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按压载水管理公约第18条规定,本公约将自第30个国家(其合计商船吨位占世界商船总吨位的35%)交存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文件之日12个月后生效。截止2009年5月31日,只有18个国家(其合计商船吨位只占世界商船总吨位的15.36%)交存了相关文件,故公约尚未生效,预计还需5至10年才能生效。但为了保护我国的海洋环境免遭压载水的污染,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其生效的准备,并在适当时加入公约。公约规定,在通常情况下,压载水排放只能按照《船舶压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规则》(简称“规则”)的各项规定进行。  相似文献   

2.
1984年内IMO公布的各国际公约所增加的认可国家和地区名单如下:(1)《1966年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LL)1979年11月15日通过的修正案》: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秘鲁巴西塞浦路斯至此,已有31个国家的政府向IMO递交了认可文件(我国政府已于1980年8月1日认可)。(2)《1966年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LL)  相似文献   

3.
《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于1980年5月25日生效,我国已于1980年1月7日向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交存了批准文件,成为该公约的缔约国。本文就该公约的修订背景、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会议情况、该公约内容概要作一介绍,并对实施中的若干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际集装箱安全公约》(CSC)生效已有十余年,在此期间,已有四十个国家加入了该公约。马克·布克先生回顾了该公约的最重要条款,并指出在十年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0引言国际海事组织(IMO)于2004年召开的国际船舶压载水管理大会通过《国际船舶压载水及其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以下简称《压载水公约》),其中对于公约生效的条款规定为:占世界商船吨位35%的30个国家批准12个月之后生效。芬兰于2016年9月8日加入公约,IMO宣布总计52个国家批准公约,约占世界商船总吨位的35.14%,公约达到生效条件,将于2017年9月8日  相似文献   

6.
《中国海事》2006,(12):35-35
1997年9月,国际海事组织在伦敦召开了《经1978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73/78防污公约》)缔约国大会,通过了该公约的1997年议定书,新增附则V(I即: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规则)。该议定书于2005年5月19日生效。我国政府已加入该议定书,并于2006年8月23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批准加入《2007年内罗毕国际船舶残骸清除公约》2016年11月11日,中国批准加入《2007年内罗毕国际船舶残骸清除公约》,该公约将于2017年2月11日对中国生效。中国在加入《公约》的同时,做出了如下声明:公约第15条第2、3项规定不适用于中国,公约不影响中国合法享有的海洋权益,公约不适用于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澳门特别行政区。该《公约》于2015年4月14日正式生效,目前已在31个国家生效。芬兰于2016年10  相似文献   

8.
信息公告     
正我国正式加入船舶压载水管理公约日前,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代表中国政府正式向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林泽基递交中国加入《2004年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简称《公约》)文书,《公约》将于2019年1月22日起对我国正式生效。《公约》于2004年在国际海事组织获得通过,2017年9月8日正式生效,旨在通过对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的控制与管理来防止、减少和最终消除由有害水生物和病原  相似文献   

9.
《航海技术》2007,(5):66-66
2001年3月23日,IMO船舶燃浦污染损害责任与赔偿外交大会,各国代表签署了《国际燃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简称国际燃油公约)。目前已有11个缔约国批准加入,很可能在不远的将来生效。  相似文献   

10.
《世界海运》2017,(12):14-17
<正>国际海事组织(IMO)于2004年4月23日在英国伦敦通过了《2004年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旨在防止、尽量减少和最终消除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造成的外来水生物和病原体的转移,保护海洋生态环境。2016年9月8日,公约满足生效条件,于2017年9月8日生效。作为近年来IMO在环保领域制定的最重要的法律文件之一,其实施将对全球航运业及相关产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势必加速航运业的洗牌与深度融合,给我国航运业及相关产业带来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2011年12月,澳大利亚向国际劳工局交存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MLC 2006)批约文件,澳大利亚成为该公约的第22个批约国。2012年8月,随着俄罗斯与菲律宾两个来自亚太地区的国家几乎在同一时间向国际劳工局递交公约批准文书,该公约通过6年之后达到了生效条件,并将于2013年8月正式生效。在MLC即将生效以及我国履约逐步完善之际,笔者  相似文献   

12.
刘昭青 《世界海运》2007,30(6):54-54
随着巴拿马于2007年9月17日同意接受有关船底壳防污涂料中禁用有害有机锡的国际公约——《国际控制有害船底防污系统公约》(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the control of harmful anti-fouling systems on ships—AFS公约),该公约将于2008年9月17日生效。AFS公约于2001年10月5日为国际海事组织通过。该公约要求在获得代表拥有全球商船总吨位25%的25个国家批准认可的12个月后生效。加上最近巴拿马的批准,AFS公约已经获得拥有全球商船总吨位38.11%的25个国家批准认可。《国际控制有害船底防污系统公约》将于2008年9月17日生效@刘昭青…  相似文献   

13.
海事公告     
A关于我国加入《经1978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1997年议定书的公告国际海事组织于1997年9月26日通过了《经1978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1997年议定书。该议定书已于2005年5月19日生效。经国务院批准,我国于2006年3月15日向  相似文献   

14.
船舶压载水公约背景、生效条件及现状 为防止外来水生物随船舶压载水传播,2004年2月13日在IMO总部通过了《2004年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以下简称公约). 公约规定的生效条件为世界商船总吨位不少于35%的至少30个国家批准12月后生效. 截至2015年01月06日,共有43个国家加入了公约,占世界商船总吨位32.54%,离满足生效条件越来越近.为了便于当事国加入并实施公约,IMO先后通过了15个技术导则,包括于2014年10月由海上环境保护委员第67届会议通过的《船舶压载水公约下港口国监督导则》.  相似文献   

15.
就即将于2008年9月17日生效的《2001年国际控制有害的船舶防污底系统公约》赋予各缔约国的若干权力和义务,探讨我国(公约签字国,但目前尚未加入)履行该公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产品认证,船舶检验和发证、船舶检查和违章处理、防污底系统有害废弃物处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压载水公约履约环节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各方加强合作,共同寻求最佳的解决路径。国际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以下简称压载水公约)于2017年9月8日生效。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MO)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的最新决议,委员会分别针对新建船舶和现有船舶明确了具体执行时间表,批准了基于修订的G8导则制订的压载水管理系统认可规则,并制定了压载水置换统一解释及应急措施导则等一系列文件。  相似文献   

17.
孙良玉 《中国海事》2006,(10):39-42
国际海事组织(IMO)于1997年9月15日至26日在伦敦召开了MARPOL73/78缔约国大会,通过了MARPOL73/78公约的1997年议定书,并以附件形式新增MARPOL73/78附则Ⅵ--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该规则于2005年5月19日生效.2006年8月23日MARPOL附则Ⅵ对我国生效.MARPOL附则Ⅵ在我国的实施涉及诸多方面,现仅就海事部门对国际航行船舶履行附则Ⅵ实施监督检查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8.
国际信息     
公约与法规《国际船用燃料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将于2008年11月21日生效2001年《国际船用燃料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已经达到生效条件——生效条件要求的18个批准国家数目及船舶吨位数均已满足了条件,公约将于2008年11月21日对缔约国生效。公约设立了针对燃油溢漏所致油污损害事件受害人的责任、赔偿与强制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9.
国际信息     
《中国海事》2006,(7):72-74
公约与法规OPRC-HNS议定书2007年6月14日起正式生效随着2006年6月14日葡萄牙作为第15个国家批准接受有害有毒物质污染防备、反应和合作2000年议定书,该公约已达到足够的认可条件,将于2007年6月14日生效。OPRC-HNS议定书是继19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之后的相关议定书,旨在提供一个防止载运诸如化学品等有害有毒物质(HNS)船舶造成的重大事故或者海洋污染处理国际合作的全球性框架,要求船舶配备船上污染应急计划以处理包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事故。(上海海事局刘昭青)印尼颁布新规扣押运输非法木材船舶日前,印尼政府颁布了新法规…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船舶压载水携带有害微生物、病原体,由此引发的外来物种入侵危害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全球第一部压载水控制管理的国际公约——《2004年国际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已于2017年9月8日正式生效。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家之一,压载水的输入量和输出量居世界首位,如何在维护航运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推动我国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海事管理机构面临的一道难题。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海事管理机构如何破解的?带着这样的问题,在压载水公约生效1周年之际,本刊邀请河北海事局压载水公约研究室带领读者走近压载水公约,一同探寻应对公约的中国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