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柴油机电控系统优化匹配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柴油机电控系统优化匹配的研究,分析了柴油机电控系统的优化任务,进行了电控系统优化方案的选择,并建立了电控系统优化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最优化方法,给出了柴油机电控系统优化的过程与步骤。  相似文献   

2.
感应电机矢量控制解耦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给出一种新的用于转子磁场直接定向矢量控制系统的解耦电压计算方法,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和实验,对其特矩响应能力等控制性能进行研究并给出结论,仿真采用Matlab6.1软件.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动态规划与矩阵位移法结合起来对链状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当所考虑的结构是在线性弹范围内时,分别推导出当外载荷作用于分界面和非分界面的,动态规划的关键方程式-位移状态移植方程式。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分解优化法的发展及三刚架系统的分解优化研究,同时也介绍了该法的解耦理论及程序,算法的正确性及有效性通过二个算例得到了验证。优化结果表明,无论初始设计是否可行,均可获得满意的结果且迭代迅速、收敛平稳。  相似文献   

5.
基于PID神经网络解耦控制的变风量空调系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为了消除变风量空调系统各回路之间存在的耦合,以便对该系统进行有效控制,建立了变风量空调机组部分变频器-风机-静压回路和新风阀-CO2气体体积含量回路的动态模型,提出用PID(比例-积分-微分)神经网络解耦控制方法消除这2个回路之间的耦合.实际运行结果表明,PID神经网络解耦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地对变风量空调系统中2个回路进行解耦控制.  相似文献   

6.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多学科设计优化解耦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决多学科设计优化耦合复杂性的难题,通过灵敏度分析,研究了复杂系统的耦合因素.提出了耦合强度的概念,给出了耦合因素的隶属度函数和判定耦合因素耦合强弱的准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学科设计优化的解耦方法.最后,给出了1个六杆机构多学科设计优化的实例,以验证解耦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结构优化软件 MCADS,对某米轨机车车体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在满足强度和刚度的条件下,减轻重量14.6%.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产品设计的网络图,对网络图的矩阵表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产品设计的分解模型,最后以闭锁器的设计分解为例说明了产品设计的分解过程。  相似文献   

9.
碳纤维增强水泥压敏效应和温敏效应的解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碳纤维增强水泥(CFRC)既具有很好的变形一电阻敏感性(压敏效应),又具有很好的温度一电阻敏感性(温敏效应),这两种效应耦合在一起,给精确测试带来很大的困难.文中根据构件各部位的应力应变状况及CFRC的功能特性,有选择地敷设CFRC,采用直流探针压降法测试,成功地实现了压敏性和温敏性两种效应的解耦.  相似文献   

10.
11.
针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交流侧解耦电路控制存在的问题,在系统控制中同时使用DSP数字控制和74系列芯片模拟控制,在能实现较低硬件成本的基础上又能更好的实现对微逆变器和解耦电路的控制。总结了DSP,FPGA与DSP+FPGA控制器的优缺点,借鉴双CPU的设计思路,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创新改进,以74L芯片为核心设计了功率耦合电路的模拟控制电路,根据设计建立了实验平台,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证明设计与理论的科学性和可用性,为微逆变器的耦合电路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计算结构模态的新方法.以能量守恒方程为基础,认为线性弹性系统最大振幅处的势能与平衡位置时的动能互相平衡.将弹性系统的势能和动能表达式写成矩阵的形式,对其作一定的变换处理后,通过对其进行特征值分解,可同时得到模态振型和固有频率.两个典型算例的验证表明,该方法是精确可靠的.相比于传统的计算方法,能量矩阵法可更方便地得到弹性系统的各阶模态.  相似文献   

13.
由于变压器式可控电抗器(controllable reactor of transformer type,CRT)各绕组之间存在电磁耦合,各控制绕组电流不能保持在其额定值,造成了绕组材料的浪费.为了解决该问题,基于多绕组工作模式的思想提出了解耦工作模式及其实现方案.首先,确定各绕组的额定电流后,根据解耦工作模式的特点,求出所需的限流电感;其次,根据各控制绕组额定电流将调节范围分级,在各级内对所有控制绕组电流进行离散;第三,基于CRT绕组电流计算的数学模型,对所有离散点逐点求解,得到使各控制绕组电流在达到其额定值后能保持恒定不变的触发角调节规律;最后,采用各控制绕组额定电流分别为9.16、11.59、24.52、51.85、109.64 A的CRT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解耦工作模式下,各控制绕组电流能保持在其额定值不变.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多变量、非线性的倒立摆系统,设计了双闭环解耦切换模糊控制.在该方法中,对双闭环参数耦合实现了解耦,使角度环控制倒立摆的角度,位置环控制倒立摆小车的位置,降低了系统设计的难度和复杂度.最后,用MATLAB语言编写数字仿真程序,对所设计的方案进行数字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对电压前馈型解耦矢量控制和电压反馈型解耦矢量控制进行分析比较,前者结构简单,后者控制精度高,为提高前者控制系统精度,提出具有电流误差补偿的电压前馈型解耦矢量控制系统结构。设计控制器,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用计算机仿真实验研究控制系统动态特性,定子电阻变化的鲁棒性和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一定的正则条件下,借助于最优解的方向导数,提出了通过确定可行下降方向和下降步长来直接搜索两层优化问题满意解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磁悬浮平台系统中存在的多自由度耦合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永磁体之间的被动受力来减少竖直方向上主动控制的设计思路,给出一种混合斥力式磁浮平台的结构设计,该磁悬浮结构的定子由永磁体和电磁线圈共同组成,由永磁体提供主要的悬浮力,电磁线圈提供水平方向的驱动力,以此减少负责主动悬浮的线圈数量,减小线圈功耗及产热. 基于磁荷模型推导出磁标量势满足的拉普拉斯方程,利用分离变量法求出磁标量势的解析表达式,并对浮子在整个磁场中的受力进行精确的计算;充分研究探讨了定子与动子永磁体之间被动悬浮力的稳定区域,简化忽略了竖直方向上力的解耦,建立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并研制了以微控制单元为中心的数字集成控制器,通过试验研究了平台的悬浮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混合斥力式磁浮平台在悬浮高度23 mm水平范围 ± 4 mm内,能够实现稳定的水平运动,并且浮子在垂直方向的位移变化不超过0.2 mm.   相似文献   

18.
采用矩阵测度和向量Liapunov函数对具分解的无界时变区间矩阵的稳定性了分析,给出了其稳定的判别准则。推广和改进了目前时变区间矩阵稳定性研究的一些工作。  相似文献   

19.
20.
从数值计算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二阶系统的解耦问题,通过保持Lancaster结构将二阶系统的解耦问题转化为非线性约束的最优化求解问题.并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此约束优化问题,直接给出非奇异的保结构解耦变换.利用Matlab编写程序实现此算法,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在设定的迭代次数和精度内,此方法确实能实现原始系统的近似解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