝河两岸,北起滨河路与和平路交口,南至滨水公园。在滨水公园处(巢湖南路与铜陵路交叉口)建设一座埋深22.5 m的大型雨水泵站,采用灌注桩结合五道钢支撑支护体系开挖施工,该泵站结构无中层板,原拆撑方案采用“闷拆法”施工,即泵站结构全部完成后再拆除,施工过程中侧墙钢筋需穿越钢支撑构件,施工情况复杂,会对结构防水及混凝土浇筑质量产生隐患。经研究讨论及理论计算后,拆撑方案优化为利用现有腰梁及结构中隔墙进行换撑,该方法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且保证了主体结构施工质量,可给其他类似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