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凝练产教融合多方协同的育人机制是职业本科院校构建具有典型行业特色的卓越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新路径。本文以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为例,分析职业本科院校汽车类专业联合行业领军企业,构建“对接产业、立足职业、强化能力、突出创新、提升素质”的产教融合多方协同育人机制的路径与方法,为职业本科院校卓越技能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模式的研究提供科学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国家多次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全国很多高校均开展了相关研究,对于如何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等内容有效对接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本文结合我校校企合作实例,深度融合企业对学生技能要求,将车间工作内容与理论教学进行改革,既锻炼学生技能水平,使其完全胜任企业需求,又能够让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最终达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正>大力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职业教育是我国经济创新发展战略新阶段的必然选择,以市场导向为风向标和基准,培养市场需要的高技能技术人才是高职院校育人的主要目标,产教融合作为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及专业建设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技术人才培养成效的主要途径。对高职院校而言,基于当地市场导向而实施的产教融合行动是一项极其重要的长期性发展战略,高职院校需要对自身的办学思想、  相似文献   

4.
依托工学结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要,也是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对江苏苏北的部分高职院校进行了问卷分析,找出工学结合存在的问题,结合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工学结合进行了实践创新的探索,为我国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黄瑞雪 《专用汽车》2023,(5):98-100
探讨了如何打造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从职业岗位、专业技能以及个人素养出发,并分析了工业机器人行业人才需求方向;从技术、资金、师资、校企合作等方面出发,阐述了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问题;选择“岗课赛证融通”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解决课程设置、技术应用、校企合作以及教师能力问题;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为相关院校提供发展路径,旨在强化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侧重于人才技术技能的培养,相对本科院校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理论知识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较低,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专业推进项目式教学方式,利用技能大赛检验学生的技术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科学性。随着时代的变革,教育的内容与方式也在不断的完善,院校通过在技能创新的引领中,逐渐形成新思路,给教学体系建设带来新的内容,为职业院校的教学提供一个明确的教育方向,有效地推动了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与职业引领,让教学体系与当前社会人才需求更加紧密的衔接起来,提升学生的就业率,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相似文献   

7.
正高职教育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能力强、对新知识与新技术的学习能力强、社会与岗位适应能力快、创新素质高、综合素质好的特点。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如何立足行业,依托地方,树立面向职业世界、面向工作世界、面向生活世界的人才培养理念,优化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方法,重构专业教育与职业岗位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已成为高职院校深化人才培养改革的发展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支持高技能人才参加职称评审和职业资格考试,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参加职业技能评价;并明确以高技能人才为重点,打破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与职业技能评价界限,创新技术技能导向的评价机制,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发展通道,促进两类人才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要培养“适销对路”的实用性人才。培养高技能人才,一定要让学生动手,真刀真枪去实践。因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的特点就是特别强调实践性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10.
赵雄武 《长安科技》2004,10(3):11-14
高技能人才是企业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们从企业战略高度重视蓝领人才。完善管理制度,创新培养举措,加强知识管理,开展名师带徒、技师课题攻关及技术技能运动会等,努力打造一支技术型、知识型、复合型的技能人才队伍,取得了一定成绩。对企业如何培养高技能人才也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中提出,我国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精湛技艺的高技能人才。而技工院校作为培养技师的专业化教学基地,积极探索规范化、专业化、技术性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是紧跟时代需求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汽车维修专业为例,结合职业发展规律及实践经验,积极探索技师层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础,产学研合作有助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解决当前人才培育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脱节的困境。文章阐述了应用型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典型模式,深刻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组建专业管理机构、发挥政府协调作用、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出了产学研合作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能力本位教育,职业能力是衡量职业院校学生质量高低的核心标准,现行的职业教育制度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来衡量学生是不是真正掌握了职业技能,是不是具备了适应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1]。如何突破中高职教育衔接存在的问题,基于职业能力测评体系的研究,实现中高职有效衔接,创新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倒逼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招生考试等方面的改革,是职业教育长期研究的问题,也是适应经济社会行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2]。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应成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和复合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造就高素质师资队伍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础和先决条件;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突破口,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应成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和复合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造就高素质师资队伍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础和先决条件;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突破口,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6.
对于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还需要过硬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就业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感等,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仅靠第一课堂教育难以达到,亟须第二课堂的协同推进。文章首先探讨了电子商务专业开展第二课堂的意义,其次以玉林师范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分析了开展第二课堂教学的活动形式;最后从“实训——竞赛——创业”三维渠道探讨了电子商务专业第二课堂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7.
2022年,我国乘用车市场销量达到2 054.3万辆,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汽修技能人才缺口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如何迅速培养大量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是摆在职业院校面前的一大难题。本文将汽修人才培养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有机融合,探索汽修人才培养新模式,有助于加强“政府、企业、学校”三者的合作关系,形成一条三方共赢、创新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汽车销售、维修保养、技术管理等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中职院校在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人才培养方面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加强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则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实训基地是学生进行实践技能训练的平台和基础,中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熟练应用高新技术的能力,使学生实践能力强,接受新技术快,实现职  相似文献   

19.
<正>与本科院校的高等教育不同,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水平的技能人才,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能力,着重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强调职业背景和就业方向。在汽车专业教学中,“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带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变,能够更好地落实理实一体化教学工作。本文从教学的主体、载体和客体三个方面,浅谈“互联网+”形势下汽车专业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时代,传统的高职院校财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知识性、技能型、创新性劳动者大军。文章高度契合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对职业教育的理解和期望,探究了学校财经专业“知识·技能·素养”立体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路径,通过师资配置、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科研训练、素质拓展,培养出对接出纳会计、会计核算、外贸会计和外贸业务员等岗位的知识人才、技能人才、职业人才、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