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文远  肖倩  陈红梅 《水运管理》2009,31(10):23-26
为提高码头装卸效率,加快船舶周转,通过对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特点的分析,阐述集疏运系统对港口物流效率发挥的重要作用,认为港口物流集疏运系统不但直接影响港口吞吐量,还间接影响港口的整个业务流程。结合煤炭集疏运流程特点,提出建立时间最小化的综合平衡优化模型,并认证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龙口港为“北煤外运”下水港,港口煤炭集疏运体系成为主要瓶颈之一。本文分析了龙口港的煤炭集疏运系统海运、陆运的现状,以及发展优势和劣势,并通过对龙口港煤炭集疏运运量预测,提出龙口港煤炭集疏运系统的发展战略及措施。  相似文献   

3.
汝熙玲 《水运管理》2011,33(11):18-19
为推动上海港口物流发展,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在论述我国港口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港口物流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上海港集疏运体系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上海港集疏运体系建设提出对策建议,认为要建立完善的集疏运体系,首先要确定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目标,解决供需矛盾以及集疏运体系中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分配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浙江沿海地区依托其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港口资源优势、腹地优势、市场优势和集疏运优势,成为长三角区域煤炭储运和物流基地的最佳选址。从长三角地区及长江沿线煤炭需求出发,在研究分析区域煤炭需求和煤炭运输大格局的基础上,探索浙江沿海地区煤炭储运基地、运输系统及物流市场建设,有效保障区域煤炭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5.
<正>1.问题提出 由于市场竞争和现代物流发展,传统港口的点与点竞争形式逐渐转变成含港口核心节点物流链的竞争。港口物流已经成为今后港口提高服务和市场竞争的焦点。港口集疏运通道是港口物流链的重要环节,是港口与腹地连接的重要通道。因此,港口集疏运通道建设成为新一轮竞争的焦点,而铁路班  相似文献   

6.
环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港口物流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意志  何志昂 《中国水运》2010,334(6):54-55
<正>港口作为运输网络的重要枢纽节点,以其大进大出的集疏运能力及组织作用,在综合物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对环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的发展状况和港口物流的制约因素进行剖析,并从加快构建环珠江三角洲地区临港工业走廊、建设自有特色的港口物流和完善集疏运体系,促进港口物流对接三大方面提出加快环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物流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苏明  单嘉雯 《港口科技》2011,(7):2-5,18
作为我国重要的沿海省份,广东具备发展港口物流的基础和条件.目前广东沿海港口物流发展尚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基础配套设施的落后、信息化的应用较低、集疏运系统的不足等.在分析现状,指出问题之后,提出了广东沿海港口物流发展的对策与建议,诸如采取优化港口发展环境、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立先进信息平台、扩大集疏运能力等.  相似文献   

8.
李林 《中国港口》2015,(2):39-40,59
<正>作为京津冀区域港口群的重要一极的秦皇岛港,具有布局点多、功能完善、集疏运体系健全和物流成本低的显著特点。因此,在有着港口背景的现有煤炭交易市场的基础上,秦皇岛可以比较顺利地实现国家级煤炭交易市场建设的目标国家级煤炭交易市场是指在煤炭主产地、消费地、铁路交通枢纽、主要中转港口,以及国家批准开展涉煤品种期货交易的期货交易场所等条件下,逐步培育建成的包括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在内的以煤炭买卖交易为主要内容的交易市场。煤炭交易市场的作用在于以较低的  相似文献   

9.
文中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决策支持技术设计与开发了港口集疏运管理信息系统,在软件的总体设计、功能模块、数据库建设、接口设计与模块集成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开发,并在"青岛市港口集疏运管理信息系统"中得到应用和检验。检验结果,该软件能利用MMIG预测模型对港口集疏运需求量进行预测,应用港口集疏运系统优化指标及模型对港口集疏运系统进行优化,可视化绘出港口集疏运系统优化决策图,从而有效提高港口集疏运系统的效率。该系统可为港口的集疏运建设提供依据,也可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为港口集疏运工作提供了更实用、可推广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0.
面向港口集装箱装卸、港口管理和服务向全自动化、智能化发展需求,以基于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通过智慧型引导运输车的应用,设计人工智能的实时交互式标准化业务流程,并借助计算机管理系统,高效完成集装箱码头的装卸、堆存、收发箱的集疏运物流,从而形成智能控制、数据管理、无人参与的全新集装箱立体集疏运标准化流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