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当今摩托车电喷、水冷、多缸、多气门和大排量5大技术中,力帆集团率先实现水冷技术在中小排量摩托车上的突破,10年来,对水冷机的品质、动力、舒适、操控、安全及人性化等方面不断升级与改造。2009年,力帆对水冷系列摩托车的发动机、水循环及整车品质再次提升,续写了中国摩界的水冷技术新华章。摩托车下乡惠民,力帆车喜进万家。以专利水冷发动机技术为平台.力帆对发动机功能扩展进行研发.通过2000多个小时的反复实验.成功实现了以水冷摩托车为动力源的外接抽水机、喷洒器等功能,从技术上将广大农村、乡镇用户对摩托车和农业机械的需求完美结合,堪称摩托车实用技术上的一次重大革新。  相似文献   

2.
摩托车水冷发动机与风冷发动机的结构区别主要在于冷却系统。风冷发动机的冷却方式为:与摩托车对流的空气吹拂发动机上为扩大散热面积而与气缸头、气缸体设置一体的散热片,由散热片将发动机燃烧产生的热量带到空气中,实现热交换。这种冷却方式结构简单可靠,但受发动机结构和工艺限制,不能满足各工况条件下的热负荷需求。相反,水冷发动机由冷却液循环带走发动机燃烧产生的热量,可根据需要对发动机各个部位进行冷却,合理分布发动机热负荷。相对风冷发动机而言,水冷发动机具有使用寿命长、功率大、燃油消耗低、排放低、噪声小等优点。水冷发动机在气缸体、气缸头中设计有循环水道,冷却时利用水泵将冷却液从散热器的出水口吸入并加  相似文献   

3.
摩托车发动机的冷却方式主要有水冷、自然风冷、强制风冷和油冷等。目前,国产摩托车发动机普遍采用单一冷却方式,如骑式车主要以自然风冷为主、踏板车主要以强制风冷为主,而采用水冷方式的车型相对较少,并且排量一般都在125mL以上,125mL以下的摩托车采用水冷方式的很少。  相似文献   

4.
(上接2001年第6期) 4水冷125踏板车系列 春兰水冷125海豹系列踏板摩托车,是一填补国内空白的项目.水冷发动机由春兰率先在125 mL发动机基础上研制成功并第一个推向市场,水冷发动机比风冷发动机具有更好的热负荷性、更强劲的动力特性和超长距离的连续行驶能力.该机的设计、制造非常讲究.  相似文献   

5.
<正>(上接2022年第10期)3水冷发动机过热现象的判断水冷发动机过热故障的主要表现为,发动机温度超过正常的工作温度,曲轴箱机件发烫,动力下降,加速性能变差,并伴有近似于摩擦声响出现,即使关闭点火开关,发动机也会因温度过高而自行点火运转。判断水冷发动机过热最简单的也是较为直观方法,就是看摩托车散热器盖是否存在“开锅”现象:在冷车状况下,卸下摩托车的前面板(即导流罩),打开散热器加水口体上的散热器盖,将摩托车水冷循环系统内的冷却液加满(包括储备水箱,  相似文献   

6.
用户评车     
《摩托车》2009,(10):I0027-I0028
力帆水冷摩托车,是力帆集团推出的升级车型,力帆集团率先实现水冷技术在中小排量摩托车上应用,是—次技术上的突破,成功将水冷技术带给中国用户。据厂家介绍,升级后的水冷LF150—17摩托车,经过对减震改装,提高了驾乘的舒适,高回弹座垫,舒适耐折。力帆多功能水冷摩托车配备全新水晶款动力版发动机,采用力帆国家级技术中心研发的涡流增压技术,全新优化的球型燃烧室,配以多项优化设计使油气雾化更充分、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摩托车水冷发动机在三轮车和全地形车上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水冷发动机气缸头密封系统是双向密封,结构较复杂,既不能让冷却液漏入机油中,也不能让机油或气漏入冷却液中,因此,发动机故障率相对较高。通过对摩托车水冷发动机市场出现气缸头密封垫烧蚀带来的系列问题进行分析,从气缸头密封垫的密封机理入手,对水冷发动机气缸头密封垫进行了优化设计,很好地解决了水冷发动机气缸头密封问题。  相似文献   

8.
水冷式发动机由于具有工作噪声低、冷却效果好、工作可靠等优点,已成为高档豪华摩托车的理想动力。本文仅以春兰CL250摩托车为例对水冷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作一介绍。一、水冷却系统的结构水冷却系统(图1)主要由水泵,前、后气缸体,前、后气缸盖,恒温器,  相似文献   

9.
摩托车发动机水冷化需要进行整个系统的设计、分析及计算。由于摩托车发动机本身结构紧凑、体积小,再设计布置水道有一定的难度,最好进行三维实体造型设计。为了在设计时尽量减少投入、简化结构和降低制造成本,在进行水冷化的过程中应注意产品的继承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摩托车水冷发动机在三轮车和全地形车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水冷发动机密封系统较复杂,因而故障率较高,要成功开发、生产水冷发动机,关键在于如何保证水冷发动机的密封问题得以解决。由于水冷发动机是双向密封,既不能使冷却液漏入油中,也不能使油或气漏入冷却液中,所以水冷发动机的密封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轿车异响越来越成为用户关注的重点,发动机是轿车噪声的主要激励源之一。文章介绍了发动机常见噪声,并通过CAE分析,确定了噪声源。结合生产中的问题,借助CAE分析手段,排除了设计影响因素。通过测量分析发动机噪声的声谱特点,快速识别了发动机异响声部位,并结合发动机凸轮轴表面加工工艺偏差,找到了引起发动机异响的根本原因,指出该方法可以在产品开发和批量生产中,对发动机机械噪声进行快速测试识别,并指导发动机凸轮轴加工。  相似文献   

12.
汽车发动机异响在发动机故障中尤为突出和常见,发动机异响,意味着发动机某一部位或结构出现了与预期相违背的状态,文章从人为操作不当、装配过程有异常、发动机材料有变化、运行环境恶劣或异常磨损的等方面探究发动机异响出现的原因,首先要判断的是发动机异响的部位及异响的频率,检查判断后,可根据常见故障经验需要进一步拆解,直到找到故障源,分析与诊断故障原因,选取最优方案实施维修。  相似文献   

13.
风扇是发动机水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证发动机的工况稳定起着重要作用。电磁风扇离合器具有节能、降噪、响应迅速、快速稳定发动机水温、提高发动机使用寿命等优点,为解决风扇噪声、降低发动机油耗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车辆发动机试验室噪声特性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采用自适应有源控制的方法,来降低控制室内发动机噪声,建立了自适应控制模型,计算机仿真可取得较大降噪时,最后建立起以高速DPS芯片为核心的实时自适应控制系统,实际降噪效果较好,对稳态噪声可以得10dB以上降噪量,所采用的方法对于强噪声环境下封闭空间有源噪声控制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发动机点火运行时活塞组摩擦力及发动机整机噪声的实时测量,研究了活塞销正,反偏置量对EQ6100型汽油机摩擦损失功率和噪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活塞销反偏置可以减小EQ6100型汽油机的摩擦损失,而对其噪声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6.
GZ机油添加剂对发动机环保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各种汽油机、柴油机进行的有无GZ添加剂时的对比试验,证明了GZ机油添加剂能降低发动机的机械噪声,减少柴油机排气烟度和汽油机的怠速有害排放,改善发动机的环保性能。  相似文献   

17.
6130Q柴油机振动噪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6130Q柴油机的噪声辐射,对发动机辐射噪声及主辐射表面(机体及油底壳)的振动进行台架试验与谱分析,确定主辐射源是油底壳。有限元动态分析得出主辐射频率下的振型和主辐射部位,局部加筋后计算表明:在主辐射部位加筋能有效地抑制振动幅度。后推出加网格筋的实施方案,实施后对降噪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发动机被公认为汽车的心脏,随着法规及人类环境意识的增强,针对发动机排放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排气系统对降低排气损失、保证发动机良好的性能、合理控制及减少污染物排放、发动机排气噪声控制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因此排气系统匹配对整车来说至关重要,本文研讨了整车排气系统的基本匹配方法,为以后其它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JSAE Review》1996,17(2):133-137
With the growing interest i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e control of vehicle pass-by noise has become stricter. In this paper, the acoustic rad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gine compartment are investigated to reduce effectively noise radiated from the engine. These characteristics were found to vary with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noise source on engine surface and edge of body panel. The evaluation method was improved by considering these characteristics on engine component bench testing. This makes it possible to predict accurately the effect of modifying the engine structure on the pass-by noise test.  相似文献   

20.
车用发动机表面辐射噪声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本文以一台车用六缸柴油机为例,研究了发动机的表面振动和发动机的表面辐射噪声。首先阐明了发动机表面辐射噪声和表面振动之间的关系并对辐射比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而后通过实验研究了发动机各部件的表面振动特性,并通过表面振动预测了该发动机各部件表面辐射噪声声功率和发动机总的表面噪声声功率。总声功率预测结果和该发动机实际声功率吻合较好,说明通过发动机表面振动可以较好地进行发动机表面辐射噪声声功率的预测和表面辐射噪声源的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