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道路货运车辆"三检合一"工作决策部署,2020年5月2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国家标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 21861—2014)为基础,整合了国家标准《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18565—2016)中确需保留的安全检验项目,调整人工检验及相应检验项目和方法,形成并发布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 38900—2020)。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务院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部署要求,2019年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对GB21861《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和GB18565《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实施了“两检合并”,颁布了GB38900《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并于2020年开始实施。同时国家质量监督管理局、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和生态环境部还联合颁布了规范性文件。  相似文献   

3.
正2020年12月14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优化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便利开展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工作的通知》(交办运[2020]67号)称: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推进道路货运车辆"三检合一"(安全技术检验、综合性能检测和排放检验)有关决策部署,推动落实GB 38900—2020《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进一步优化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便利开展车辆检验检测和技术等级评定工作,经交通运输部同意,就有关事项作出安排。  相似文献   

4.
正2020年5月26日,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发布2020年第十二号公告,GB 38900-2020于2021年1月1日实施。做为新的安全检验标准,以国家标准GB 21861-2014《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为基础,整合国家标准GB 18565-2016《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中确需保留的安全检验项目。标准的名称是《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汽车行车制动性能检验,是车辆年检的必检项目之一,涉及交通安全,也是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的重要检验项目。笔者在从事多年的机动车资质认定评审中发现,部分检验人员对制动检验数据的采集和结果分析片面依赖软件联网商,对标准认知不一,甚至曲解技术标准条款引发争议,极大影响了检验质量,也使检验的真实意义违背初衷。笔者认为统一对检验标准的技术认知,提高检验人员的技术底蕴迫在眉睫,故对广泛使用的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的检验技术要求,依据《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 38900—2020)进行解析,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 38900—2020,以下简称"新国标")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检测站需要对原计算机程序和检验表进行升级,为了便于设备厂家、检测站及管理部门有效地执行新国标,本文结合新国标的汽车仪器设备检验表和检验报告,探讨汽车仪器设备检验程序的升级。  相似文献   

7.
正3月12日,甘肃省新版道路运输车辆检验检测信息联网系统正式上线运行,这标志着甘肃全面完成了国务院道路货运车辆"三检合一"改革任务。新系统是在原有的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检测联网系统基础上进行的升级改造,是认真贯彻执行GB38900—2020标准,保障道路货运车辆"三检合一"政策落地实施的重要支撑,也是严格落实交通运输部决策部署,优化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确保顺利开展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及车辆年审工作的重要保障。2月10日,交通运输部正式发布了《道路运输车辆检验检测信息系统联网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8.
一、罐车注册登记安全检验 自 2021 年 6 月 1 日(以《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报告》上的"检验日期"为准,下同)起,各地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在对新罐车进行注册登记安全检验时,除执行 GB 38900-2020 国家标准外,还应检查: 1. 送检罐车是否随车携带有新生产的罐体的《出厂检验证书》(BG18564.1 ...  相似文献   

9.
由于检测线设备更新的相对滞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不能用制动检验台进行制动性能检测的车辆越来越多,如超高、超宽、超重及多轴车辆等;还有一些车辆,虽然能够用制动检验台进行制动性能检测,但检测结果存在疑问。根据《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4)和《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21861—2008)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正>《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 B38900—2020)中第6.8.1.2条款规定,在用机动车安全检验时,2015年3月1日起注册登记的货车、重中型挂车的空车质量与机构车注册登记时记载的整备质量技术参数相比,误差应满足:重中型货车、重中型挂车不超过±10%或±500 kg,轻微型货车不超过±10%或±200 kg,且轻型货车的空车质量应小于4 500 kg。  相似文献   

11.
<正>1《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 21861—2014)中前照灯检验项目解读GB 21861—2014自2015年3月1日开始实施,其中有关前照灯检验项目的主要规定如下。1.1检验项目中取消建议维护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 21861—2008)将检验项目按属性分为否决项和建议维护项,只要《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表》中的否决项均合格,即使有几项建议维护项不合格,整车检验结论为合格。GB 21861—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2014年公安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推行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制度的改革,2018年国务院提出货运车辆"三检合一"的改革措施,将我国现有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动车排放检验和汽车综合性能检验等各自为政的3类检验机构合为一体,尽最大限度降低了机动车能源消耗、排放污染、项目重复检测等问题,应该说,"三检合一"的实施,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举措。我国对机动车采取的是强制定期检验制度,这是保  相似文献   

13.
正一、GB21861-2014标准对部分车型新增加载检验制动效能项目背景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实施条例自2004年5月1日起实行后,我国开始了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制度,并通过《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4)、《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21861-2008)来保障路上行驶车辆的安全性能,以预防和减少因机动车性能下降因素  相似文献   

14.
交通部令规定,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机构应按照国家标准《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18565)、《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和《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和质量限值》(GB1589)的规定进行检测,出具全国统一式样的检测报告,并依据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5.
正GB 7258是我国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注册登记检验和在用机动车检验、机动车查验等机动车运行安全管理及事故车检验最基本的技术标准,同时也是我国机动车新车定型强制性检验、新车出厂检验和进口机动车检验的重要技术依据之一。《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7258—2017)于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本文主要分析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相似文献   

16.
国家标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规定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对机动车进行安全技术检验的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标准号为GB21861,现行版本为GB21861—2008。近期,按照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和公安部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要求,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组织相关单位对GB21861—2008进行了整体修订,标准修订稿已报批。本文对GB21861的修订背景、修订原则、主要制修订内容等事项进行了介绍,并就下一步需研究商讨的事项  相似文献   

17.
2004年5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低速货车交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统一管理,这意味着低速货车终于有了汽车的名份。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实施,在产品技术要求上对低速货车(农用车)进行了规范。这两法规的实施,主要目的是规范农用汽车管理,使农用汽车行业得到更快、更好,和长期稳定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文章总结了GB38900-2020与GB21861-2014、GB 18565-2016关于车辆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上的主要差异。包括标准名称、检验方法、检验要求、结果判定、检验项目等,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2014版《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21861)在2015年3月1日的正式实施,汽车前照灯检验要求发生了一个巨大变化——汽车前照灯近光光束垂直偏移由以前的建议维护项变成了否决项,而这一变化使汽车前照灯检测合格率大大降低,导致车主、检测方及维修方对此变化充满了抱怨。其实,早在《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1987)及《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GB4599—1984)中就有汽车前照灯近光光束垂直偏移的身影了,但直到GB21861—2014的正式实施才引起了人们的  相似文献   

20.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是我国对机动车安全性能提出的最基本的强制规定,它是我国机动车安全技术管理最重要的技术法规,因此我国机动车在设计、制造、销售、使用、维护及检测等环节都必须遵循GB7258的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