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目前城轨车辆底架设备悬挂的现状,分析焊接悬挂座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焊接悬挂座的结构,设计改进出一种新的不锈钢铸造悬挂座,并从多个角度对比焊接与铸造方案,通过对比验证新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广州地铁4号线直线电机悬挂组件惯性失效问题,从转向架设计及正线运行因素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造方案。实践证明,改造方案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电机悬挂组件惯性故障问题,改善了车辆运行品质的同时降低了车辆运行风险。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自主化研制的铝合金地铁车辆边梁悬挂平台研究的过程、边梁悬挂参数的确定、边梁悬挂车辆平台底架设备的安装结构,为该平台在车辆设计中的应用提供设计依据,同时为该平台后续升级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验证高速列车车下设备悬挂参数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对目前主要的3种设计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首先阐述了隔振设计法、动力吸振器法和动态设计3种方法理论和应用条件;接着以国内某型高速列车牵引变压器悬挂参数设计为例,分别基于3种方法对变压器悬挂参数进行了设计;最后将所设计的悬挂参数代入所建立的车辆设备系统模型中,求解出车辆设备系统的振动特性,从而对比分析了3种设计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隔振设计法和动力吸振器设计法均未考虑车体设备的耦合振动特性和设备自身振动特性,根据动态设计法将变压器悬挂频率比设计为0.90~1.10时车辆既能拥有较好的乘坐舒适性,变压器也能拥有较好的振动水平;相比传统的2种车下设备设计法,动态设计法具有更高的可行性。研究结论可以为车下设备悬挂参数的设计方法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在建的上海城市轨道交通6号线,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接触悬挂目前采用的一种设计方式,即刚柔混用的悬挂方式。实践表明这种方式适用可行,且技术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6.
对一系悬挂进行力学性能试验是改善车辆动力学性能的重要手段。文章简要分析了EMU250转向架一系悬挂结构与原理,设计了一系悬挂组对滚动与滑动加载2种试验方案,重点分析了滚动加载试验方案,研究了一系悬挂垂向刚度和疲劳性能,结果表明一系悬挂垂向刚度呈正线性,疲劳次数对刚度影响较小,试验设计达到了预期效果,研究成果对轨道车辆一系悬挂的研发和试验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上海2条轨道交通车辆基地设计的实例,对比介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中最重要的两个库(停车列检库,检修联合库)及库内重要大型设备基础的结构设计。目前停车列检库模式多为考虑上盖物业开发,节约土地资源,如何合理确定柱网,使得该库的性价比最优,经过不同跨线方案的比较,得出跨三线结构柱网的合理性;检修联合库运用在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和11号线车辆基地中,分别采用了不同的结构体系,轻钢结构及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有各自的特点和优缺点;此外对库内重要设备基础(地坑式架车机基础)的设计也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此类设备基础的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谢伟  刘湘 《电气化铁道》1999,(4):34-35,41
对我国首条采用直流1500V供电系统的高架线路-上海明珠线在车站区域采用接触悬挂方案作了详尽的介绍。并分析了各种不同类型屋顶结构的车站所采用的不同接触悬挂方案的优缺点及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9.
悬挂式单轨交通主要适用于道路狭窄或者建筑密度大的特殊地区,通常这些地区设置曲线段较多。曲线段的设备限界直接影响工程可行性、工程投资以及行车安全等问题。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与传统轨道交通系统差异较大,目前国内外暂无可直接利用的限界相关规范和标准,为此,以德国H-BAHN型悬挂式单轨车辆为例,通过对车辆结构的分析研究,进而分析水平曲线地段的设备限界加宽因素和计算公式,并采用研究的相关公式计算得出曲线段内侧和外侧的加宽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南昆线平林村至八渡区间接触网增设加强线为例,结合南昆线的实际情况和接触网有关验算结果,优化平林一号隧道接触网加强线悬挂安装方案,推荐既有线单线隧道接触网加强线悬挂安装采取利用既有水平悬挂,适当增加化学锚栓悬挂的安装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