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原有道路上,要铺瀝青或渣油表面处治层,必需先做路基路面的综合技术调查。综合技术调查是为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使设计出来的表面处治层不会因为某种情况而变形损坏,在北方地区这方面最要注意的是翻浆问题,不但要注意到这段路以前曾否翻浆,还需要考虑到原来稳定的路段,由于铺筑黑色表面处  相似文献   

2.
针对湿热多雨的气候和砂石缺乏的实际情况,在潮湿路段上采用石灰煤渣稳定土结构作为黑色路面的基层.介绍了此基层结构的设计、材料用量及施工工艺.多年的跟踪调查表明,该路段路面状况良好,无弹簧、沉陷、翻浆和严重网裂等破坏,是铺筑次、高级路面理想的半刚性基层结构.  相似文献   

3.
马骏 《公路》1958,(10)
翻浆引起路面的破坏,在辽东几条国道干线上是一直尚未解决的老问题。为了展开对翻浆现象的讨论,仅根据一些零星资料,以沈鞍线为准,笔者发表个人一点很肤浅的看法,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一、概况沈鞍线是1942年日伪所测,该路标准定得很高,全线除无立体交叉外,在路基宽度、半径纵坡等方面,均合乎一级公路标准。1944年,日伪当局对该线仓促进行了施工,路基填土很乱,且高度不足。 1950~1951年东北公路总局进行了改建,在日伪修好的土基上,铺设了碎石级配路面。但因为基础条件不好,又缺乏经常养护,所以翌年就出现了翻浆现象。后来一年不如一年,翻浆引起道路的严重破坏,影响了通  相似文献   

4.
季节冻土区高速公路路基含水状况与冻害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冻胀形成的纵向裂缝和道路翻浆导致的沉陷鼓包及车辙变形是季节冻土区高速公路路基冻害的主要形式。野外调查的大量资料表明,地下水是导致路基冻害的最积极活跃的因素。它不仅侵袭软化路基,增加其冻胀,而且侵袭防冻砂砾层甚至底基层,使其失去防冻作用和辅助承载作用,致使道路翻浆破坏。这种水分来源不一定都是地下水由下向上的竖向迁移,地面水也可通过路肩边坡、失效排水沟、路面裂缝和中央分隔带等部位侵袭到路基中来,从而使路基土和结构层材料性能恶化。  相似文献   

5.
路基强度和不均匀沉降对路面结构附加应力影响显著,是影响路面结构服役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工程建设中,路面铺筑条件对路基沉降提出了要求。针对雄安新区高速公路长寿命路面结构形式,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手段,定量和定性地分析了路基强度和路基不均沉降对路面结构附加应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底基层层底受最大拉应力,路面表层受最大压应力,且均随着路基差异沉降的增加持续增大;当差异沉降范围内曲线过渡时,差异沉降率标准不具备普适性,在差异沉降率一定条件下,层底拉应力随着差异沉降范围的增加而逐渐减缓趋稳;路基路面接触模式对路面结构受力影响显著,当路基路面完全黏结接触时,路面结构底基层附加拉应力随路基模量的增加而增大,当路基路面完全光滑接触时,路面结构底基层附加拉应力不受路基模量的影响;路基路面完全黏结接触和路基路面完全光滑接触构建了路面结构受力分析的上、下限,根据现场路基模量、差异沉降范围和路面材料强度参数,提出可引起路面结构底基层层底拉裂的差异沉降率理论范围为0.29%~0.38%。该研究成果能够为提出满足高质量建设要求的路基强度标准和路基不均匀沉降标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春融时对道路翻浆的预防北京道路翻浆发展时期,约从三月半到四月半,预防道路翻浆在春融以前就已开始。我们的预防办法:①根据历年道路情况(地下水、表面水的排除,路面逐年翻浆情况等)和现状(交通量、冻冰深度、路面的变形等)作好调查,确定可能翻浆的道路,尽可能封闭交通,禁止重型车辆在翻浆发展时期通行,或级织重型车辆绕行。②路堑地段挖汇水沟宣泄路基水份。应先挑修侧沟,使汇水沟加深1~1.5公尺,以便把路基水份汇集排除路肩较宽或预计翻浆严重时,另外在路面边缘于路肩上修筑明沟,宽20~30公分,深度可针对冻层厚  相似文献   

7.
路面是在路基表面上用各种不同材料或混合料分层铺筑而成的一种层状结构物,它的功能不仅是提供汽车在道路上能全天候地行驶,而且要保证汽车以一定的速度,安全、舒适而经济地行驶。由于路面直接承受交通荷载和车轮磨耗的作用及经常受到气象自然条件的影响,且路面本身也随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步老化、衰化,致使路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在气候寒冷期间,路面及路基土壤的温度自上而下地降低。在温度坡差的影响下,路基土壤中的水分自下而上地移动与积聚,于是路基上部湿度程度不同地超过了冰冻前的湿度。由于冻结区内进入额外的水分与水分冰冻时体积的增大超过了土壤原有空隙的体积,于是就破坏了土壤的原来结构,并将更上部的土壤以及路面抬挤向上,造成垂直变形。在自然条件下,这种变形一般是不均匀的。当超过一定的相对差值时,路面即遭受破坏,如隆起、裂缝等。此时土壤冻结得很坚硬,承载力很强,尚未形成翻浆,这是道路冻害的第一阶段——冻胀阶段。  相似文献   

9.
寇宝泰 《公路》2002,(4):129-130
1 翻浆发生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1 .1 翻浆发生的过程翻浆是我国寒冷地区特有的公路冻害现象。它不仅会破坏路面 ,妨碍行车 ,严重的还会中断交通 ,对国民经济建设、国防战略都具有一定的危害。翻浆主要发生在我国北方各省及南方的季节性冰冻地区 (集中在春融季节 ) ,由于路面排水不畅、雨水下渗 ,使路基潮湿 ,地下水位升高 ,进入冬季 ,当路基土表面开始冻结 ,土孔隙内的自由水在 0℃时首先冻结 ,形成冰晶体。当温度继续下降时 ,与冰晶体接触的弱结合水 (薄膜水 )被吸引到冰晶体上冻结。于是与冰晶体接触处土粒上的结合水膜变薄 ,就要从结合…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越来越多疏港道路采用海堤形式,但海堤道路的路面经常出现严重的裂缝病害。该文以东海大桥连接段海堤高速公路的检测和调查数据为基础,总结海堤道路路面裂缝破坏规律,并建立海堤道路路面结构有限元模型,通过分析路面结构模型的应力分布研究裂缝产生的机理。研究成果表明:海堤道路路基的纵向沉降曲线宜采用折线形式进行拟合。海堤道路路面裂缝破坏与路基不均匀沉降高度相关,裂缝率出现极值的路段均位于路基沉降曲线的转折位置,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基层开裂是造成海堤道路路面裂缝破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结合实际项目经验,总结出上海地区道路大中修工程的几个设计要点:首先分析目前既有路基状况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和后果,提出要重视既有路基状况调查;其次结合工程案例提出在路基路面补强方案总体可行的情况下,优先选择补强方案,充分利用既有路基;结合上海气候、路基材料,如要翻建路面同时利用既有路基,施工中须把握翻挖路面的时机尽早铺筑新路面结构;注重基层就地冷再生利用。  相似文献   

12.
路基承受着路面上部结构传递的荷载,是道路结构组成的基础,然而路基的病害严重影响道路的正常运行。文章针对新疆地区气候的特点,阐述该地区路基常见的病害类型,着重分析了路基翻浆病害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并且根据路基翻浆形成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处治道路翻浆的计算,实际上也就是对路基水温情况的合理调节过程,由于各地区的气候不同,地质和水文的差异,所以可能发生翻浆的地段,路基设计就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计算过程。为减轻道路翻浆这一现象的发生,现就个人的心得,提出来供同业者参考。一路基翻浆发生的原因路基翻浆的发生,主要是路基土壤中的水温随季节而变化的缘故,土中水分经常是从温度较高的地方向较低的地方流动着,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温度坡差愈大,则水份的流动也就愈显著,所以每当秋末冬初路基一开始冻结后,四周温度较高的水分,即向结冰区移  相似文献   

14.
《公路》1965,(4)
为了了解在自然条件以及行车荷载作用下,土基和路面基层内的水温状态及其物理力学性能,我所于1964年秋在长春市郊区的一条干线公路上,修建了第一个长期道路路基水温观测站。通过长年的、系统的和全面的观测,找出土基和各种路面基层内的水温变化规律、在负温度作用下土基水份的积聚量和不同路面结构的冻胀值,以便为路基路面设计提供依据。该站位于Ⅱ_1B气候区,观测路段选择在地势平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速公路鸡爪沟地形高填路基工程地质条件、工程概况,结合软土物理力学性质,提出了鸡爪沟地形高填路基变形监测方案;在路基施工与沉降监控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路面铺筑的最佳时间,并通过了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给出了以多层体系理论为基础的综合模量的计算结果(如在新近推出的 USACE 刚性路面设计方法中所述),它包括路面几何形状和荷载变化两方面的影响。基层(路基)和组合地基之间的等效值,可根据相等的最大拉应力来算出。即当分析铺筑在基层(路基)体系上的混凝土层组成的原有体系或相同厚度的混凝土层铺筑在组合地基顶面的当量体系时,  相似文献   

17.
1研究背景郎川路工程多年平均气温1.1℃,最冷月多年平均气温-10.7℃,该地区为季节性冻土区,冻土深度0.5~2.0m。现有道路大部分路段老路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冻融翻浆现象,其严重程度同路基填料及地形条件密切相关,冰冻期从每年9月开始,冬季产生强烈冻胀,使路基出现强烈变形,路面凹凸不平,至次年5月中旬才能完全解冻,4月以后原有路基开始软化和融沉,经汽车辗压成为泥泞的翻浆路,行车条件极差,断道现象经常发生,每年都需进行大量的路基维护工作,给营运和养护带来极大困难。经实地勘察,沿线表层一般有1.0~5.0m左右的有机质土、淤泥、泥炭土或腐…  相似文献   

18.
为了延长乡村道路的使用寿命,防止早期破坏,研究了路面破坏产生的原因.从乡村道路破坏的机理入手,结合相关施工规范,提出相应的措施以防止破坏进一步加剧.结果表明: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破坏主要是由路基和基层的不稳定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公路》1958,(1)
道路翻浆的原因 (1)道路土壤是粘土,在结冻初期因地下水毛细上升作用,使路基土壤含水量过多,冻结很深时发生膨胀,解冻时上层初化、下层尚陈结,水分不易渗透、蒸发、排除,故产生翻浆。 (2)地下水位高,路面遭受破损,地面水渗入路基内,或地下排水设备不够完善,使地下水不能及时排除,或因地下埋设之上、下水道漏水,这样就使路床含水量过多,因而造成翻浆。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现有的路面设计与计算中,路面的计算图式没有考虑路基路面各层材料弹性模量 E沿深度增加的图式。但是实际上 E 沿深度(一般是基层和路基部分)增加的路基路面结构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大量的。例如:在广大北方冰冻区春融初期当基层和土基未完全融冻时;在山区道路岩石路基地段;在多年冻土路基地段;在刚性桥涵面上和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