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动力集中动车组制动技术现状,提出了我国200 km/h动力集中动车组制动系统设计目标,分析研究了制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主要功能及作用原理。200 km/h动力集中动车组制动控制系统技术方案比既有160 km/h动力集中动车组的制动技术性能有较大提升,提高了紧急制动和常用制动功能的可靠性,同时考虑了连挂回送及混编需要。  相似文献   

2.
350km/h高速动车组制动技术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速列车作为高速铁路新技术的核心,其技术进展日新月异。在350km/h速度级高速列车中,最难解决的核心技术之一是制动系统的研制。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钱立新研究员,就350km/h高速动车组制动技术的最新进展这一专题接受了本刊编辑部的专访。钱立新研究员重点介绍了350km/h高速动车组在制动系统设计时,采用强化复合制动的方式,加大动车再生制动功率,提高制动盘的制动功率,用微处理器控制的制动控制器协调各种制动方式的作用。同时指出首次采用电阻制动作为安全制动方式确保安全制动距离,也为减轻制动系统簧下质量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高速动车组电空制动系统试验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建设了高速铁路系统试验国家工程实验室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试验室,这是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试验研究和创新平台,实现对300~500km/h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及关键部件的研究性试验、性能试验和可靠性试验。高速动车组电空制动系统试验台是试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试验台围绕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的发展方向和关键技术,可以进行高速动车组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的匹配特性试验、系统联调试验和测试验证。还可以进行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关键气动部件和电气部件的性能试验、可靠性试验及测试验证。  相似文献   

4.
300 km/h动力分散电动车组制动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将要研制的 3 0 0km/h电动车组中制动方式进行了分析论证。在“先锋号”和“中华之星”高速动车组研制的基础上 ,通过理论计算及比较 ,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制动方式 :动车采用合金锻钢轮装制动盘 电阻制动 再生制动 ,拖车采用合金锻钢轮装制动盘 盘形涡流制动。这样的配置可减轻制动盘和闸片的负荷 ,制动装置的制动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满足 3 0 0km/h电动车组所需的制动力以及制动距离的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将要研制的300km/h电动车组中制动方式进行了分析论证.在<先锋号>和<中华之星>高速动车组研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计算及比较,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制动方式动车采用合金锻钢轮装制动盘+电阻制动+再生制动,拖车采用合金锻钢轮装制动盘+盘形涡流制动.这样的配置可减轻制动盘和闸片的负荷,制动装置的制动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确保满足300km/h电动车组所需的制动力以及制动距离的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6.
对高速动车组用制动夹钳材料的化学成分、铸造性能及热处理工艺进行了介绍。浇铸了3种型号的制动夹钳,并对其进行了静强度试验、扭矩疲劳试验和振动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材料生产的制动夹钳各项性能指标完全满足200~300km/h动车组制动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王俊勇  张昕 《铁道车辆》2005,43(2):22-24
论证和分析了国内外动车组制动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了我国200km/h~350km/h动车组制动系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时速350km/h高速列车在紧急制动过程中将产生巨大的热负荷,制动过程中闸片的瞬时温度将达到900℃以上,在此极端工况下普通的闸片材料将难以胜任。根据UIC标准相关要求,结合中国高速列车的运用特点,研制出一种性能优良的高速列车铜基粉末冶金闸片,经大量试验研究分析最终证明所研制高速动车组粉末冶金闸片摩擦性能优良、导热性、耐磨性好,对制动盘无损伤,满足350km/h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相关需求。  相似文献   

9.
270km/h高速列车制动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满足我国270km/h高速列车制动技术条件,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开发研制了新型高速列车制动系统.该系统主要特点体现在微机直通电空制动控制系统,大制动功率盘形基础制动以及高性能电子防滑器等,使高速列车在270km/h的运行状态下,实施空电联合制动时,实现了3100m距离内安全停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先锋号电动车组制动力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先锋号动力分散交流传动电动车组是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最高速度达250km/h,是目前国内最为先进的动力分散型高速动车组。本文对其采用的制动系统参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通过台架试验以及线路试验结果表明,该制动系统能够满足先锋号制动力和制动距离的要求,并会在今后我国客运列车的提速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0 km/h动车组制动控制装置试验台简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栾军  王明海  庞元凤 《铁道车辆》2007,45(7):36-36,43
随着我国200km/h动车组技术的引进和生产,急需配备相应的试验装备。200km/h动车组制动控制装置是关系到列车安全运行的关键装置,而目前国内尚无对其性能进行检测的试验装置。为此,四方车辆研究所研制开发了具有良好兼容性的200km/h动车组制动控制装置试验台。  相似文献   

12.
高速动车组引进制动系统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外高速动车组先进制动系统的技术现状,并进行了分析比较;结合我国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现状,提出了引进国外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高速动车组用制动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选材试验和改进结构设计,研制的高速动车组制动盘材料的常温及高温下机械性能较好、热膨胀系数较小、热传导系数较高并且锻造工艺性能好.高速动车组制动盘与粉末冶金闸片相匹配的摩擦副,其摩擦制动性能良好,安全可靠性较高,能满足200 km/h和300 km/h高速动车组的运行要求,可以在200 km/h和300 km/h高速动车组上装车试运行.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有动车组技术条件规定了速度350km/h及以下速度等级动车组的制动距离,对于更高运行速度的动车组,国内外均还未有制动减速度参数和制动距离标准。由于动车组的制动动能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动车组在更高运用速度时,施加空气制动会产生更大的热负荷,现有的制动盘的耐热裂性能和抗热衰退性能无法满足。在分析速度350km/h中标准动车组的制动距离、控制减速度等参数基础上,讨论了初速度400km/h的制动距离参数,对于初速度400km/h的纯空气紧急制动EB和UB,分别提出两种制动控制减速度方案,并进行了热负荷计算和制动距离校核,对比之后,给出了合理的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速动车组牵引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200km/h的交流传动动车组已经运行在沪杭、沪宁既有线上。未来350km/h的交流传动动车组将在京津、沪宁城际铁路和京沪高速铁路上运行。高速动车组具有重量轻、粘着利用好、起动加速度快等特点。以CRH2型4动4拖8节编组为例,介绍交流传动动车组牵引加速度、牵引力、制动力和制动距离等的计算,以及在故障情况下的运行特点。  相似文献   

16.
安鸿 《铁道机车车辆》2004,24(Z1):81-84
根据 2 0 0 4年《铁路主要技术政策》对 160km/h快速货车制动系统的要求进行制动估算与分析 ,确定160km/h快速货车制动系统的配置。  相似文献   

17.
邓之明 《铁道车辆》2006,44(11):15-20
通过对高速动车组制动减速度、制动功率、制动粘着利用和各种基础制动方式的分析,对“中华之星”动车组电动力制动与空气制动的比较,以及对微机直通电空和微机自动电空2种制动控制方式的选择,提出了对我国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设计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和谐号动车组基础制动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号动车组基础制动装置是高速列车在制动系统其他制动措施失效情况下的最后一道安全保障。在分析高速动车组基础制动装置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介绍了和谐号动车组基础制动装置的工作原理、组成、选型原则及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动车组及城轨制动计算软件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车组和城轨在运行速度、运行工况、载荷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为了在同一平台上实现动车组和城轨的制动计算,分别研究了适用于动车组和城轨的制动计算方法,开发了集成两种轨道车辆制动计算算法的专用软件。制动计算方法充分考虑了电制动和运行阻力对制动系统的影响,制动计算软件的分段3次样条插值模块能对导入的试验数据进行插值处理,还能实现每车的参数设置、瞬态制动计算和耗风量计算。以8辆编组的速度300km/h动车组为例,介绍了制动计算软件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围绕400 km/h跨国互联互通高速动车组顶层运用需求和项目目标,提出了研制400 km/h跨国互联互通高速动车组的技术创新总体目标、技术特点、技术难点、技术路线及总体技术方案。目前3列400 km/h跨国互联互通高速动车组已基本完成研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