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2019年国家教育部针对院校的教师、教材、教法(简称“三教”)问题实施了大量的改革和优化。同时,针对职业院校开展“三教”改革的“课堂教学比赛”作为支撑力量,为院校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的办学质量发挥了重要的推进作用。通过课堂教学大赛,教师不仅与众多专家、教师“切磋”了“教学功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比赛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经验,真正实现了以赛促教的目的。可以说“教学能力大赛”与“三教”改革是社会新形势下高质量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必然,二者构成了“强强联合、互促共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正>1技能教学的内涵技能教学是指通过特定的技能训练达到智力思考与动作技能输出呈一定稳定状态的教学过程。职业院校技能教学的成效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评价指标之一。职业院校通过“三教”改革及“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建、以赛促改”的总体建设思路,持续提升教师发展及综合育人能力,促进“能说会做”的“双师型”教师发展。  相似文献   

3.
修辉平  徐敏 《时代汽车》2022,(14):49-51
2019年1月,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把奋力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决策细化成若干具体行动,其中职业院校“三教”改革,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是教育教学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建、以赛促改,打造技精善教的“双师多能”教学创新团队,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立体化教材、创新“任务驱动7步式”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1教学整体设计新能源汽车维护技术是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专业主要面向新能源汽车后服务市场,探索以“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创新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深化教师、教材、教法的三教改革;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以赛促改”的整体思路,围绕“立德树人”的理念,培养能从事新能源汽车养护、检测与维修等工作,具有良好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工作态度、工匠精神的新型技能型人才。同时,引导学生具备深度学习、创新创业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基础教育有中考、高考,职业教育有竞赛。职业技能竞赛作为检验职业教育质量的一种手段,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笔者指导学生参加2019年江西省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职业技能竞赛,并获得优异的成绩,本文从此次竞赛的目的与意义、指导方法、指导总结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供教师们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职业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历年来,大赛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理念,以提升职业院校学生技能水平、培育工匠精神为宗旨,以促进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提高为导向。本文就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如何基于技能大赛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开展论述,以期为促进中职学校专业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职业技能竞赛应健全竞赛体系,引领地方、行业不断提升技能竞赛工作规模和质量,推动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建;建设职业技能领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交流展示平台,检视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成效成果,营造尊重技能人才、重视技能人才工作的良好环境,整体推进技能人才工作均衡和可持续发展。随着职业技能比赛的新兴发展,企业和职业院校对于备赛的需求不断增加,体现在设施设备不均衡、备赛资金缺乏、高水平指导教师(教练)缺乏、训练不系统不科学等方面,极大的影响了参赛队伍的积极性和竞赛质量,阻碍竞赛人才的选拔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起始于2010年的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于2018年调整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该比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是全国职业教育领域含金量较高的教学能力比赛。广东省教育厅为推送优秀作品参加国赛,于2020年8月举办"2020年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  相似文献   

9.
《中国自行车》2023,(3):8-9
<正>以“新时代、新技能、新梦想”为主题的2022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星恒杯”第四届全国自行车与电动自行车装配职业技能竞赛,于3月31日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顺利举行。本届竞赛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自行车协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全国委员会共同主办,以“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大国工匠”为宗旨,打造中国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品牌技能竞赛,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以赛促建。  相似文献   

10.
<正>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已成为广大师生展示风采、追梦圆梦的重要舞台,是对职业教育具有“树旗、导航、定标、催化”作用,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推进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点。笔者分析我校在备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有利于提升学生操作技能、竞赛成绩、职业能力,推进汽修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践行提质培优行动,助推职业学校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丽 《中国电动车》2022,(9):140-142
为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实现新时代职业教育背景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文章基于“岗课赛证”融通,从“课岗融通”构建课程体系;坚持赛教融合,提升教学水平;课证融合,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了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的教学改革思路,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更有效地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汽车专业对于技能比赛存在着"重成绩、轻转化"的现象,导致只有少部分教师和学生受益,这与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理念相背。本文以《电控发动机检修》课程为例,阐述了中职学校汽车专业基于技能大赛开展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策略与实践成效,以期为中职学校汽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达军 《中国电动车》2022,(9):134-136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指出,职业教育的工作要点要始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只有积极探索“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才能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文章概述了“1+X”证书制度和“岗课赛证”的相关概念,分析了“1+X”证书制度下中职学校“岗证融通”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应措施,以期推动技能人才培育模式的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4.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高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的要求,满足职业院校汽修类专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现实之需,如何促进汽修类专业青年教师全面发展成为广大职业院校面临的共性核心问题。本文以赛、教、研、训四个平台为载体,为汽修类专业青年教师快速高质量成长发展提供有效实践路径。1以“四有好教师”标准培训核心素养与基础能力汽修类青年专业教师大多来源于非师范类院校,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等基础理论较为欠缺,  相似文献   

15.
正职业技能大赛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引导中等职业学校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促进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各职业学校通过多层次的技能比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但影响比赛成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参赛选手的选拔和训练是决定比赛成绩好坏的关键因素。如何从众多的学生中挑选出优秀的选手参  相似文献   

16.
<正>职业教育的课堂革命,就是革传统课堂的“命”,革除当下知识本位、教师主体、教室局限、教材陈旧、教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等弊端。课堂革命势在必行,不仅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命题,也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提质培优项目建设中最难最重要的部分,应通过聚焦课堂教学实践,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与创新不断推进课堂革命。  相似文献   

17.
<正>教学教材决定着教师传授知识的大纲方向、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过程的重要依据。依据《“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要求,本文主要论述和研究活页式教材内容的开发,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付深文  晏合奇 《汽车运用》2007,(1):F0003-F0003
63960部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防化科研运输保障特点,结合军车安全管理规律,积极开展以“抓岗位技术练兵,促科研保障能力”为主题的汽车驾驶员技术比武活动。通过集体拉车、滚轮胎、公路调头、通过双边桥、倒车移位、轮胎换拉等项目比赛,进一步锤炼了军车驾驶员的技能和素质,有力地促进了以防化科研为中心的运输保障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9.
1+X证书制度作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强化了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创新了一种新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推进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深化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对高职院校来说,如何积极主动地对接1+X职业技能标准?从事“X证书”教学的教师能力是否胜任?培训评价机构、学校、合作企业作为不同利益主体的“三元”,能否协同一致形成良性的运行机制?如何解决这些新问题,文章就院校如何推进"1+X"证书制度,做出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20.
2021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的思想,进一步推进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步伐。文章从“岗课”融合、“课赛”融合、“课证”融合、社会服务等方面,探索了大数据与审计专业“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改革实施路径,旨在提高智能审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