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降低船舶轮机构转速控制时的负载扭矩,设计提出了一种船舶内部齿轮新型转速控制方法。根据齿轮传动过程的动态激励和齿轮扭矩,对船舶齿轮机构进行应力分析,获取齿轮接触面应力参数,重组齿轮传动态势,对齿轮下箱体之间添加顺序接触,根据啮齿频率,提取啮齿传动仿真曲线,根据齿轮瞬态动力学分析结果,对齿轮机构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并提取拟态曲线,将其与上述提取的传动仿真曲线进行拟合比对,获取当前齿轮转速的瞬态曲线,实现船舶内部齿轮机构转速的瞬态控制。实验数据表明,应用该控制方法进行船舶内部齿轮机构转速控制时,正常运行环境下其负载扭矩降低了35%,极端环境下降低了30%,可以证明该方法具有真实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船舶航向控制方面采用的传统控制算法,在对船舶航向数据计算过程中存在数据迭代分析准度失常,无法适应性逻辑推导航向数据量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遗传学习算法的船舶航向智能控制方法,利用遗传算法作为理论算法,对船舶航向数据进行遗传数据的建模,从而得到迭代航向控制量计算因子;接着,引入基于遗传算法的NRD蚁群学习算法,对得到的迭代航向控制量计算因子进行最优控制因子的蚁群化计算,得到船舶航向控制的最优适应控制参量;最后,引入适应性控制算法将最优适应控制参量导入算法,使其生成航向适应性计算逻辑策略,最终实现船舶航向的智能化控制。实验数据表明,提出的方法在航向数据迭代分析计算准确性上,准确度较高,满足可行性与有效性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3.
已有方法存在响应时间较长的问题,提出一种人工智能的船舶内部齿轮机构转速控制方法。基于多间隙模型进行船舶内部齿轮机构的动力学建模,建模时考虑齿侧间隙和轴承径向间隙。根据构建的船舶内部齿轮机构动力学模型对齿轮机构实施应力分析。对其扭转震动进行简化,根据应力情况,通过Ansys软件表现齿轮机构的应力模态,对应力坐标进行仿真构建,针对啮合位置实施仿真接触应力分析。根据应力分析结果,基于人工智能技术中的技术层技术设计一种PID转速控制器,使用的技术为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具体使用的是信息理解技术。对船舶内部齿轮机构进行转速数据包的仿真,对设计方法实施转速控制能力的仿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设计方法可以始终保持在500 ms的响应速度上,转速控制也很精准,满足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由于传统的船舶重力匹配导航系统采用非智能搜索策略,因此在嵌入式架构下出现抗干扰性差、可靠性下降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嵌入式船舶重力匹配导航系统可靠性检测方法。首先引入蜂群算法,对传统重力匹配策略进行修正;然后通过引入侵入式阈值算法,对修正后的策略进行权重模型优化计算;最后,通过引入OGL算法,完成对模型异常重力值的检测计算,实现重力匹配导航系统可靠性的检测;最后设计一组仿真实验,通过实验证明提出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现有舰船综合电子通信系统采用的传统逆变器周期控制计算,存在电容单电周期参量计算策略缺失,同步调节出现误差,导致控制电路的整体逆变周期控制失常。对此,提出舰船综合电子通信系统逆变周期控制技术。提出的技术主要针对现有逆变器周期控制同步调节误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引入电容电流推导算法,对控制电路逆变器电容电流参量进行修正。最后,引入半周期过零畸变控制算法,对逆变周期缺失策略进行更新,完成对舰船综合电子通信系统逆变周期的控制。通过仿真实验对提出的技术方法进行可行性测试,证明其满足提出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根据船舶机舱油气释放特性和环境特点,利用舱室环境集总参数模型,提出主齿轮机组油气释放速率的计算方法,并结合某型船舶的实测数据,计算了不同主齿轮机组输出转速下的油气释放速率,对比了集总参数模型对连续变工况下的机舱油气浓度预测效能。同时,初步研究了油气释放速率与主齿轮机组输出转速之间的相关性,对船舶油气净化系统设计和污染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传航行轨迹精准控制算法在多船并行情况下,由于计算中没有区分航线航向,造成航行精准度较低,为此提出多船并行航行轨迹精准控制算法。构建船舶轨迹精准控制模型,根据船舶航行目的生成船舶运行轨迹,以实际航行轨迹为基础计算船舶定位航线,分别计算船舶直线航行控制轨迹以及曲线航行控制轨迹,完成多船并行航行轨迹精准控制算法设计。设计仿真实验,通过模拟使用环境,将提出算法与传统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提出方法计算的航行精准度更高,证明研究方法具备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现有方法由于数据计算处理时间过长,存在着超调较大、调节时间较长的缺陷,无法满足现今船舶稳定航行的需求,为此提出云计算技术下船舶发电机组转速控制方法研究。构建船舶发电机组调速器数学模型,获取发电机组负载模型,以此为基础,引入云计算技术设计云模型控制器,并将其与PID控制方法有效结合,确定比例因子、量化因子与PID控制参数,调节云模型控制器,从而推动调速器运行,最终实现了船舶发电机组转速的自动控制。仿真实验结果显示,与现有方法相比较,提出方法超调较小,调节时间较短,充分说明提出方法转速控制性能更佳。  相似文献   

9.
传统船舶动力定位控制算法,在动力输出参量耦合情况下,存在动力阈值系数定位误差过大的问题。导致后续控制变量周期变化不稳定,无法准确控制船舶全局动力输出。为了解决上述动力定位控制问题,提出模糊控制方法的水面船舶动力定位控制。基于模糊控制方法的广域性,对动力控制参量进行模型计算;根据模型完成对动力变量目标位置定位量的优化。最后,根据优化阈值利用模糊神经算法,完成对输出控制量策略的更新,实现提升动力定位控制精准度,减小控制误差的效果。通过与传统算法的效果对比表明:提出的控制方法,具有定位速度快、精度高、资源消耗小的特点,更适合实际船舶动力定位控制场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传统船舶动力推进装置控制算法,存在动力装置输出动力阻力定位误差大,导致控制算法输出层面的非线性ESO参量条件变量缺失,造成算法整体控制输出量精度下降。针对动力阻力定位与非线性ESO数据量缺失导致的问题,设计提出船舶动力推进装置稳定性控制研究。通过对船舶推进装置动力阻力指标进行匹配,准确定位动力阻力分布位置;采用非线性ESO数据模型,对动力阻力值进行非线性ESO数据建模;根据非线性ESO模型数据,完成对动力装置稳定控制量的计算。仿真实验数据的对比结果,证明了提出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