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钱育锋 《公路》2003,(8):156-161
结合四川省甘孜州川藏南线沥青路工程建设情况和阿坝州草原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修筑技术的研究,对四川省高寒地区常见的公路病害进行了分析,总结和探索了路基病害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路面病害率高,不同路面的病害形式表现也不尽相同.根据青康公路姜路岭至清水河段多年冻土区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混凝土路面大量调查资料,对各种病害发育性状及分布现状进行统计,详细计算每公里路面的单项病害率和总病害率.结果显示:水泥混凝土路面比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数量多,规模大,以破碎板、纵向裂缝为主;沥青混凝土路面沉陷最为显著,其次是网裂、波浪,沥青的吸热作用严重影响路基稳定,不利于保护多年冻土.进一步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作了分类分析,研究主要病害机理及规律,正确地评价多年冻土区公路病害.  相似文献   

3.
李静  程耀辉  陈超纲  孙东根  秦卫 《公路》2006,(8):197-200
我国二、三级公路一般采用半刚性基层和较薄的沥青混凝土面层。半刚性基层承载能力强,但是容易产生裂缝,并会逐渐在沥青混凝土面层上形成反射裂缝。面层裂缝是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病害,也是引起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损坏的主要原因,二、三级公路面层较薄,反射裂缝更为严重。因此,研究半刚性基层的薄层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防治方法,对于提高低等级公路路面使用性能、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介绍“薄层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防治措施研究”科研项目的主要内容、观测结果和主要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4.
高寒地区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特殊,随着公路建设向高海拔、寒冷地区山岭区延伸,各种沥青路面裂缝、车辙以及水损害等病害逐渐暴露出来。如何提高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延长路面使用寿命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以S212线吐尔尕特至乌恰公路改建工程路面的病害调研为基础,将高寒地区气候、地质特性对沥青路面病害模式的特殊影响进行特征描述和原因分析,以此为依据找到相应的病害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裂缝和车辙作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典型早起破坏现象,在内蒙古国道306线凌源至赤峰公路南大营子至文钟段有着普遍现象,通过对该公路设计、施工和养护进行分析,提出了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和车辙病害的防治办法,为相关设计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更好地总结高寒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裂缝防治处理措施,文章结合高寒地区昌都公路项目的施工经验,对高寒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混凝土路面裂缝的局部裂缝修补、表面龟裂的修补、贯穿性裂缝修补及严重的错台裂缝处理四方面的裂缝治理措施,并提出了混凝土路面的裂缝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张志强  余概宁 《公路》2002,(B11):11-14
沥青混凝土路面反射裂缝是公路病害中的一种顽症,总结了不同形式的反射裂缝的产生机理,并提出了新的见解。介绍了防止沥青混凝土路面反射裂缝的一些常用防治对策,提出了综合治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文章就北方高寒地区如何提高国产沥青的使用质量进行了研究,即以橡胶作为沥青的改性剂,以低剂量的橡胶掺入沥青中对沥青进行改性处理。从而使铺筑的橡胶沥青试验路面裂缝率大幅度降低,延长了公路使用期,节约了资金,该文详细地阐述了橡胶改性沥青的机理、制备、路用性能试验、路面的铺筑、使用情况以及效益分析。认为在北方高寒地区推广应用橡胶改性沥青效果显著。意义深远,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公路》2015,(4)
鉴于传统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病害维修方法的不足,文中结合高聚物注浆技术的优点在南阳干线公路上的应用,介绍了采用非开挖高聚物注浆技术处治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病害的一种新的路面养护方法,研究了高聚物注浆技术的技术原理、注浆施工方案、冷补料修补技术竣工评价方法。实践证明,高聚物注浆技术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维修和养护中的应用是切实可行的,为今后这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预估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苏凯  孙立军 《公路》2006,(7):18-24
车辙是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的一种破坏形式,严重影响到公路的服务质量,并且容易诱发裂缝等其他破坏。回顾了车辙预估方法发展的历程,对国内外典型的车辙预估模型进行了评述,深入分析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而提出了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预估方法的发展方向,为以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车辙研究及路面设计提供参考,以提高我国高等级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极端寒冷地区修筑水泥混凝土路面存在诸多困难,而使用普通水泥(压折比较大)时水泥混凝土面板开裂一直是困扰施工人员的技术难题。文章结合白音华-霍林郭勒一级公路项目实际,对不可避免地存在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进行分析并予以处治,使项目断板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寒冷地区机场道面混凝土受冻融循环破坏造成耐久性不良的现象,通过快冻法进行了道面混凝土的冻融循环试验,以及冻融前后强度、动弹性模量和质量损失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冻融循环对道面混凝土抗折强度影响较明显,掺引气减水剂的道面混凝土可提高抗冻抗渗性,改善耐久性,可应用于寒冷地区的机场道面工程。  相似文献   

13.
结合我国公路养护管理需要,研究了路面图像处理和损坏模式识别技术,提出了沥青路面损坏模式识别方法,解决了多种损坏类型并存图像的损坏模式识别关键技术.方法的基本思路是:依次分析、诊断坑槽、龟裂、块裂、纵裂和横裂等损坏,然后确定各类损坏的区域、量化损坏面积和长度,计算路面损坏率.实例验证表明,文章所介绍的路面损坏模式识别软件能有效地识别路面的坑槽、龟裂、不规则裂缝、纵裂和横裂,识别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4.
具有良好耐久性能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工程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源)龙(川)高速公路路面为典型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通车运营近5年来,路面状况良好,几乎没有出现坑槽、车辙、唧浆、开裂等病害,有效解决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质量通病,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分析了该项目的半刚性基层设计强度和实际施工强度指标、基层裂缝处治措施以及沥青面层集料备料技术、目标配合比设计、沥青混合料主要技术指标及竣工验收指标,对耐久性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公路隧道沥青路面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双轮垂直荷载和由于车辆加减速引起的水平荷载共同作用下沥青层应力响应进行分析,并对不同双轮重、不同沥青层和基层的模量厚度以及各结构层间不同接触状态下沥青层应力曲线响应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荷载轮底下沥青层内部基本处于受压状态,荷载轮隙中间表面存在较大的拉应力,并在荷载接触面边缘有较大的剪应力。确定出合理的沥青层厚度为14 cm,加强结构层之间的粘结可以有效地控制沥青层底面的裂缝。根据不同的基岩强度设置相应的基层类型和基层厚度以及改善沥青混凝土质量也是公路隧道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时应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耐久性强、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公路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施工中控制不当,或受环境作用影响,混凝土路面结构出现裂缝,从而影响它的使用功能,缩短了使用寿命。文章以内蒙古一条公路项目为例,详细阐述了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的种类、原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王航 《路基工程》2015,(3):158-161
以东北某机场扩建机坪道面为背景,制成不同混凝土配合比条件下的有机硅烷道面浸渍试件,研究不同配合比与硅烷浸渍深度、渗水深度、氯离子吸收量、抗冻融次数的相关性;采用较佳配合比的混凝土浇筑机场道面试验段,并进行有机硅烷浸渍和钻芯取样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硅烷浸渍与引气剂结合使用可有效地降低混凝土道面渗水性,减少氯离子吸收量,提高抗冻融次数,从而提高道面的耐久性,可在寒冷地区机场道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冲击压实破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昌斌  孙晓亮 《公路》2007,(1):179-187
对316国道福州段冲击压实处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施工试验段进行了现场监测,监测内容包括路面沉降观测、裂缝发展观测、弯沉观测、回弹模量检测,取芯检测,落锤弯沉仪(FW D)路面评价等,结合监测数据,探讨了冲击压实施工时路基路面性状变化规律,探讨了路面性状变化与施工工艺之间的关系,以及路面破碎程度对路面加铺设计的影响等,并依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推荐施工控制指标和评价方法,为冲击压实处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龙劭一 《中南公路工程》2014,(2):291-294,302
在我国为数众多的水泥混凝土桥梁在远未达到设计寿命时,就出现了钢筋锈蚀、混凝土松散、结构强度下降、承载能力大幅衰减等病害现象。桥面铺装防水粘结体系的性能对桥面铺装的使用品质及对水泥混凝土桥梁结构的使用寿命具有显著影响。设置长效防水粘结层是确保桥面铺装结构耐久性的重大措施之一。以湖南省娄新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桥桥面铺装防水粘结层设置为实际研究背景,引用国外先进的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防水粘结体系设计方法及性能评价体系,对国外应用广泛且优良的长效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 防水粘结体系与我国普遍采用的 SBS 改性沥青碎石封层、改性乳化沥青等防水粘结材料防水进行了对比试验,为深入进行湖南省娄新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防水粘结体系研究及实际工程选择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