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舰炮对岸火力支援过程中,由于地形遮蔽等因素的影响,有时无法对岸上目标进行射击观测和射击诸元计算。为解决对岸上不可观测目标射击难题,提出了舰炮装定坐标法射击原理,建立了目标相对坐标计算模型,分析了射击误差及变化规律,显著提高了舰炮对岸火力打击能力和火力使用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2.
为提升中口径舰炮反导能力,提出了高射速下中口径舰炮层层拦阻射击的方法,利用多发炮弹在反舰导弹运动航路上同时空炸,形成若干破片域,经过破片域等效分析计算在120发/min、240发/min、360发/min、480发/min的高发射速率下,对不同运动速率的反舰导弹在该种射击方法下的毁伤概率。计算结果表明:基于舰炮的高发射速率,在层层拦阻射击方式下,全航路对目标的毁伤概率相对于传统的跟踪射击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从舰炮的作战使用出发,建立了舰炮射击效能的理论模型和工程模型,得出了射击的开火点、停火点和持续时间的计算方法,进行射击效能计算,对优化小口径舰炮的作战使用流程和提高水面舰艇末端防空反导能力能都具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某型舰炮为研究对象,从空间域与时间域两个方面用有限元法对舰炮连发射击过程中身管热-应力耦合问题进行求解,应用模拟结果探讨了舰炮连发射击时热冲击-力冲击作用下身管的热-力学动态特性规律,指出其不利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这对舰炮设计、使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采用基于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的新型无网格计算流体力学方法代替基于有限元或有限体积法等需要划分网格的传统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导管桨的推力特性及水动力现象进行模拟和观察,对导管桨工作在敞水中以及潜器主体后方流场中推力特性的变化进行分析和总结。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无网格流体力学计算方法对导管桨进行推力特性研究可行。相同进速下导管桨在潜器主体影响下的流场中的推力系数要大于敞水状态下的推力系数,并且进速系数越大则潜器主体对导管桨推力系数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6.
结合舰载弹炮结合武器系统对空中目标的抗击过程,分析了舰炮与导弹火力交接、舰炮射击时机等问题,基于全航路命中概率以及舰炮武器系统自身特点,提出了舰炮杀伤区的数学模型。模型包含舰炮武器系统全航路命中概率、最大跟踪角速度、射速、装弹数,目标运动速度以及最大航路捷径和高度等约束条件,可以为射击试验方案制定、弹炮结合武器系统射击效能评估提供参考。为了形象说明问题,文章进行了部分仿真验算。  相似文献   

7.
针对导管螺旋桨这类组合式推进器的设计问题,采用了粘流CFD与传统的势流升力面设计相耦合的方法来计算,以此来考虑船体及其附体与推进器的相互作用,以及流场粘性的影响,解决设计所需的实效进流场的问题,并采用此方法作了导管螺旋桨的设计和模型试验.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口径舰炮射击的弹道特性,提出了一种简化的弹道滤波方法.通过对弹道进行分段线性处理,使得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为线性形式并进行了仿真试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化了模型,可以有效降低运算时间、提高计算精度且易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9.
利用无人机保障舰炮对岸射击,延伸了舰艇对岸上目标的观测范围,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舰炮对岸远距离射击方法.本文提出了无人机保障舰炮对岸侦察校射流程和基于共线构像原理的无人机目标定位方法,建立了无人机观测条件下岸上目标相对坐标计算模型,为舰炮对岸上不可见目标射击的实施提供了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单管舰炮与双管舰炮测量距离和方向法试射的方法近似相同,单管舰炮一般以最大发射率连续发射k发炮弹作为1组进行射击,以形成近似双管舰炮齐射的效果。本文充分考虑1组射击中几发弹着的时间间隔所造成的误差,系统地提出了单管舰炮测量距离和方位法试射精度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