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先利用小波变换对船体表面的灰度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待检测船体表面的六维小波特征矢量;然后根据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采用逐级分类的方式进行舰船船体表面质量检测;最后通过实验可知,采用中值滤波进行预处理后的识别率要高于采用均值滤波。  相似文献   

2.
船体分段钢结构焊接变形导致焊接工艺下降,提出基于极限强度应变动态调整的船体分段钢结构焊接变形控制方法。构建船体分段钢结构船体板和加筋板试件的载荷分析模型,通过累积塑性损伤和疲劳裂纹损伤特性分析,建立循环载荷幅值响应与裂纹分布的动态分布关系,根据单调载荷下船体板极限强度的应变特征分析和动态反馈调整,实现对船体分段钢结构焊接变形控制。测试表明,该方法提高了船体分段钢结构焊接的可靠性,降低变形屈服响应,提高极限承载性能。  相似文献   

3.
随着海洋开发中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船体腐蚀已成为船舶工业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分析船舶腐蚀原因及特征的基础上,对船体中较易受腐蚀的船舶海水管道和冷却器的防腐技术进行实验探索,使用化学镀工艺对其防腐研究。实验结果显示,采用耐蚀性及耐磨性较好的化学镀Ni-P合金对海水管道进行保护具有较好的防腐蚀效果。对于船舶冷却器防腐,通过正交试验法优选出一种具有高磷含量的快速化学镀镍工艺配方,分别进行盐雾试验、腐蚀介质浸泡试验测定镀层的防腐蚀能力。结果表明,化学镀层具有优良的耐蚀性能、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能,可在钢铁、铜、不锈钢等材料的表面上施镀,是舰船冷却器防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现代军舰设计要经过各种矛盾的无数次综合平衡,这比民船设计更加明显,这些矛盾包括武器装备、航速和稳性。单体船的横稳性主要取决于重心和水线面宽度,而船在水中的阻力与水线面宽度成反比。也就是说,高航速与低燃油消耗要求有细长的船体,细长的船体又要求有低的重心。采用轻型上层建筑可以满足上述要求,而应用复合材料是其中的一个选择方案。对有同样功能的现代护卫舰分别采用钢结构上层建筑和复合材料上层建筑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其中包括承受波浪载荷、武器载荷和爆炸冲击波载荷的结构性能、防火性能、雷达反射特征、电磁屏蔽、红外辐射特征和热绝缘。同时还比较了护卫舰采用这两种材料的重量和费用。  相似文献   

5.
船体分段钢结构焊接过程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有限元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模拟了船体上层建筑、舷侧分段钢结构典型部位的焊接过程,并对其温度场、位移场进行了仿真,分析了组焊工序、焊接工艺参数对上述分段钢结构焊接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元与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方法,可以快速分析、预测船舶钢结构的焊接变形,且仿真结果与实焊数值能较好吻合。并分析出影响船体分段钢结构焊接变形的主要因素是钢板拼焊后产生的残余应力,增加消除焊接应力工序,可以明显降低船体分段钢结构焊后产生的变形量。  相似文献   

6.
钢结构腐蚀问题一直以来是近海港区钢结构设计难点,目前国内外针对近海港区钢结构防腐的应用研究较少。本文基于钦州大榄坪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改造项目,对近海港区工业钢结构常用的防腐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了各种钢结构防腐技术的防腐原理、性能差异、防腐效果以及适用场景,并结合本项目进行涂料防腐体系的经济技术对比,提出了符合近海港区钢结构防腐设计的技术方案和施工维护要求。通过项目实施证明该防腐方案效果较好,为类似项目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从根本上提升船体的抗腐蚀能力,降低由大气、海水或水生生物等因素带来的船体污染或腐蚀现象的发生几率,从材料选取的角度对船体防腐防污性能进行研究。首先分别研究碳素钢、有色金属、铸铁3种材料自身的物理及化学属性。再以上述3种材料作为变量,分别记录在相同外界环境条件下,不同材料对船体防腐防污性能的影响情况,整理实验参数实现一次完整的实证研探究过程。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可知,喷刷涂料、采取阴极保护策略、加大碳元素所占比重是提升船体防腐防污性能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在海洋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大型海洋工程结构的设计寿命至少20年~30年,单用钢铁这种耐蚀性较差的材料在海洋中很难长期处于安全的工作状态,因此,就要采用一些耐蚀性较强的材料进行保护,将钢铁与海洋这种恶劣腐蚀性环境隔离开来以达到防腐目的。介绍了目前海洋钢结构中普遍采用的防腐控制方法——涂料覆盖法,即通过表面处理、涂料施工等方法对海洋中的钢结构进行防腐控制。  相似文献   

9.
现有模型存在后续图像处理性能较差的问题,因此将视觉传达技术应用于船体颜色模型的设计中,设计了一种视觉传达技术的舰船船体颜色模型。对舰船船体设计图像进行图像分割,也就是将舰船船体设计图像划分成不同颜色的区域,便于计算机判断其图像颜色信息,提供设计船体颜色模型的依据。对实施图像分割后的船体设计图像进行预处理,具体步骤包括滤波处理、形态学处理、连通区域处理。基于视觉传达技术构建船体颜色模型。通过进行图像处理速率与图像转换速率的后续图像处理性能对比实验,证明该模型拥有更好的后续图像处理性能,有很大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
船体作为舰船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所处海洋环境复杂、恶劣,腐蚀严重,经济损失巨大。针对船体腐蚀严重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采用防腐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难以评估的问题,通过基本内涵的界定,从舰船全寿期角度探讨船体腐蚀损失及防腐费用的计量方法。归纳现有的防腐方案,运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对防腐方案的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在既定的舰船维修规划情况下,对防腐措施进行费效分析,从而有效提高舰船船体防腐费用的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