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迅速崛起和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攀升,市场、行业和汽车企业对智能网联汽车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由于智能网联汽车融合了环境感知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智能互联技术、先进驾驶辅助技术等多种创新技术,相应的其对产业人才的要求呈现出跨学科、高素质、精技能、持续学习的特点,导致目前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人才匮乏,制约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齐鲁工匠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地方性传统美德之一,已传承千年之久,是增强企业员工人文素养、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性条件之一。高校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肩负着为我国汽车产业提供人才支撑的重任,应将齐鲁工匠精神融入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中,构建系统、科学、高效的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助力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5G技术应用的落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技术技能领域提出了新的要求。汽车零部件企业生产的车载设备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目前国内汽车电子技术及相关专业课程以电子技术类为主,而涉及汽车智能设备开发、测试以及整车厂零部件在线检测等内容的课程较少。在深入调研行业、企业、院校、毕业生的基础上,分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人才需求,为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汽车动力正由内燃机向电力等新能源驱动过渡,汽车的驾驶技术正经由人工驾驶到机器辅助并希望基于智能网联技术最终实现无人驾驶的快速发展过程中。职业技术学校除了增设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专业外,还应在传统汽车类专业的教学标准中增加电动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相关课程,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和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确定相应的课程教学内容,以使学生的技术技能能够满足行业需求。  相似文献   

4.
崔金红  张帆 《时代汽车》2023,(11):47-49
近几年,基于传统汽车产业的发展背景下,通过ICT技术进行改造,从而使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朝着网联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在产业新的发展态势背景下,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需打破传统产业链的禁锢,借助“鲶鱼效应”充分激发产业的改革创新能力。为了确保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能够适应高职专科教育的革新,就必须对实训课程的设置路径进行积极的探索。尤其需要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科学合理的设置专业实训课程,并明确各学期的课程安排与实训内容,以此保证智能网联技术与实训课程设置实现有机融合。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实训课程设置路径进行了探讨,希望为相关的研究人员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1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发展2020年国家11部委联合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同年国务院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旨在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向智能化和网联化方向发展。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陆续开设了智能网联汽车专业,然而作为新兴专业,在教学与专业发展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因此如何落实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教学改革工作是当前需要积极探索与研究的。高职院校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应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大力实施“三教”改革,研究智能网联汽车职业教育的科学模式,深化专业内涵建设。  相似文献   

6.
张睿 《专用汽车》2023,(11):34-36
针对智能网联汽车中车辆感应技术、辅驾技术、车载网络组织技术具有的特点展开详细分析,从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逻辑框架的建立、标准体系建立依据、标准体系框架的建立三个方面入手,系统论述了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发展框架的构建方式,为进一步促进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随着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智能网联汽车距离我们也更近一步,但随之而来的技术问题也日益凸显。文章主要介绍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对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现状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依托长安大学智能汽车试验平台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进行了实例分析,最后对未来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做出总结。  相似文献   

8.
随着汽车电子化、智能化和网联化的发展,智能网联汽车逐渐成为车联网技术应用的重要载体。基于此,分析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现状,探讨了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三大车联网技术,即智能驾驶辅助、车载资源管理和智能交通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车联网技术发展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主要介绍了智能网联汽车和线控制动系统的相关内容,对汽车制动系统方式进行了科学分析,探讨了智能网联汽车线控制动系统技术的有效应用,针对网联汽车线控制动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研究,旨在重视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不断地创新其线控制动系统的关键技术,充分发挥智能网联汽车的优势,弥补其中的不足之处,提高智能网联汽车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0.
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社会智能化发展的进程,现阶段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智能网联汽车也成为新的汽车发展趋势。在车联网逐步向智能网技术发展进程中,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根据现阶段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概况,对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标准发展体系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便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实际应用效益的提升提供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为了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求,针对智能网联汽车传感器检测和定位技术的研究非常重要。通过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基本情况、智能网联汽车传感器的检测与定位技术进行分析,探讨智能网联汽车传感器检测与定位技术的发展。通过提高智能网联汽车传感器检测与定位技术的有效性,发挥新能源汽车的传感器和定位技术的作用,可进一步提升智能网联汽车的服务能力,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智能网联汽车是当前汽车技术发展的热点,也是汽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为了对接汽车智能网联技术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技工院校增设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新专业开发与建设工作的重要一环,本文就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技能型人才特质、技工院校智能网联汽车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面临的问题、构建的策略进行了分析,提出分类分层的构建模式,以期为职业院校开展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智能网联汽车企业技术路线图将技术、产品、市场等核心要素相连接,体现了企业的发展理念与智慧。本文从技术角度分析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的技术路线选择,将企业的技术路径划分为"渐进式与一步到位式"、"自主式和网联式"两个维度,得到智能网联汽车企业技术路径选择特点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正>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感知技术是汽车智能技术专业主干课程,以智能传感器装调与检测为主线,通过“知结构、懂安装、能调试、会检测、勇创新、敢创业”教学环节,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等元素融入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装调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程体系,在汽车智能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依据课程特点和授课目标,充分挖掘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持续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理论实践、自我创新和组织实施等综合能力,为我国汽车行业的繁荣发展培育全面发展人才。  相似文献   

15.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网联汽车正在迅猛发展,但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近年来,机车系统和车联网通信系统遭受攻击的事件时常发生,严重影响汽车安全。虽然汽车制造商和科研人员加大了智能网联汽车新技术的安全性研发,尽量防范网络攻击,但仍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介绍了智能网联汽车及其通信系统,列举了智能网联汽车的易受攻击点,总结了常见的网络通信攻击手段及其防护对策;结合智能网联汽车通信安全问题的新兴解决方案,对智能网联汽车未来面临的安全性挑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汽车智能网联系统是当前智能化汽车发展的核心方向,对于汽车性能提升以及汽车使用安全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主要针对汽车智能网联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文章中简要阐述了汽车智能网联系统及技术,并提出了汽车智能网联系统中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汽车智能网联系统的信息安全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7.
文章简要介绍了混合动力汽车和智能网联技术的研究现状,阐明了混合动力汽车与智能网联技术相结合的意义。着重论述了在智能网联环境下混合动力汽车进行能量管理的优势以及混合动力汽车实现智能网联的技术要求,最后对未来二者的依托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随着V2X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网联汽车融合了多学科的新兴跨界技术,其功能、性能及安全性呈现新特征,因此对智能网联汽车软件品质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本文论述了智能网联汽车软件测试方法,结合云测试平台,提出了基于云平台的智能网联汽车软件测试架构,详细阐述了各模块功能,最后总结出适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的软件品质安全可靠性评估体系,为进一步提高智能网联汽车软件测试的准确性及测试效率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智能网联汽车的高度智能化和网联化是信息的集成与共享。在智能网联汽车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车联网的信息安全因素,否则将会影响到车辆的智能化控制精度。本文针对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研究,简要阐述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现状,同时提出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问题、影响因素及关键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世界汽车》2023,(8):56-57
<正>7月7—9日,第三届CIVC大会在沈阳落下帷幕。大会期间,国家部委领导、地方政府领导、企业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话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前景,聚焦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落地,推动示范运营项目有序开展,打造人才高地及产业聚集区。作为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届中国(沈阳)智能网联汽车大赛历经两年的发展和壮大,逐渐成为了前瞻智能技术实践验证平台和行业交流平台,推动智能汽车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